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学活动是一项专业技能.教学技能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掌握并运用好基本的教学技能对于教师素质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学科专业知识及教学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来促进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能力或一系列行为方式。质言之,课堂教学技能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由单一追求教师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逐渐转向致力于追求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它促使教师拓展自己的知识,在达到最低学历要求后,接受更高一级的学历教育或教育理论、教育技能等的培训。因此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师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开发潜能,掌握教育教学中所需的知识、技能、准则和理解能力,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书育人的能力的过程,是一种专业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知识结构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水平,教学技能指的是教师将自我知识外化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转化给学生的一种艺术;情感态度包括教师自我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全面关注.面对教育的信息化,广大教师需要发展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树立新的学生观、知识观.本文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探讨了大学外语教师的发展,并为大学教师的发展提出了积极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科教学论是带有学科知识传授特点的实用教育理论课程,是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知识。教师继续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学习学科教学论;教师的工作特点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学习学科教学论;教师自身成长和知识的更新需要学习学科教学论;激烈的人才竞争需要学习学科教学论。学习学科教学论,使教师既掌握了教育理论知识又掌握了教育教学的技能,能促使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走向成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5.
对中学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推进新课程的关键是教师,掌握好教学技能开展有效教学是保障新课程实施的根本手段。教师教学技能掌握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在具备大致相当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后,教师所具备的教学技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国内外研究也表明,教师在智力水平、知  相似文献   

6.
教师实践能力是教师在一定教育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问题的能力,是标示教师完成特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水平和可能性,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的影响因素.从当今的课堂教学现实来看,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从理论的视角出发,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思想工具,各国都非常重视批判性思维教学工作。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习惯和掌握批判性思维教学技能的教师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多项研究表明,很多教师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必要策略性知识。提高中学教师批判性思维教学技能的困难之处主要是:望文生义制约教师对批判性思维内涵的理解程度;提高教师批判性思维教学技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工作坊、微格教学、认知加速等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技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对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急迫的要求。只有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掌握军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才能掌握军事理论课程的话语权,进行更加专业化的教学和研究,提高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水平。加强军事理论教学师资队伍专业发展建设,需要提高认识,从关系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看待国防教育问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需要加强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构建促进军事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体制等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军事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的解释: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作为条目笼统地讲,这没错。但就教学的具体情况,并求其过程的可行及效果的应有来说.教学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教师着力研究以怎样的思想和方法去实施精妙传授.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达到尽可能的高效生成。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89):134-135
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历史教师。历史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技能、方法,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历史,解决历史问题,就要具备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如:专业知识、哲学知识、理论累积、口语能力、德育能力、学习能力等,也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具备的素质越高,越能把历史教育教学的各项内容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是有效实施小学英语教育的关键。对江西宜春市中心城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发现,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专业素质不够完善。教师虽然具有比较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然而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满足英语新课标关于小学英语的教学要求。导致目前教学实践中,忽略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挫伤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难以实现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尽快建设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以扩大教师培养规模;改革当前小学英语教师课程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其素质结构;建立健全专门的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规范素质要求,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教师知识研究的演变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国家对教学的研究从教师的行为转向了教师的认知,而对教师认知的研究也从对教师决定、感知、思维等的研究转向了对教师知识的研究。教师的知识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离散的,而是各种类型的知识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内容的改革,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通过教育实践性课程和教学案例学习实践性知识,从而整合职前教师所学的各种课程知识,使其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师范英语本科生是未来的英语教师,多数学生将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中坚力量。随着中学英语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和高考英语改革的逐步推进,师范英语本科生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达到一个基本标准,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文章主要讨论师范英语本科生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现状——缺乏标准,提出了师范英语本科生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目标——建立标准,培养建议——达成标准。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讨论了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Shulman提出的教师知识及其分类为理论框架,通过对5名CBI教师访谈数据的分析,探讨CBI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师知识的现状和发展路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CBI教师对教师知识各层面都作出较为积极的评价,但教师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在CBI课程改革的初始阶段,有必要通过组建同一学科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和开展有组织的专业活动和在职培训等方式,促进外语教师知识发展,帮助外语教师尽快适应CBI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教学要符合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高校的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建设中应有明确的职业导向:以培养幼儿英语教师为立足点,分阶段实施教学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注重专业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16.
陈华 《南平师专学报》2008,27(3):108-112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这场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新一轮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对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音乐教师要尽快接受新的音乐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和及时调整智能结构,树立新型课程观。音乐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为了更好地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改革现行的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加强音乐教师个体的教学反思,完善音乐教师培养制度,严格音乐教师的资格认证。  相似文献   

17.
Story time是一个根据教材专门编辑设计的语言版块,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基本英语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基本英语技能。Story time是学生最欣赏和最容易接受的形式。教师有必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英语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一英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从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习惯、英语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三个方面,有效进行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英语职业化教育存在学生意识不强、教师行业知识欠缺、课程设置不均衡等的问题。要增强高职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必须从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英语能力训练、采用多元化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英语职业化教育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As multicultural literature has made its way into the English curriculum, it has challenged teachers' thinking about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and urged them to expand their teaching repertoire to include a cultural-response approach to literature instruction.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group of secondary English teachers'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ir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multicultural literatur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eachers must increase their own cultural knowledge and develop their sensitivity and teaching skills to promote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use multicultural literature to validate expressions of cultural knowledge, perspectives, and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