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维技术与博物馆陈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列设计形式,是陈列的语言,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与博物馆观众之间进行交流的方法和途径”,这种“语言”正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复合传播媒体,它是博物馆所使用的最富特色的媒介。20世纪末,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博物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陈列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陈列是博物馆实施教育职能的重要形式,任何性质的博物馆,都必须具备能反映自身特点的陈列。凡较为理想的陈列,自内容至形式,无不经过精心设计,最终做到运用博物馆的陈列语言,构成完整的陈列形象,并通过陈列形象的表达,将所陈列的内容有主从,分层次,循序渐进地介绍给广大观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作为一类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有它独特的宣传教育手段,主要就是陈列和展览。陈列是体现博物馆专业性质的基本形式,所以一般称为“基本陈列”。可以说,  相似文献   

4.
黄静 《中国博物馆》2001,(4):91-93,90
陈列是博物馆进行宣传教育、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方式.一个成功的陈列展览,必须要让观众了解和理解设计者的陈列意图,并解决“为什么“、“怎么样“、“在哪里“等问题.而民俗陈列是博物馆陈列中较大的一个类别,它所反映的是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域的居民在多年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它与博物馆其它的陈列,如历史的、文物的、自然的或建设成就等等的陈列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因此,我们在设计民俗陈列的时候,应该根据其本身的特点,选择最能反映出民俗特点的陈列语言.……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陈列展览精品、陈列展览精品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陈列展览精品的评价标准应该包含哪些内容,这是我们博物馆工作者必须研究探索的现实课题。把这些浅显而又深刻的问题搞清楚,对于我们提高陈列展览质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一、临时展览在博物馆中的地位博物馆的陈列包括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两种形式,临时展览是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补充,这在我们绝大多数博物馆来说,已经是不成问题的认识.但是,博物馆学界还有一条十分强调的原则,即"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都要与本馆的性质和任务相适应.博物馆举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是运用藏品陈列作为体现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主要手段,它充分突出物,以物为主要语言,让物“说话”,辅助以一些图片、字说明,展示给观众。这正是博物馆与其它历史教育形式所不同的根本所在。但是,这些物在陈列中大多都是静止的,尤其是古代物离现在已经很长时间,少说几百年,多则上万年。而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陈列是博物馆工作有目的行为的产物,博物馆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势必影响到陈列的价值取向和目的。作指出,我国博物馆工作在组织陈列时表现出三种价值取向,即“突出物价值”、“突出知识价值”和“关注观众需求”。不同价值取向对陈列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有明显影响,并影响到观众参观行为、参观体验、陈列效益和博物馆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陈列的“内容与形式”在博物馆理论和实践中是一个恒新的问题,本认为。在正确理解陈列的内容构成和形式功能的基础上,以观众为本,把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统一在观众因素上.应该成为现代陈列设计的基本原则,用这一原则来指导陈列设计实践.就要求内容和形式既要科学化又要艺术化.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从参观陈列中真正获得认知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0.
技术与艺术同为博物馆陈列不可或缺的因素,二者的完美结合是陈列思想与形式至善至美的追求。在此,尚需澄清一个已经模糊了的概念——技术。所谓陈列技术并不等同于高科技在陈列中的运用,而是使藏品陈列更趋科学化和艺术化的辅助性手段。然而,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举世追捧高科技的语境下,博物馆界也悄然掀起刻意追求陈列高科技化的浪潮,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风格应当既是“包容性”又是“多元性”的,龙其是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陈列设计风格,应当并且已经成为博物馆陈列工作者追求的境界,甚至可以说代表了博物馆陈列业务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对我国部分城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考察和反思为基础,讨论了现代主义设计观、表现特点及其对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影响,从功能与形式、一体与多元、清晰与虚拟、高雅与通俗五组范畴的探究,就多元化陈列设计风格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一、博物馆和纪念馆陈列的特殊性博物馆和纪念馆陈列是展览展示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陈列形式是根据历史文物、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艺术和技术的表现手段达到完整、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陈列内容和历史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陈列的美学特征和教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物馆作为社会机构,从历史到现实,基本上已成定论。“实现博物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从藏品上精选出来的实物陈列”也是不成问题的。但如何通过陈列实现教育,或者说如何按照陈列设计者的主观意愿处理实物标本,成为影响人们的手段,是值得探讨的。本文试从陈列艺术特点和美学特征,探讨陈列展览实现教育(美育)的途径,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明确指出:博物馆是一所大众的学校,亦是人们进行终身教育的基地之一。人们到博物馆来就是为了要看东西的,即所谓:“诉诸于眼的教育”。陈列是以实物为基础,利用科学方法与艺术手法向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科学作业。陈列的本质是:一,实物即是知识的载体;二,知识即是力量;三,力量寓于内容。“借景”于形式。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的意义是在使人认识它,了解它,验证它,并把它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知识,产生力量,并得到愉悦。最后,对陈列的形式与内容,本文强调形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展览美,精髓在“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八个字。  相似文献   

15.
石油勘探开发科技馆陈列的内容,是石油勘探开发方面的现代科学技术。由于陈列内容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我们在分析了陈列内容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其陈列形式也做了一些探索。一、陈列内容及其特点博物馆的陈列,必须以文物或标本等实  相似文献   

16.
谈全景画     
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在陈列艺术形式上必然伴随着不断的改革与创新,调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是从平面到立体陈列的一个变革和发展。全景画这一艺术形式是值得我们去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列艺术中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同其他艺术是相通的,这里作一点借鉴、谈一点思考  一、静态与动态陈列艺术首先是空间艺术,时间艺术的融进丰富了陈列语言和表现力,但作为历史类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语言究竟是以静态为主还是动态为主,这是我们在设计定位时首先要考虑的。我们知道,传统的文物陈列是属于静态陈列,现代陈列加强了视觉上动态的冲击力,由于展览种类的区别,观众的参与使得一些博物馆明显加强了动态的陈列,利用演示和动作,声像和光电的律动来加强展示环境的丰富变化和引吸力。因此可以说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时间和空间艺…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是博物馆陈列展览中一个全新的展示方式和发展方向。应用多媒体技术展出博物馆的陈列展品,打破了我国博物馆历来沿用“通柜、实物加说明牌”的单一陈列手段,丰富了陈列展览内容,使具体的展览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激发了大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布展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博物馆的改革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中谈论最多的是博物馆的社会化问题。什么是博物馆社会化 ,文物、博物馆界正在探索之中。我认为博物馆社会化涵盖的内容较广 ,从国内外尤其是国内一些博物馆关于社会化的理论和实践来看 ,主要的观念是“由单纯的国家办馆转向国家和社会共同办馆”。例如企业与个人向博物馆捐赠 ,组成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董事会或理事会 ,博物馆安全保卫由保安公司负责 ,清洁卫生可选择物业公司进行管理 ,陈列艺术设计 (即陈列形式设计 )、制作由社会上有关的展览公司或文化艺术公司承担等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新时期对博物馆特别是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要求,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由此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所具有的特点:1.陈列环境应具有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氛围,并体现民族民俗文化的特有个性;2.陈列内容应科学、真实、可靠,并具有代表性;3.陈列形式应多样化和艺术性.应充分表现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艺术;4.观众的广泛参与性。在探讨民族民俗文物陈列特点的基础上。还分析了塑造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完美形象的种种办法和途径.这些办法和途径有:1.明确陈列指导思想;2.“以人为本”,认真调查观众需求;3.要有一批强有力的陈列设计人员队伍和能保证到位的专项资金;4.要有完善的服务功能;5.加强与观众的心灵沟通。全文按照上述思路分析研究,着重体现了“创新”二字,即:民族民俗文物陈列要创新、博物馆思想要创新、市场观念要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