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业学位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的学位类型,具有独立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也就决定其需要建立来自教育系统外部的、有别于学术型学位的质量评价体系.文章依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职匹配"理论,说明专业学位外部质量评价体系应当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导向,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职业资格认证的核心内涵,提出构建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用人单位等三方面组成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评价体系和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并且建立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是构建这个外部质量评价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博士研究生教育要从重视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改革"应试型"选拔方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位类型多样化;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程质量;建立导师组,实现指导方式的多样化等几方面努力,从而提高我国博士整体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价制度存在政府干预过多、社会评价力量弱、高校被动参与等问题.一个理想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体系应该是由政府评价、社会评价和高校自我评价三方共同组成的多元共治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MBA学位论文的质量和高层次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MBA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笔者初步构建了MBA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包括三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子体系,即:基于论文类型的多样化评价标准体系、基于过程的多时点评价体系以及基于结果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1988年以来,卫生部已多次组织了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质量的检查和评估。至今,医学研究生教育评估的对象已涉及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博士两个层次;科研型与应用型(临床医学)两种类型的研究生教育。近几年来,一些省或医学高等院校也开展了研究生教育或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不同哲学观,论述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体现的不同教育质量观,在此框架下对两种学位类型研究生教育质量价值系统模型(GEQVS)各要素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对两种不同学位类型的质量分类评价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高等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如果说五年制本科教育是培养临床各科医师的话 ,那么医学研究生教育则承担着双重任务 ,一方面培养从事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基础研究的研究型人才 ,推进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是培养临床应用型高级专家。为此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在研究生教育层次设置了医学科学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两种学位类型 ,这将改变过去医学学位类型单一、学位名称与专业性质不符 ,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总结性成果,如何客观、准确地衡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梳理和分析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内涵和评价标准,进而对影响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提高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活动,促进了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提高了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学位授予单位的管理水平,对保证学位授予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是在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下,初步建立了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部委直接组织、发起并具体实施的以鉴定和监督控制为主要目标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也关系到我国学位授予质量和学位声誉。因此,探求出一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管理、控制,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是健全和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关键之一。加强课程质量的宏观管理,对课程授课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查评价,是实行科学管  相似文献   

11.
正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重视实践和应用,它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培养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能适应特定行业实际工作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1999年以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教学科研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较小,主要是满足在职人员提高的要求,实施的是非全日制培养。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扩招,教学科研岗位已经满足不了研究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暴露出培养模式单一、导师队伍建设滞后、教学体系不合理、学位论文管理松懈、教育质量自我评价简化等同题,严重削弱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建立健全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动态的导师队伍管理机制、优化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位论文管理、建立健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价体系”等建议,供地方院校相关部门和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研究生学位论文既能反映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程度,又能反映学生科研工作的能力,其质量直接反映了研究生的教育水平与质量。学位论文作为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1]。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可以对学位论文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及管理,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浙江中医药大学于2007年首次招收生物化工专业硕士  相似文献   

14.
杨勇 《职教论坛》2014,(7):35-38
学位既可标识应用型人才类型,也可体现技术技能人才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但在我国专科职业教育缺失学位制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授予学术学位,既不形成完整体系,也难以体现人才类型。依据国外经验,我国可以在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增设准学士学位,在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学士专业学位,与硕士专业学位相接,完善从专科职业教育到本科职业教育再到研究生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位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多元协同的质量治理体系尚未成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结构性因素。为此,必须把握专业 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使命、目标定位和质量治理依据,界定其质量治理主体的多元性、质量生成的协同性和质量表征的应用型等本质属性,通过“三个转变”构建质量治理的顶层设计,建设“五位一体”的质量治理体系架构,建立“系统共治”的质量治理运行机制,从而形成多元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跨入新的阶段,如何实现教育质量同频提升,成为地方型高校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地方型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主要存在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方向不够贴合、导学关系理解不够深入、缺乏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等突出问题。在发挥学校主战场作用的同时,灵活学术成果形式,严格培养过程管理,聚焦学位论文质量,并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构建科学有效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为地方型高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靓 《辽宁教育》2014,(12):22-23
正《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发布,我国将系统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发布三份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文件。这标志着从今年起,我国将系统构建以学位授予单位为第一质量主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将更多地实施事后和宏观监管,改变过去以政府为主、重视准入保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专业学位是指针对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位类型.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科学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内容;采用灵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师资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有三类:基于结果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体系和第三方评价体系。这三种评价体系由于出发点和侧重点的不同,往往会得出差异性较大的结论。通过对三类评价体系的内在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内在合理性和局限性,以期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建设多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探讨了建立IT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管体系的必要性,通过对比中欧IT国家研究生学位论文监管模式的不同,建立了符合当前教育的IT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管体系,并为学位论文质量中的每个考核内容提供了具体的评估指标,有助于提高IT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以进一步提高IT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