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的发展对电影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对于电影艺术而言,数字化不只是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也包括传播过程。当下,电影的观影媒介在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拓展。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观影媒介的特点来进一步剖析观影媒介对电影艺术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它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近年智能手机的快速使用普及之后,很多生活模式或者行为模式也有很大的变化。本文基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分析新媒体在当下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强劲的科技背景与鲜明的后现代文化特性,使新媒体艺术成为信息时代最前沿的艺术样式,也成为当代艺术教育领域最活跃和最有朝气的新动向.当前新媒体艺术教育重要的任务是合理借鉴国外高校、研究院所较为成熟的教学经验及课程设置,并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接榫,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媒体艺术课程体系;关注文化精神的执守,创造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文化和谐共荣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马晓静 《今传媒》2016,(3):14-15
新媒体从产生到发展再到被广泛传播使用,已经与当下社会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诞生的同时,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深深影响着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可以说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与新媒体的特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会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造成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关系到我们现代整个社会的媒体素质和新媒体环境的建设问题.因此,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培养任重道远,需要法律、媒体人、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演化,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并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社会性别的融合现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梅罗维茨的"媒介场景理论",着力从媒介技术的演化增强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使不同社会性别之间隔离"场景"的最小化,促使了崭新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与共享三方面来探讨媒介技术的演化对社会性别融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旭龙 《大观周刊》2013,(7):109-109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变得越来越紧密,新媒介开始应用于艺术领域,使得艺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贵族文化,普通大众只要经过简单地学习都可以创作出像模像样的艺术,让人感觉艺术似乎就在身旁。新媒体艺术的最主要在于它的交往互动,但在我们发现在实际艺术交往互动中却表现的不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媒体艺术带来的不仅是媒介手法的转换,而且是艺术观念上对现代主义艺术理念的反拔。创作滞后、大众参与意识与能力的缺位等原因,都阻碍了新媒体艺术的交往互动.这尤其体现在以空间现代性为特征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特性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影像叙述遭遇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的媒介形式,必然产生新的变化和新的艺术尺度.新媒体影像艺术正在以其媒介间性、赛博空间性与数据库化生存等叙述特性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范式.而现有的新媒体影像叙述仍旧没有脱离传统影像的叙述逻辑和语言规范,真正适应新媒体媒介特性的叙述模式仍在形成之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电视媒体概念的阐述及相互关系,从电视媒介本身的变革、电视节目形态的融合几方面论述了新数字媒体环境下,新数字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介的融合。首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介本身的变革经历了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变;从结构化到面向对象的转变;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转变。其次,从电视节目形态的板块化、实时性、互动性、非专业化四个特征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形态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当今是个充满预言的时代。由媒介技术所牵动的文化预言.也正是如此.所谓的“网络化生存”、“虚拟社区”、“注意力效应”等等.无不令人眼花缭乱。敢于预言,就意味着不放弃可能出现的机会:认清现实.就意味着机会得以实现的可能。本文将就此探讨传媒文化在社会中的进入与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1.
媒介时间论——针对媒介时间观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关于时间的认知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媒介的过往研究中,时间也作为变量多次出现.随着人类社会从自然时间到钟表时间,再到媒介时间概念的提出,媒介时间的研究逐渐展开,它包括了电子媒介经营管理的时间研究和媒介时间之于社会影响研究两个主要方面.而在信息时代和消费时代的条件下,随着新兴媒介的涌现和媒介理论的深入.媒介时间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高珊 《今传媒》2013,(11):106-107
近年来,我们已经迎来了全面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应用使我国媒介生态也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主要讨论新媒体的发展对媒介生态的意义以及新媒体的过快发展带来的负面效益,并简述其解决方案,试图对我国目前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生态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闫名驰 《今传媒》2011,(6):62-64
美国学者韦斯特在其著作《美国传媒体制的兴衰》中将美国媒介发展史分为了党派性媒体、商业性媒体、客观性媒体、解释性媒体以及分化性媒体等五个时段。其中解释性媒介时期对美国的媒介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个阶段的产生是由众多复杂的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涉及到当时的政治斗争、经济环境、科技发展水平、民众教育程度,甚至就连偶发性的事件也对媒介阶段性特征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美国新闻从业人员在此期间也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美国新闻从业者身份由顶峰转向衰落的时代,带有主观色彩的解读使得在读者心中塑造的客观中立的形象遭到动摇,在获得了更多受众的同时却又广受批评,这种转变奠定了现阶段美国媒介的社会作用,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媒介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兴起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媒体形态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强大的传媒形态,新媒体自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笔者于对新媒体的认识,新媒体目前发展中存在的挑战进行分析,然后分析新媒体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最终提出当前社会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和对策,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变革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迁,信息的生产速度和传播能力与日俱增。面对纷杂的信息和数据,我们越来越容易迷失,失去了选择和判断的能力。在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实质是:用户的媒介素养在我国新媒体发展中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传媒艺术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族群.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传媒艺术的最基本特征是逐渐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大众参与性.传媒艺术的科技性,主要指近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在传媒艺术的生产创作、传播和接受中所发挥的深刻作用,具体呈现出如下三个特征:一是在创作上走向机械化、电子化、数字化的无损与自由复制创作;二是在传播上走向非实物化的模拟/虚拟内容传播;三是在接受上走向人的审美感知方式的“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17.
吴敏 《东南传播》2011,(6):85-87
近年来各种新媒体横空出世,"一人一媒体"成为现实.新媒体使用者在传播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但对新媒体的媒介属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引发了种种非理性现象.如何强化新媒体使用者的媒介素养,使之正确认知、理解并使用媒体,已成为无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8.
赵伟光 《大观周刊》2011,(22):91-91
最近几年各型各式的新媒体慢慢浮现出来,新媒体的使用者对它的媒介属性缺少应该具有的认知,引发了一系列非理性的现象。本文通过目前新媒体使用的发展状况,提出新媒体的不良现状,提出现在新媒体的使用者应该要具有的媒体素养。  相似文献   

19.
尹绪彪 《传媒》2016,(23):82-84
新媒体背景下,媒介热词以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为媒介而衍生,如"任性""香菇,蓝瘦""主要看气质""洪荒之力"等,在产生相关社会效应的同时,给汉语语言规范化工作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引起了语言学、社会学等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热词传播为研究对象,在整理近年来媒介热词的基础上,全面研析媒介热词产生、发展、变化的诱因和历程,并从传播学、新闻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对媒介热词传播造成的社会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推进媒介热词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建设以来,新媒体技术得到较好发展,使传统媒介格局有较大改变,这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媒体市场竞争力,逐渐缩小了传统媒体市场份额,使新媒体得到较好发展。此外,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媒介功能进行有效地创新,能够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这在较大程度上可对市场空间进行有效地扩展。本文首先对新媒体时代中新型媒介功能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从传统媒介功能中的监视功能、联系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入手;而后探究了新媒体时代媒介功能的不足,最后着重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介服务的创新,提出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