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大学生进行化学素养的教育是现代文明所必须的,通过从科学是一种文化入手,分析了化学的文化特征,即科学和人文的统一.化学教育也应该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体现出人性色彩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时代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前者主要为后者导向,后者主要为前者奠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两者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不可分割,对其形而下的基层与形而上的顶层而言,则完全一致,而在知识这一中层,两者互异,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的交融,在人生追求、知识、思维、方法、相互关系与身心健康诸方面,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学习、思考与实践三方面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两者的交融,以实现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指出了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接着,论述了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指出了前者主要为后者导向,后者主要为前者奠基;进而,分析了两者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不可分割,对其形而下的基层与形而上的顶层而言,则完全一致,而在知识这一中层,两者互异,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次,提出了两者交融,在人生追求、知识、思维、方法、相互关系与身心健康诸方面,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最后,论述了学习、思考与实践三方面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两者的交融,以实现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永勤 《考试周刊》2014,(39):42-42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人文教育"的内涵"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是广义的"人文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它们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和面貌。其中,人文素养是基础,是核心,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是人文素养的延展,两者均以人文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科学素养离不开人文素养。联系教育及其发展,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只具备知识而缺少文化。教师队伍虽然是一个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但有知识并不代表有文化。譬如,有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演进中产生的两大文化现象.两者是从融合到分裂再到融合的历史演变过程,目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进一步的融合具有历史客观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的“迷失”是在技术理性不断强化过程中逐渐丧失人文理性的:现代觉醒是人文理性的复苏,是对文化的回归,它是一种社会管理视角和社会组织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技术为主型物质生产方式向价值为主型的文化服务的生产管理模式的转换,从而实现文化生产方式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并不排斥科技,而是给科技赋以人文的意义。它有利于避开现代化市场经济使人性失落的各种“陷阱”,实现人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民办大学,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并生并存,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两种文化不断产生矛盾和冲突,成为制约民办大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对民办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基本路径是:在目标整合上,追求创建百年大学持续发展的和谐文化;在价值整合上,追求"以人为本"与市场思维相融合的价值取向;在制度整合上,追求刚性与柔性统一的制度文化;在精神整合上,追求理性与人性、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整的素质教育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中国传统文化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学生的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导向作用,在实践中找到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有机统一,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轻视人文教育,导致所受教育者文化素养较差、自身的工具化、人格上的"残疾"和缺乏创新精神.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并重,有助于达到人性与人力的统一,有助于实现市场与人的统一,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应该重新认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把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技能培训之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人文教育途径,扩大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培养空间,增加人文课程、充实教学内容.[关健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轻视;并重  相似文献   

11.
西方科学文化的人文纠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首先,在古希腊时期,科学就是自由的学问,呈现的是科学与人文共同繁荣的景象;其次,在中世纪及早期的启蒙语境中,科学的宗教情结严重束缚了科学自身的发展,两者的分离势在必行;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的科学文化与人文知识主义文化,尤其是宗教,已经演化为"两种文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探索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地方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软实力"、体现职业教育内涵的有效手段。从企业文化与职院校校园文化互动融合的角度,以浙江为例,分析了企业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互动融合的普遍性、差异性以及必要性,并探究二者互动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出二者互动融合的路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园本课程建设是近两年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主要体现形式,能够彰显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也能够体现出不同地区幼儿园的育儿特色.基于本土文化视域建设幼儿园园本课程,本质上就是深入发掘本地区本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灵活利用本土人文文化资源、本土自然文化资源及社会文化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园本课程,形成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与保障机制,提升幼儿...  相似文献   

14.
由于武夷文化品牌的经典性价值,把与武夷山世界遗产文化有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的闽北文化品类统称为武夷文化是合情合理的。“武夷”是一个地理学概念,武夷文化是一种精品文化知名品牌。“闽北”一词,是管理学意义上的行政区划概念。“闽北文化”属于“冰糖葫芦式”结构体系,表现出整体松散中部分重叠的特征。“武夷文化”基本属于“蛛网式”结构体系。充分发挥世界双遗产的品牌效应,充实人类共有精神家园,是闽北和武夷学院在人文社科领域投注精力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对西方文化学习交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过程的一隅。在对待中西文化上,和而不同(倡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异而求和(寻求发展文化的共通性)、和衷共济(探求异质文化的共存之道)、和合共生(探求异质文化的共荣之道)无疑是一种正确的、共赢的态度。对待中西异质文化的态度,一要学习先进,二要立足国情,三要综合创新。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启示是:善于辨别,重视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立足国情,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放眼世界,正确分析对待异质文化;提高素质,注重对国民人文素养的培养。总之,以理性精神对待异质文化,不仅意味着治学的诚实和严谨,还意味着独立自主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化诗学,于世界之交崛起于美国,是一种广义的诗学,属于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交叉性学科。中国引进“化诗学”以后,其化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之差异,其概念内涵与外延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化诗学之崛起,是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一个重大的社会化现象,代表着世界人社会科学领域中前沿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国学的化诗学研究,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不同的学术基点来构建辉煌的化诗学大厦。其研究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相似文献   

17.
马翠琴 《天津教育》2021,(5):112-113
二十四节气正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项,其充分地将我国千百年来的自然规律以及优秀的人文习俗进行了完美的融合。随着当今时代教学观念的不断改进,在语文教学中引进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其能实现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的传承,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和而不同——大学文化培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凝聚在大学的深厚的优良传统之中,在长期育人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性格昭示我们:大学文化必须培育。大学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本土化和特色化是大学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的三条路径。在文化传播中甄选智慧文化,在文化价值冲突中善择价值目标,在文化冲突中寻求制衡之策,在文化整合中找寻多元发展之途,这样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培育和形成互补共生、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如何对接融合,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适应未来企业的要求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介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校企文化对接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造校企结合的校园文化构建模式及融合对接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面临海洋竞争、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形势,以海上名山文化著称于世的天台应充分发挥自然、人文和历史文化的资源,加快文化的产业化、现代化步伐,再展历史辉煌。这对浙江省以至东南沿海改革开放中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