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案例]师:这学期我们背诵过一首叫《临江仙》的词(校本教材选背诗词),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师:知道这首词的出处吗?生1: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唱的就是这首  相似文献   

2.
案例:《三顾茅庐》。[片断一]师:你觉得这篇课文中最关键的人是谁?生:刘备。(课件出示电视剧《三国演义》刘备剧照)师:认识他吗?……[片断二]师:课文中还有一个人物也写得非常生动,他就是——生:张飞。(课件出示电视剧《三国演义》张飞剧照)师:这是一个怎  相似文献   

3.
一、读悟比较,发现韵律美师:自开展诗文背诵大赛活动以来,很多同学都积累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谁能给大家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众生背诵《早发白帝城》、《从军行》、《竹枝词》、《饮湖上初晴后雨》……师:同学们积累得真多,背诵得趣味盎然;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学习古诗。今天我们要新接触与古诗体裁相似的词。(板书)(投影仪出示全词)(师配古筝曲范读全词)师:大家都沉浸在词的美妙意境中了!想来读一读吗?(生自由多遍地诵读词,随后指名朗读)师:同学们读得多投入啊!读着这首词,你发现在题目、语言形式上,词与诗有什么不同吗?生1:诗只有一…  相似文献   

4.
(上课了,师直接指名读题)师:知道作者吗?生:朱熹。师:能用“熹”组词吗?生:晨光熹微。这个词刚在《游天然动物园》里学过。师:还记得“熹”的意思吗?生:早晨的阳光。师:今天我们所读的朱熹的这首诗是否也如早晨的一缕阳光,把我们心里照得亮堂堂的呢?我们来读诗。(生或沉静或略带夸张地朗读起来)师:知道诗写了什么吗?生:池塘。师:什么样的池塘?生:是很清澈很可爱的池塘。师:你说得没错。再读读诗,你能把作者笔下可爱的池塘说具体些吗?(生读,讨论)生:门前的半亩方塘清澈透明,看上去就如同刚刚打开的一面镜子。生:(不太明白)镜子怎么说是刚打开…  相似文献   

5.
师:(播放《长征》主题歌)熟悉这段历史吗?(长征。)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的毛泽东写的一首描写长征的诗,还记得吗?生:《七律·长征》。师: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生:赞扬了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我们一齐来背诵一下,行吗?(师生齐背诵。)【重视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师:同学们背诵得真有感情,看着这画面,听着这诗句,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激动人心的峥嵘岁月。毛主席用诗词记录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一段辉煌而壮丽的历史。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长征时期毛泽东的…  相似文献   

6.
适用年级六年级。教学过程一、出示照片,初识谢尔(略)二、走近诗集,感受想象之奇特(一)品读交流《作业机》。师: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他,他都非常喜欢你们,他给你们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老师带来了一首他的小诗——(出示:《作业机》)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这台作业机可以帮我们做作业吗?生:这台作业机是谁发明的?师:这是怎样的作业机呢?谁来读?师:还想要这台作业机吗?……  相似文献   

7.
正师:近几年有一款比较流行的桌游,名叫《三国杀》,大家知道吗?生:(笑答)知道!师:看着男同学那会心的笑脸,就知道大家很熟悉,但是千万不要沉迷其中啊!下面是一道快速抢答题。(略作停顿,然后快速发问)请问:这款游戏取材于哪一部文学名著?生:(抢答)《三国演义》!师:对!是《三国演义》。我们今天  相似文献   

8.
板块一趣味揭题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孟老师和大家去语文百花园畅游(CAI出示课题:语文百花园),准备好了吗?生:(齐)准备好了!板块二古诗堂师: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古诗堂(CAI出示:古诗堂),本学期我们又学习了不少的古诗,还记得是哪几首吗?生:我们学习了《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师:能背吗?生:(齐)能!师:《望天门山》,男孩子背诵,女孩子和。(生读)师:有高有低,读出了气势。《山行》,女孩子、男孩子连环读。(生读)师:真好听!《暮江吟》,一起来背诵。(生齐诵)  相似文献   

9.
师:(播放音乐“月夜”,用舒缓的优美的语调导入)同学们,在诗词的海洋里,唐宋诗词犹如一株株璀璨的珊瑚,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今天我们就一起撷取最亮丽的两颗来共同欣赏。它便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两首词,一首是他的《虞美人》,另一首是他的《浪淘沙》。(教师板书课题)师:以前我们欣赏过他的哪些作品?生:《相见欢》师:能不能齐背一下?(生有感情地齐背)师:谁来介绍一下李煜?生(郑杰):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生(苏鹏):李煜是一名亡国之君。他以写词为长。他的词前期以写宫廷的享乐生活为主,后期过着软禁生活,以抒亡国之情为主。生(苏哲):…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大衣哥”朱之文凭借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红遍大江南北。读过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正是《三国演义》的卷首词,词牌名为《临江仙》。词曰: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刚才听见你们琅琅背诵古诗的声音,老师非常高兴!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首唐诗。下面我们来猜古诗,好吗?(师做动作,模仿一个母亲在缝补衣裳。)生:《游子吟》,作者是孟郊。(师赞许地点头示意,并板画雨天、行人。)生:《清明》,作者是杜牧。师:一个著名的诗人在临死前把儿子叫到床前……生:《示儿》,作者是陆游。师:我们采用什么办法来理解和记忆《忆江南》?生:抓住重点词帮助理解和记忆。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记忆《长歌行》?生:唱一唱。师:对!我们在记忆这些古诗时采用了“做一做”(演示诗中的情景)、“画一画”…  相似文献   

12.
吴爱萍 《贵州教育》2005,(19):29-30
一、创设情境,自然引入师:同学们,你们都会背古诗吗?谁愿意来背一背?可以摇头晃脑背,也可以闭上眼睛背……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背就怎样背。生摇头晃脑背了一首《春晓》。师: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诗人!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古诗?生:《静夜思》《所见》《村居》《小池》。师:咱们都来当当小诗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齐背其中一首《静夜思》,好吗?生(齐)用各种方式背古诗。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琅琅上口,而且能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你们知道吗?古时候,有一位大诗人,年轻时就离开了家乡,到京城去做官,八十多岁才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一草一…  相似文献   

13.
教学片断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9课《推敲》。师:同学们,有一个词语老师一直想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被它搞得吃不好、睡不宁的,能不能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一下?生:(急不可待地)快点说,哪个词?师:这个词就是——“郊寒岛瘦”。(板书:郊寒岛瘦)生:老师,我知道:“郊”是孟郊,他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师:你读过他的诗吗?生:我学过他的《游子吟》。师:能背给老师听一下吗?生:(不约而同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师:还读过他别的诗吗?(无人应答)老师记得他还写过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生:(接)“春风得意马蹄疾,…  相似文献   

14.
明代状元杨慎的《临江仙》词,原是其历史词话中“说秦汉”的开篇词。毛氏父子笔削《三国》而把它作为小说开篇,其意义内涵发生变化,而与《三国演义》的悲剧性主题发生联系。这首词是毛氏修订《三国》的传神点睛之笔。它既关乎小说的境界主旨,又体现出修订者的才调文心。  相似文献   

15.
学生: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五年级时间:2004年10月25日师:我课前了解到,同学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谁能说一说“二泉映月”是什么?生:“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曲。生:更确切地说,“二泉映月”是一首经典的二胡曲。师:“经典”这个词用在这里非常准确。生《:二泉映月》是阿炳创作的一首二胡曲。(师板书:一首曲子)师:你真不简单,还知道曲作者的名字。阿炳是艺名,他的真名叫作华彦钧。听过他创作的这首《二泉映月》吗?(大部分同学摇头)我们一起来先听一听这首曲子。(播放曲子,教师旁白: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无锡惠山阿炳墓前阿炳的塑像,听到的就是这首…  相似文献   

16.
《恐龙》教学片段师:还有喜欢剑龙的吗?文中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剑龙的?生:打比方。师:同学们请看图,(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的剑龙给你什么感觉呢?生:像一名武将。师:怎么像武将呢?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吗?生1:威武!生2:勇猛!生3:威猛!师:大家都是使用的两个字的词语,能再用一个四字的词语或成语来表达吗?生4:威风凛凛!师:威风凛凛!这个词用得好!不过,这个词我们在课上还没学过,老师把它  相似文献   

17.
每当著名歌唱家杨洪基,用他那浑厚激越而又略带沉郁的男中音演唱电视剧《三国演义》片首主题诗时,观众都会激动不已。然而,这首冠于小说《三国演义》回目之首,又制成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主题歌的好词《临江仙》是谁作的呢?它并非小说作者罗贯中所写的,而是四川新都明代大诗人杨慎! 据史料记载:在嘉靖本《三国演义》上并无此词,此词是在清人毛宗岗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三顾茅庐》。 [片断一] 师:你觉得这篇课文中最关键的人是谁? 生:刘备。 (课件出示电视剧《三国演义》刘备剧照) 师:认识他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课前导入师: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与唐诗并称"双绝"。以前,我们也学过一些宋词,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出示第一首《清平乐·村居》,学生背诵,接着背诵第二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师:宋代涌现了一大拨词坛高手,刚才大家背诵的这两首词的作者辛弃疾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了解另一位宋词大师李清照。(板书:李清照)对于李清照,你有多少了解?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阅资料,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地向大家介绍。生:李清照生于1084年,死于1155年,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相似文献   

20.
<正>"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对我来说无比熟悉的开篇,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对,就是《三国演义》!自从我家"引进"了一本《三国演义》,我便再也闲不住了。清晨,我一睁眼,眼前出现的仿佛全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孙权、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我理了理思绪:昨晚看到哪儿了?哦,对,是长坂坡之战。赵云冲出长坂坡的重围了吗?刘备成功逃脱了吗?……我迫不及待地拿过枕头旁的《三国演义》,读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我有些读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