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首先从认识和方法论两个方面,简述了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知识论,并且抓住其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的两个核心:非理性主义和多元主义,展开讨论,重点针对“怎么都行”这一费耶阿本德的标志性口号,阐发了笔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李石曾是无政府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四个主要方面建构了其理想中的无政府主义,他这种思想经历了正统的无政府主义时期、无政府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义思想时期,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无政府主义派别“天义派”和“新世纪派”已经关注并传达出有关女子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与婚姻自由的话语,但这些话语表述较为零碎,尚未形成体系。民国初年,随着系统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体系——师复主义逐步形成,刘师复对无政府主义的婚姻观进行了整合,并提出废婚姻主义、废家族主义两大主张,这既吸收了前人的思想资源,又将无政府主义婚姻观及相关理论进一步加以深化与系统化。然而,刘师复系统化的无政府主义婚姻观在自身实践上却惨遭“滑铁卢”,陷入了现实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理论自身的缺陷和现实阻力。  相似文献   

4.
无政府主义     
作为一种激进的社会革命运动,无政府主义(音译"安那其主义")代表了人类的某些乌托邦理想.无政府主义包含众多分支和流派,它的创立者是葛德文,其后发展出包括施蒂纳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蒲鲁东的无政府互助主义、巴枯宁的无政府集产主义、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以及20世纪初的无政府工团主义等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5.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辛亥革命前后的初期传播阶段,五四运动前后的广泛流行阶段和大革命时期的衰落阶段。本文拟就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主张、思想特征及社会影响,做一简略分析。一无政府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流行于欧美各国的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19世纪末传入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曾先后介绍或宣传过无政府主义的某些观点。但是,他们都只是截取了无政府主义的只言片语,并未将其看作救世良方,也未形成无政府主义派别。到1907年才在中国留日、留法学生,反清流亡者和同盟会会员中产生了两个宣传无政府主义的政治团体。是年6月,张继、刘师培、何震等人在日本东京发起组织“社会主义讲习会”,并出版了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刊物—《天义报》。与此同时,李石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叶,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潮经中国旅欧和留日的学生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前后,曾经发展得较快。但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第一次大革命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无政府主义思潮却迅速衰退下来,一些无政府主义者无可奈何地叹息:“吾主义已奄奄一息,有一蹶不振之势,”“言念前途,不寒而慄。”①“四·一二”政变以后,无政府主义在中国便彻底破产了。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破产的原因何在?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者对无政府主义理论的揭露和批判;无政府主义的实践活动违背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和历史进程,以及其团体的分化瓦解等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分析了中国无政府主义劳动观与传统劳动观、古典无政府主义劳动观、泛劳动主义的渊源关系;认为中国无政府主义对工农劳动的注重,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先行。是他们在中国率行邮“劳动,神圣也”的口号,对中国劳动启蒙之功。指出他们双分推崇体力劳动轻视脑力劳动带来的遗害。  相似文献   

8.
建党前,马克思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之间除了对立之外,二者在一定时期内还曾经是合作关系:从宣传上看,两种主义经常在同一种刊物上宣传;从组织活动来看,二者经常共同创建或加入同一团体,并经常共同开展活动,但二者的联合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合作还有一定必要。  相似文献   

9.
从概念史和实践史两个方面来考察,"国家"一直是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同时也是各种政治思潮聚讼不一和争论不已的话题。区别于自由主义的消极国家观、国家主义的全能国家观和无政府主义的国家无意义观,共和主义基于公共精神和公民美德的诉求,以及公民关于好生活观念的多样性现实,公共性和政治性应成为共和主义国家的基本属性。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共同体对个人的先在性,另一方面突出了公民参与在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价值。共和主义国家观是对已有国家观念的重大补充,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产生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方法论、无政府主义认识论及其自由社会的思想体现了他在方法论、认识论和社会层面对自由思想的不懈追求,并最终在人道主义那里找到了其归宿.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必修4《哲学与文化》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对教材中"唯意志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概念的疑惑,以及教材内容中现代西方哲学常识的缺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前述两个概念,并适当补充西方哲学相关知识,并以此为契机开展阅读行动,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2.
无政府主义又译作"安那其主义"。它19世纪后半期流行于欧美各国。它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主张个人的绝对自由,反对一切强权,建立一个无政府共产社会。这种思想最早出现于18~19世纪初的欧洲,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施蒂纳和法国的浦鲁东、俄国的巴枯宁等等。无政府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1906年到五四运动前后以天义派、新世派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晚年恩格斯对拉萨尔的机会主义、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恩斯特的"跳蚤"青年派、布朗热的复仇主义、布伦坦诺的讲坛社会主义、洛贝尔图斯的资产阶级庸俗主义进行了批判,在批判中捍卫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对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晚年恩格斯对拉萨尔的机会主义、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恩斯特的"跳蚤"青年派、布朗热的复仇主义、布伦坦诺的讲坛社会主义、洛贝尔图斯的资产阶级庸俗主义进行了批判,在批判中捍卫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对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说过:“蒲鲁东在欧洲工人运动史上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以致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忘掉。虽然他在理论上已经被驳倒,在实践中已经被排斥在一边,但是他仍然保持着历史的意义。谁要是稍微详细地研究现代社会主义,谁也就应当研究运动中的那些‘已被克服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62页)蒲鲁东主义是一种复杂的思想体系,它是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混合体。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经验表明,小资产阶级人口众多的国家,无政府主义就有孳生和传播的土壤。我国原来是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现在小生产方式仍然存在,无政府主义曾泛滥成灾。蒲鲁东是无政府主义的真正创始人,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曾产生过广泛影响。探讨蒲鲁东无政府主义的特性及其根源,对研究无政府主义,清除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仍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光祈是五四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五四新思潮及传统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下.形成了其独特的社会改造思想。他的社会改造思想里既隐含了鲜明的民族主义特点,又不乏典型的空想主义色彩,同时具有以社会活动改造社会的思想特征,也显示出了强烈的无政府主义倾向性。  相似文献   

17.
赵世炎在"五四"运动前后是一位工读主义的崇拜者,在法国工厂劳动过程中,在领导反对中法实业借款运动和占领里昂中法大学运动过程中,完成了由工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转变.转变到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赵世炎在法国同无政府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尊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然使整个社会生活,乃至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更多的高难度课题。主体意识和个人主义;个人情感的合理满足与非理性主义、非道德主义;民主政治意识与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和拜金主义;求实精神与实用主义;开放意识与历史虚无主义,都需正确处理和妥善  相似文献   

19.
引言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二、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结束语引言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国人最初找到了焉克思主义来处理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是经过了艰难而曲折的道路的。  相似文献   

20.
从整个人类文化的角度,知识分子文化始终是处在国家主义文化和无政府主义文化之间的夹缝中,并受到从两个方面来的排挤和压制的文化.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文化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其自身也有国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两种思想倾向,但它们从根本上不等同于中国古代的国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而是两种知识分子文化形态,这给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带来了复杂性和艰难性.加强文化选择的自觉性,并且自觉承担自己所选择的文化道路上的风险和困难,尽量克服自我文化选择的盲目性,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应当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