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直面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文化之间的基本问题。必须注重积累九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成果和文化价值,找到在新时期开拓进取的持续性动力和指导思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在保持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指导下的各种文化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和发展,是在保持中国特色基础上的多样文化的汇聚和繁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思想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领域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我国的文化建设进行了二十年的探索,并提出了具有改革性质的方针,取得了一些影响至今的成就和经验。主要是: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进,我们党的思想化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本以江泽民同志关于“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的指导思想为依据,论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思想化领导权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我们必须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各项任务和具体要求,必须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健康发展应该是全面、立体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亦应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建设。以有关文化的本质及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文化的人民取向、文化工作的“双百”方针、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十二字方针的论述为核心的毛泽东文化思想,为当今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的基点与支撑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标志,更是表达民族特征和内涵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化在多元化构建中呈现出纷乱、嘈杂的局面。对此,学术界广泛认为,正是由于缺乏客观的社会指导,从而造成各类文化的互相渗透与排挤,最终导致民众无法分辨文化的优劣性和价值特征。所以,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推进力,有效整合各类文化特征,构建符合中国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避免多元文化的肆意渗透及相互排斥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文化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的、进步的文化 ,能够启迪人的心智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消极的、腐朽的文化 ,会窒息人的灵性 ,消磨人的意志 ,甚或使人走入歧途。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 ,并将其与党的思想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西方文化是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 ,其消极因素对部分党员产生不良影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对古代文化和西方文化采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 ,有利于优化和净化文化环境 ,改善和促进党的思想建设  相似文献   

8.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确立为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自觉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若干关系,即: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关系,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阶级性与普世性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土文化"与"洋文化"的关系,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核心"价值与"外围"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对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开放背景下,遍及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渗透,彻底打破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封闭、单一、沉闷的传统局面。面对这一格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与未来发展必须主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理论与实践上,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融合与斗争,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能力,并有效占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学生人数众多,思想活跃,学习、生活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这会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形成强烈冲击,因此他们的思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中西方文化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如何在他们的思想品德塑造上扬长避短,进行两种文化互补的教育,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相继推动了四次大的社会主义观念革命,实现了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超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第一次观念革命:确立实践标准,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实现从“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性转换;第二次观念革命:确立“三个有利于”标准,突破“姓资姓社”的迷障,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革命性变革;第三次观念革命:确立“三个代表”标准,突破“公有私有”不相容的思维定式,实现从传统公有制体系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开创性转变;第四次观念革命:确立以人为本标准,突破传统“增长模式”的制约,推动实现从重视“物”的增长模式到重视“人”的发展模式的时代性跨越。  相似文献   

14.
加强高校图书馆思想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传统通过遗传和继承积淀为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发挥着价值导向和精神激励的作用。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来源于社会群体对文化传统的认同,这种认同取决于社会成员对先在的民族意识的肯定,这种先在的民族意识对特定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整合作用。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作用,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来引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人的活动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自我证明。判断文化的先进性。要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当代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三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历史渊源与现实土壤;世界先进文明民族化——兼容并蓄与和谐共荣。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意识’形态多元化的趋势,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举制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马克思主义选举思想,主要由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选举思想构成,具有丰富内容,涵盖了民主选举的所有主要方面。要以中国马克思主义选举思想为指导,认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中西伦理道德思想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其本质区别表现在天人论、人我论、善恶论、认知论、价值论、目的论、理欲论、自由论、德智论、德法论10个方面。这种经过长期积淀的文化在人类社会走向一体化的同时,其独特的文化烙印愈发鲜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交往程度的加深,人类将达成更多的共识。尽管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交融尚待时日,但中西方伦理道德思想必将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