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化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法改革势在必行。因为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英语语言能力,更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英语语用能力。采用以语境为核心的教学法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日益频繁,这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在交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是英语.英语几乎到了霸占世界传媒的地步,所以有人称英语为语言帝国主义。语言承栽文化,语言的霸主地位导致了文化上的霸权意识。文化霸权一旦形成就容易引发文化冲突,像经济学家们寻求经济全球化的替代方案一样,语言学家,教育学家们也试图在倡导一种新的英文变体——国际英语,这种国际英语没有属于自己的领土,在文化上是中立的。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语境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为催生新的道德价值观念提供了契机,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语境的矛盾运动态势.但同时,全球化语境也侵蚀了本土传统价值观、浸染了传统民族文化、干扰了主流意识形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又要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选择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科技的高速发展、交流的日益密切使之成为历史的必然。文章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了全球化引发的文化焦虑,剖析了文化交流失衡与文化焦虑的密切联系,并以孔子学院为例,论述了重塑与弘扬中华文化对实现多元文化交流、构建和谐世界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界对“全球化语境”的研讨已历时数年。学们大多是将其视为不言自明的术语及理论加以运用,并未对“全球化语境”的可行性、适用性予以充分论证,对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亦缺乏清醒认识。目前条件下的“全球化语境”实质上是一种“后现代性全球化”。这是一种纯西方式的语境。对这种语境的营造、追捧、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化殖民主义、“西方中心论”的认同与接受。本旨在通过对其的重新研核及对当代论发展历程的全面反思,列举出我们的论建设中所存在的经验前置、语境混淆、观念错位、价值迷失等问题。要建设,而不是解构或颠覆,这是本的核心观点。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进程自其发端就从未止步.现代化与全球化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现代性语境.它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离心力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断裂开,导致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巨大差异.现代性语境下爱国主义行动呈现了新倾向,爱国主义行动的实施有了新主体、新形式、新实质.以抵制家乐福为形式的爱国主义行动,只讲意图不看责任和后果,不是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行动.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进程自其发端就从未止步。人们普遍认为现代性与全球化一起,构成了一股强大的离心力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就此断裂开。人们对此种历史意义上的断裂机制的后果——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巨大差异的探讨也从未停止。本文以前不久发生的“家乐福事件”为例,通过与传统的爱国主义行动相比较,分析了现代性语境下爱国主义行动的特征及其实质。对于新时期弘扬和创新爱国主义传统,更加理性有力地爱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语境中的经典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球化对教育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最根本、最重要是西方价值霸权、文化帝国主义与英语霸权。经典教育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所必需的选择之一。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不仅不能成为反对经典教育的理由,而且反过来,它还是为经典教育进行辩护的有力武器。在全球化语境中,经典教育是主体文化精神从自在走向自觉,从潜在走向现实,从感悟转化为创造的过程,是培育、生成、壮大具有世界文化竞争力的中国民族精神的过程。经典教育的哲学辩护既不能是儒家的守成主义,也不能是永恒主义的复古主义,而应当是开放的语言哲学、文化哲学与哲学解释学的辩护。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框架内,经典课程可以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方式单独开设,其目的不在于应试,而在文化陶冶。哲学解释学为我们提供了经典阅读的方法论,经典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是阅读、体验、对话、阐释、评价、表现。  相似文献   

9.
英语是一门全球化通用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的用处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开放发展的不断推进,在世界化及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愈行愈远,因此也愈来愈注重英语、需求英语人才。同时,英语也是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升学和发展,因此开展好高中英语教学可谓重中之重。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必须要站在英语全球化语境的角度上进行开展,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如今英语全球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加入不同文化元素内容,在教给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强调对其文化素养的培养。但目前在我国多数高中英语教学中都尚未做到这点,所以当务之急是结合实际对其教学模式、方法及手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球化,美国的道德教育领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全球化时代应强化美国价值观。持这种观点的人持一种文化优越论、白人文化至上论思想,认为全球化就应当是美国化。二是全球化时代应凸显多元价值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世界是多元的,美国文化不过是多极中的一元,在全球化时代,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多元、开放意识。三是以应用“生态价值观”来看待全球化。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英语被广泛使用,已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全球化语境下的英语教学应该是跨文化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是矛盾的统一体。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重在使学习者具备多维文化视野,从而可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则是在多元化的文化碰撞中,能够尊重并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不被异文化同化,保持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魅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各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本文在分析全球化语境下对外汉语教学新变化的基础上,指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本质上是在跨文化交际基础上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跨文化教育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特色,阐述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的巨大影响引起了西方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广泛关注,由此引发了一些讨论和争议。本文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实例分析,尝试提出一些有助于孔子学院发展的具体策略,并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讨论孔子学院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全球化”概念的含义丰富而又驳杂,处在现实——理想——方式三个不同的意义层面,它体现了我们心之隐在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西文化”。“全球化”由经济领域向文化领域渗透,因此“全球化”语境与“世界性的民族文学”产生的语境相悖。故而在全球化语境中,人的素质提高与文学的品质提升,必须面向当下的现实处境言说,把文学与人的发展作为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进程自其发端就从未止步。人们普遍认为现代性与全球化一起,构成了一股强大的离心力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就此断裂开。人们对此种历史意义上的断裂机制的后果——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巨大差异的探讨也从未停止。本文以前不久发生的“家乐福事件”为例,通过与传统的爱国主义行动相比较,分析了现代性语境下爱国主义行动的特征及其实质。对于新时期弘扬和创新爱国主义传统,更加理性有力地爱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从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高度,从加快国际文化交流的使命感的角度,重新认识和思考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研究的走向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在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英美文学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7,(7):52-60
西方个人主义以关切个人的价值和权益为理论宗旨,其核心价值要素包括人的尊严、自主、隐私、自我发展等。在关切个人的生命价值与政治理想诉求上,先秦儒道两家都具有独特的个人主义精神。无论是儒家的德性尊严论、道德自主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圣外王理想,还是道家的得道尊严论、修道自主论、无为不争论、全生适性论等,都对个人的价值安顿做出了理论思考。中西个人主义精神体现出致思路数和个人主体定位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全球化不仅仅只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代称,全球化的语境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国人在渐渐接受西方经济和实物所带来的便利快捷时,在思想和文化上也开始渐渐被西方文化所“洗脑”。如何立足于全球化语境的客观角度,宏观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分离与结合,正确地对待中西方文化下人们思想水平的转变,是当今文化研究者最需要讨论的话题。该文基于对全球化语境的了解,继而提出全球化语境中西方文化的现状,最后根据如上解析提出看待全球化语境与中西方文化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理论性的阐述,能够对全球化语境与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进程自其发端就从未止步。人们普遍认为现代性与全球化一起,构成了一股强大的离心力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就此断裂开。人们对此种历史意义上的断裂机制的后果——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巨大差异的探讨也从未停止。本文以前不久发生的“家乐福事件”为例,通过与传统的爱国主义行动相比较,分析了现代性语境下爱国主义行动的特征及其实质,对于新时期弘扬和创新爱国主义传统,更加理性有力地爱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过多的从全球化语境中来分析民族文化及其发展的今天,所得到的结论莫不是从全球化这一大的背景或把其当成主流从上而下地来观照民族文化所得到的。以民族文化为背景,把全球化纳入民族的审视之中,试图从民族的语境中来看待全球化,分析它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全球性文化和民族文化全球化,以及把握他们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