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关于纪录片创作的研究已走出真实性、艺术性思考和叙事、文本结构等基础性研究的窠臼,开始进入主题性表达、栏目化生产和商业化、国际化运作等更广阔的视野范围,这既是纪录片创作发展现状的反映,也是纪录片创作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实践在发展,理论同样要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电视纪录片传递正能量现状 1、娱乐环境下,纪录片处于边缘化 当今媒介环境下,消费主义和娱乐文化日益强劲,以娱乐为主要功能的柔性文化深受观众喜爱,而纪录片作为优秀文化作品长期处于边缘地带.著名纪录片学者和制作人张同道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谈到,目前纪录片电视台栏目设置处于边缘化.电视纪录片是电视专栏节目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然而,除了专门的纪录频道外,从央视到地方台,大多频道都没有设置专门的纪录片栏目,专门从事纪录片创作、研发的创作团队几乎没有,即便设置了纪录片栏目,栏目的策划、宣传、推广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据考证,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的第一部纪录片是1905年的《定军山》。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自此纪录片与电视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个世纪90年代纪录片以"栏目"形式在电视台播出逐渐成为纪录片的主要生存模式。许多从业人员认为:中国纪录片经过多年的摔打、考验、探索和发展,纪录片走栏目化道路已经成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与国外纪录片先进的栏目化相比,中国纪录片市场化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是由于许多纪录片长期在体制内运作,缺乏真正的栏目化意识。本文从我国当代纪录片发展现状、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现状和思考、以及纪录片栏目化与观众的关系角度入手,对纪录片栏目化做一些探索与思考,希望对我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做一点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空前繁荣,仅在中央电视台每年播出都在干部(集)左右.近两年来,北京、上海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电视台先后推出了固定的纪录片栏目,标志着中国纪录片创作和传播开始走向成熟.那么,当我们回望纪录片的历史发展轨迹,是否能找到一条指引它发展和存在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律和理念呢?……  相似文献   

5.
纪录片的栏目化、故事化、网络化等研究,都是希望为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新疆的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不断探索与尝试,新疆纪录片一定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品牌是识别符号与象征意义的统一体,品牌定位是针对目标消费者所制订的一整套品牌的含义.纪录片栏目<见证·亲历>的品牌定位可以概括为属性的历史感和情感的亲历感.这样的品牌定位策略是基于栏目的内容、形态、栏目所占有的资源和市场竞争状况做出的选择.纪录片栏目整体品牌的打造要求我们必须以品牌定位统领内容的创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的电视媒体的机制正在经历一次变革,频道的专业化,栏目的市场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此时的中国纪录片,一方面需要对以往纪录片的创作理念进行梳理;另一方面,纪录片又要探寻新的创作模式,去适应频道的专业化(开播纪录片频道)和纪录片的栏目化(开办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的频道化和栏目化播出,将需要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形态、不同题材的纪录片。一段时期内,纪录片将远离纯艺术的形态。前几年,纪录片的同行们都努力坚持个性化的创作,不仅追求与他人的不同,而且也在追求自己不同阶段的不同风格。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充分个性…  相似文献   

8.
故事化栏目的演变 研究我国电视节目发展轨迹会发现,故事化栏目的演变可分三个阶段. 早期在新闻纪录片创作中倡导故事性,这是现今故事化栏目的基础.在80年代到90年代,针对传统电视节目高大全、枯燥乏味的普遍现象,电视工作者寻求突破.电视界提出强化专题故事性,于是有了传统电视专题片向电视纪录片的进化演变.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 5月 ,央视一套进行了强力改版 ,配合此次改版 ,整合原《纪录片》栏目、新影和科影制作中心纪录片创作力量 ,新推出纪录片栏目《见证》。该栏目由 3个板块构成 ,分别是 :《纪录者》、《亲历》和《发现之旅》。中国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而其中的栏目化现象也始终受到业界的关注。就此本刊特地专访了《见证·纪录者》制片人陈晓卿 ,并约请该栏目主编肖同庆撰文 ,试图通过对一个栏目的解剖 ,共同探讨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部好的纪录片作品的诞生,往往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其创作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只有在一定的时间积累中,纪录片才能为观众提供一个人类生存的某个阶段的活的历史,才能保留生活自然流程的偶发性和丰富性细节,以及经过交流和反馈之后积累的情绪氛围,展现更为丰富的人文背景,所以,有人把时间称为记录片的“第一要素”。但是,在栏目化的生产过程中,完成额定工作量成了各栏目制片人的首要任务。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是全国第一个以纪录片命名的电视纪录片栏目,自1993年创办至今已有十三年,栏目组聚集着一群执着的纪录…  相似文献   

11.
王鹏 《今传媒》2012,(10):78-79
从大的趋势来看,中国影视业已经迎来了纪录片的春天,但地方台纪录片由于重理性思辨,轻人文关怀,绝大多数纪录片栏目出现尴尬的生存困境。如何摆脱困境,地方台纪录片必须树立全新的创作理念,关照这个时代人的基本思想,以平民的视角、平实的内容、平和的语言,让节目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彰显出来。要用最新的纪录片创作理念把"人文关怀"贯穿于节目生产的全过程,要以观众为本,与之建立起平等对话与双向交流的关系。才能在纪录片中体现出"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纪录片往往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文化特征,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者.中国纪录片先驱们用镜头引领着纪录片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国纪录片创作在不断发展中必将由当初的稚嫩逐渐走向成熟与繁荣之路,为此,资源整合势在必行.从纪录片的美学属性来看,纪录片如何走向多元化之路至关重要,纪录片创作的新观念和新思路不断引导者纪录片创作向着开放、多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颖 《传媒》2021,(19):42-44
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和媒体融合发展为纪录片生产传播带来了更多机遇和途径.5G时代来临,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仅重构了新的传媒生态,也使得纪录片产业与互联网并轨,有了更多新的创作形态和时代内涵.与此同时,纪录片受众的审美取向以及参与方式也在发生改变,新媒体纪录片呈现出新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朱琳琳 《新闻战线》2022,(10):92-94
纪录片作为县级媒体提升“四力”的有力抓手之一,应继续秉持自有的艺术准则和文化价值,将创作的普遍规律与主旋律创作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坚持优质内容专业化生产,以互联网思维重建创作与传播体系,持续助力推动县媒纪录片高质量发展,为纪录片发展新格局的构建提供基层智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专项访谈和文献综述,将香港的纪录片分成三个生产的层次,即电视台、商业化或准商业化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基层的纪录片工作者.纪录片虽然一直不在香港文化和媒体中占多数,但是最近二、三十年来,香港的纪录片无论在制作的深度、选题的广度,以及社会的参与度上,都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本文认为,香港电台的公共电视制度,为"铿锵集"这样的纪录片栏目提供了发展的平台,而整个社会的多元民主趋势,是民间纪录片发展的背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高,中外电视纪录片正在以创新的思维追求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在纪录片栏目化后,故事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应用,作为电影、电视剧创作元素之一的故事化,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着实为纪录片增色不少。如何运用故事化、如何利用故事化成为创作者创作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王忆希 《东南传播》2012,(6):108-110
2011年6月-9月,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进行两岸联展。福建电视台《发现档案》栏目以此为契机,创作了电视纪录片《富春山居图》的系列作品。本文拟从对文化类纪录片的分析研究入手,以《富春山居图之真假画卷》的三期节目为例,从创作手法、叙事方式、节目结构等方面详细分析地方台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特点,提出此类纪录片在地方播出平台上所遇到的创作困境和思考,探讨文化类纪录片在地方台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8.
阎安 《东南传播》2011,(5):102-104
当代生活纪录片创作,从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上看,主要依循以下脉络创新发展:在栏目化体制下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重要依托;在娱乐化浪潮下以"给老百姓讲故事"开始大行其道;在民间影像语境下以"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谋求新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度中国纪录片理论研究热度不减,学者们从《舌尖上的中国》、《春晚》等热播纪录片的个案研究中探寻纪录片的发展方向;纪录片传承传统文化、实现民族身份认同、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和意义越发引起重视;纪录片创作的技术手段越发先进,但须用之有度;纪录片频道和纪录片栏目作为纪录片传播的平台,优势与不足并存;目前我国纪录片市场的发展尚不充分,学者们探究其困境及产生原因,展望其发展前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吴雨蓉 《传媒》2015,(12):64-66
2014年开始,PGC成为网络微纪录片生产的主导模式,由此网络微纪录片的发展从“全民纪录时代”进入到“后全民纪录时代”.节目来源的改变给网络微纪录片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本文将在描述“后全民纪录时代”现状的基础上从题材选择、创作语法、专业价值和社会意义几个方面对PGC网络微纪录片的特征与价值进行阐释,以期为网络微纪录片的发展留下实时性注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