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过程,是拆开家中的闹钟和玩具的过程;是对着脸盆中的水痴痴地观察,与水对话的过程;是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与他人交流的过程。科学探索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发现某些现象及现象之间的关系,它重在过程而非结果。为了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和自主自发自觉地进行科技活动,我们为幼儿创设了有利于探索的环境氛围,在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和操作空间,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扩大探索空间,培养幼儿的观察、创造、想像等能力。各…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活动室,教师提供丰富的、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材料是幼儿进行操作与探索的前提条件。下面谈谈提供活动室材料的几点做法:一、强化材料的操作性能能动手操作是幼儿喜欢到科学活动室的重要原因。通过操作,幼儿对各种事物和现象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并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准备材料时,不要只提供适合于观察的材料,而要尽量提供能让手和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材料。例如,我们把“认识哈哈镜”活动变为“我做哈哈镜”。在幼儿尽情地用哈哈镜照看自己的怪模样之后,我们  相似文献   

3.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重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科学的探索情感,积累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掌握易于操作的探索方法,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同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扩大探索空间,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探索精神。 1.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我们常常借助自然角、科学区和墙饰等让幼儿尝试、探究,使他们亲身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91):184-185
<正>科学小实验作为幼儿科技教育的一种方法,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它以简单的用具和简单的材料,通过简便的操作,让幼儿发现科学现象,了解科学原理,学习科学知识,引起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观察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手脑并用,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在班级科学区及科技操作室内,我们就以科学小实验为主,从环境的创设和教师的指导方面入手,优化科学探索氛围,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或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或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课题,以不同的方法不同程度地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以及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一、教师适时、适度指导,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科学教育以幼儿的操作活动为主。在宽松、自由、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中,幼儿无所顾忌、放松自由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索。此时,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加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科学活动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就地取材,从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挖掘新发现,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主动动手操作、深入探索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经验以及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设立科学综合活动室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在科学综合活动室的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敏锐的观察能力、探索精神,并帮助幼儿获得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综合活动室宜选择光线充足的房间,用矮柜分区的方法,划分物理区、化学区、生物区、人和自然区等。每个区由4~6套桌椅组成。知识图片的张贴,力求与孩子们视线平行。可操作的物品均放置在托盘里,易于取放及操作。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科学教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主动参与的科学探索活动,是丰富幼儿科学知识与经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的教育过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四个基本教学过程。一、在教师引导下幼儿主动操作与探索是幼儿科学教育过程的第一步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丰富多样的活动环境和材料,让孩子选取自己感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从说教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使他们的探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在活动中我们以"小发现"科学教育活动为切入口,通过幼儿一系列的自主探索、实践操作,满足幼儿探索欲望,发展幼儿个性、能力,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社会的兴趣和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幼儿主动学习、敢于探索、乐于合作、大胆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蔡荔 《成才之路》2014,(20):94-9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科学小操作、小活动有了兴趣,才能主动投入活动。教师该如何来培养幼儿科学活动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呢?通过以班级特色活动进行探索,是一个好形式。根据幼儿园的课题内容,再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与生活经验,将班级的特色活动的活动内容定为—初探区域游戏中的科技小操作活动。通过区域游戏的形式来设计多样化的科技小操作活动,培养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要让幼儿进行有价值地探索,就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动起来,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材料投放的位置以及顺序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将影响到幼儿参与科技小操作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区域游戏活动中对活动的目标定位来发展幼儿的科技小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要通过分层创设环境,有选择的来投放材料。给予幼儿充分探索的自由以及让他们去积极主动地感知、发现的权利。要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将自己感知到的事物现象、特征以及是通过怎样操作、发现、推理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大胆地进行科技小操作活动。要通过区域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对科学的认识以及操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要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与操作技能,仅仅依靠集体教学活动是不够的。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参加科学活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科学教育活动真正成为引发、支持幼儿主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我们开辟了“科学游戏室”,提供了大量能引发幼儿探究并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玩具、实验用品、操作材料和工具,为幼儿的自由选择、自由取放、自由操作、自主游戏和发现学习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我们认为,要充分发挥“科学游戏室”的作用,教师提  相似文献   

13.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理由是:第一,区域活动能提供较为丰富的活动材料。与集体教育活动相比,区域活动的材料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投放的活动材料是经过严格选择的,不可能有大量的活动材料供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区域活动则能提供较为丰富的活动材料和充裕的操作时间。这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保障,因为幼儿可以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变得更加自信、大胆。幼儿的兴趣来自于对材料的操作,幼儿的发展也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第二,区域活动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有相对宽松的心理氛围。这种自主选择、自由探索的活动最容易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区活动作为一种特有的活动模式,能够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操作,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大班设立科学区,本身就是为了让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多样丰富的活动材料,来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让每一个大班孩子都能在科学区进行实践和创造。所以关于大班科学区材料投放十分重要。一、在大班科学区进行材料投放需要注意的问题1.材料在投放时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每个孩子虽然发展的轨迹大都相  相似文献   

15.
正幼儿科学教育是粗浅的,感性的,它从幼儿身边事物开始,伴随着幼儿的动手操作,主要有正规活动、非正规活动及偶发性活动等。怎样在幼儿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现总结如下:一、合理设计,有效组织集体活动近年来,我们为幼儿的科学活动创设多样新颖的探究环境。如怎样让蛋站起来,在启发幼儿想出办法让蛋站起来的时候,我们提供一些工具:积木、瓶盖、橡皮泥,让幼儿利用这三种工具让蛋站起来。在操作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到活动室其他地方寻找东西帮忙,幼儿在以往经验和本次操作的基础上想出各  相似文献   

16.
幼儿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是指教师提供各种活动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己选择活动材料,自己确定活动内容和时间,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活动。它对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对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满足不同幼儿的个别需要以及发现幼儿的科学潜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为了给广大幼儿园教师开展幼儿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提供实践经验,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我们在观察幼儿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基础上,对影响幼儿非正规性科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对于幼儿的操作探索越来越重要,而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也很感兴趣,满足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需要以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的.教师应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那该如何适宜投放、科学合理地使用材料,有效支持孩子的操作活动,维持孩子的科学探索兴趣呢?从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材料的生活化,保持幼儿探索的欲望;材料的层次性,有效促进幼儿的探索兴趣;材料的目标性,增强幼儿探索的主动性;材料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幼儿主动操作的兴趣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进行幼儿科学的教育活动。这也充分遵循了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呢?一、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幼儿才能有更大  相似文献   

19.
魏晓晴 《教师》2012,(10):50-5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内容,它强调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培养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的愿望。科学教育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还能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既可以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又可以提高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开展操作活动的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操作活动是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