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龚捷  秦赛一 《青年记者》2016,(21):18-19
随着移动通信设备不断升级,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为代表,以“短平快”为基本特征的即时信息传播时代——“微媒体”时代正在全面到来.“微媒体”时代,数以亿计的微博、微信用户参与其中,评论、点赞、转发、分享,网络热点事件频频出现. 时效性:网络热点事件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微媒体”中信息的传播特性还是网络热点事件的基本特征,都共同指向一个核心要素:时间.信息即时传播,热点瞬时爆发,决定了“微媒体”时代网络热点事件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标准相较于以往更加严格.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即时性和全时性.  相似文献   

2.
王庆杰 《传媒》2016,(24):94-95
"媒体报道这个时代,媒体又何尝不就是这个时代新闻传播行业内的热点事件,不仅仅是媒体在唱独角戏,它们往往是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在这个行业的投影.哪一个热点不是这个时代鲜明的印记?记录下这些热点事件,也是从一个微小的角度,记录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翟欣 《出版广角》2018,(8):60-62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自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微信公众号传播研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重大公共热点事件不断发生,媒体微信公众号在这种情况下也逐渐成为人们播报、评论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为保证自媒体传播背景下重大公共热点事件的传播舆情,我们必须了解媒体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点,并为其在重大公共新闻事件中传播力的提升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法治事件报道始终伴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媒体在传播法治理念、报道法治事件、推进国家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媒体在法治报道方面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了一些热点法治事件在报道中偏离了客观、真实的轨道,扰乱了社会秩序,也歪曲了司法的公正和权威.文章将在叙事学的语境下,通过对热点法治事件报道的深入分析,从叙事视角、叙事立场、叙事语言、意识形态等角度探讨媒体在报道热点法治事件时应具备的技术和艺术,从而提升媒体法治新闻的叙事能力,为热点法治事件报道提供更好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媒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民主化、信息公开化进程不断加深.许多社会事件都是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网络热点事件.本文选择了近期网络热点事件——“安徽丢肾事件”,关注全媒环境下网络舆论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安徽丢肾事件的报道分析,分析个体事件上升为公共事件的演变流程及网络舆论、流言传播对于事件升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互联网走进我们生活开始,每年都有相当多的网络事件吸引大家的眼球,成为坊间一直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华南虎事件”为例,剖析一下网络表达的非理性情绪的表现和自媒体时代下网络传播的扩散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借助信息扩散研究方法,对伴随文化内容传播的社交媒体热点这一特殊类型事件中的民族文化演化扩散规律进行探究,为解释民族文化扩散规律、推动民族文化传播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以微博平台“丁真事件”发布文本为数据来源。基于LDA主题模型、民族文化符号识别与情感分析构建主题—民族文化符号—情感关联网络,对热点事件中不同主题传播伴随的民族文化演化扩散动态进行情境还原。量化不同类型用户的民族文化传播影响力,探究热点事件中不同主体的民族文化传递接力过程。[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从主题—民族文化符号—情感关联网络构建与传播主体影响力两大层次分析社交媒体情境下民族文化扩散路径规律,可帮助人文学者精准把握文化传播细节及其动态交互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借助信息扩散研究方法,对伴随文化内容传播的社交媒体热点这一特殊类型事件中的民族文化演化扩散规律进行探究,为解释民族文化扩散规律、推动民族文化传播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以微博平台“丁真事件”发布文本为数据来源。基于LDA主题模型、民族文化符号识别与情感分析构建主题—民族文化符号—情感关联网络,对热点事件中不同主题传播伴随的民族文化演化扩散动态进行情境还原。量化不同类型用户的民族文化传播影响力,探究热点事件中不同主体的民族文化传递接力过程。[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从主题—民族文化符号—情感关联网络构建与传播主体影响力两大层次分析社交媒体情境下民族文化扩散路径规律,可帮助人文学者精准把握文化传播细节及其动态交互特征。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一种主要的社交媒体,微博在网络热点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利用自身传播特性,微博参与到热点事件的发酵、发生、发展、结果的整个历程中,从而对热点事件进行影响。本文以微笑局长事件为例,分析杨达才事件中微博的作用从而对于微博在热点事件中的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玉兰 《青年记者》2007,21(10):36-3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媒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关系,所以大众传媒传播的经济信息准确、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市场的兴衰,影响到产品的销售。今年3月媒体关于广东香蕉感染巴拿马病毒的报道引发的“蕉癌”事件,就为媒体如何有效传播经济信息维护公众利益,促进市场健全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仝鹏 《出版广角》2016,(17):85-87
近些年,新闻传播“标签化”现象明显,造成很多传播偏向,尤其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标签化”传播成为显要特征。这种带有明显价值判断的贴标签行为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负面标签更是给新闻报道的媒介载体、报道人物、报道事件和受众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媒体只有去“标签化思维”,才能真正解决客观性原则与新闻“标签化”传播之间的悖论,回归新闻客观报道。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随时都可以对社会热门事件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这就导致了舆论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对舆论走向产生影响。百度、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对于热门事件的舆情发展情况能够起到一定的体现作用,本文对“红眼睛蓝兔子”邮票引发的舆情进行分析,以网络舆论为依据对热点舆情的特点、传播特性等进行分析,探究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自媒体是如何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影响舆论发展的,从而摸清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3.
陈日红 《青年记者》2017,(32):13-14
今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查处的“医药广告表演专家”事件,反映出当前存在的一些所谓的“神医药专家”在电视媒体代言涉嫌的虚假传播现象.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历来被赋予权威性和可靠性,以播放广告为重要创收来源.广告主以付费方式通过电视媒体进行商品相关信息传播,实现传递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的目的.该事件暴露出电视在网络媒体强势覆盖下对广告的“渴求”,而放松了对广告的审核“苛求”.虚假电视广告屡见不鲜,而此次集中性爆发受当下媒介环境影响甚深.电视媒体的关联主体及存在问题在事件中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符号化传播是当前一些热点舆情事件衍生出的新迹象,对社会文化和民众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索绪尔符号学理论对符号化传播现象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同时,舆情事件的符号化传播对媒体传播、受众信息养成以及网络文化有着潜在的负面影响,需要政府、媒体以及公众的共同规范。  相似文献   

15.
邵小娟 《青年记者》2017,(17):93-94
我国传媒正处于急剧转型之中,变化之大前所未有.本文通过梳理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连续3年评出的30个传媒事件,评析我国传媒热点的变化. “刺猬公社”是由中国青年报官微运营原主任叶铁桥创办的微信公众号,自创办以来,获得媒体圈多重奖项,被评为传媒圈观察与研究领域的第一自媒体,无论在学界还是业界都有很好的口碑.其所评年度传媒事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媒界的变化,有较高认可度.笔者对刺猬公社2014至2016年度十大传媒事件进行了整理分析,得到如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崛起,微博成为社会热点事件的重要信息源、策源地和意见发酵池,对热点事件在微博的传播机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选取近两年新浪微博中的21个热点事件,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发现加V认证用户和男性是社会热点事件的议题设置和积极转发者,转发深度和转发宽度符合无标度和小世界现象,热门事件传播网络中的群集系数更高于其他话题,看似话语平权的背后是话语再集权,形成了新的话语权力新贵;热点事件的传播结构和事件自身的性质具有很大关联性,热点事件传播具有多信息源、多中心、多层和随机性等特点,要理性看待社会热点事件在微博传播中的谣言现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现代媒体对此应承担何种责任呢?本文通过对2008年以来国内群体性事件所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的分析。阐述了面对“群体性事件”媒体首先要认可多元社会利益的正当性,通过合法化、制度化的报道渠道,为事件的妥善解决履行媒体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18.
晁姝蝶 《新闻世界》2012,(4):120-12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舆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很多舆论热点事件并不是因为传统媒体的关注而得到揭露,而是在网络议论达到一定热度之后,权威媒体才开始介入报道,从而形成舆论热点事件。本文以"五道杠少年"事件为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舆论热点事件传播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9.
郝明工 《新闻界》2006,(3):71-72
有关“550万天价医药费”事件的新闻传播,一时间可谓铺天盖地,从众多媒体即时而又热烈的关注使这一事件成为一个具有全国性影响的、热点与焦点合为一体的社会事件。  相似文献   

20.
李芳 《新闻前哨》2022,(13):42-43
众所周知,热点事件是群众最关注的新闻类型之一,热点事件本身具有新鲜性,容易激发人们的兴趣,因此,该类事件也受到了媒体的青睐,在媒体行业占据重要地位。传统媒体行业需要抓住热点事件,在行业占据一定地位,促进传统媒体的持续发展。基于此,下文将阐述热点事件的概念,并结合当下新媒体环境信息传播的特点,提出正确把关热点事件的合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