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最蓝的眼睛》以来,莫里森在作品中叙述黑人背负沉重历史创伤记忆的同时,也一直探索黑人如何在当代的主流白人文化中重建历史、寻找文化身份与个体存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爵士乐》延续了黑人族群遭受集体创伤的主题,通过乔与维奥莱特的婚姻危机加以呈现,并使之延展成为被都市文化蛊惑、进退两难的当代黑人群像.莫里森以爵士乐为叙事线索,巧妙地融合了黑人创伤历史、家庭伦理、消费文明的异化作用等重大命题,在音乐的点睛作用下还原了黑人在历史场景与现代环境中的生存困境,并整合成为一幅震撼心灵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2.
70多年来,有那么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国籍的人,踏着红军的足迹追寻红军留在雪山草地之间的历史遗迹。探访回荡在世界东方上空的精神传奇。  相似文献   

3.
《申报》简史 《申报》是我国旧时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一份报纸,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初由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创办,聘请中国人蒋芷湘为总主笔,钱昕伯、何桂笙为主笔。清光绪十五年(1889)美查回国,成立美查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会英国人埃皮诺脱主持经营。  相似文献   

4.
随着季节的脚步迈向秋天.炎热的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而在出版界和读者中,一本名叫《苦难辉煌》的著作却不断升温,愈来愈热。这部由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金一南教授所著、长达52万字的著作,记录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过程中。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国民党人以三民主义、日本昭和军闯集团以法西斯主义。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展开的殊死较量。作者从这些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入手。对这段恢宏壮阔的中国现代史进程进行了全景式解读。  相似文献   

5.
蔡静 《图书馆杂志》2008,27(1):89-91
发现何兆武先生口述、文靖撰写的<上学记>(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是在"当当网"上买书时,无意间搜索到的,后又从<中华读书报>上知道它是当年十月的荐读书之一,还有一篇书评说它是"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历史的一页剪影,可其中又缠绕着口述者对后半叶历史的深切反思.最吸引读者的自然是何先生对他亲身经历的7年西南联大读书生活的追忆.何先生详尽地讲述了那个时代的学生生活,也描述了他所见闻过的名师的人生细节".  相似文献   

6.
宁夏得黄河之利,水利灌溉事业发达,自唐代起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历代开浚的银川平原十大干渠对造福宁夏大地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青铜峡作为十大干渠的引水口,可以说对于成就塞上江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刘瑛编著的《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一书对青铜峡的历史、地理、文化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是一本研究宁夏地方史的佳作。  相似文献   

7.
从影像中发掘真实,从回忆中感知历史,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具有深长的意义。"震撼影像记录光荣坎坷,倾情回顾讲述巨变沧桑。"红色透明腰封上印着的两行文字是读者对《共和国震撼瞬间》一书最初的印象。它们在读者阅读之前大致提供了以下信息:这本书是有关新中国的一部作品;它不属于鸿篇巨制类的史学著作,更不是相关研  相似文献   

8.
宋爱伦 《大观周刊》2012,(43):29-29,28
美国女学者芮乐伟 韩森的力作《开放的帝国》是一部关于1600年以前中国的通史性著作。作者一反“西方中心论”的史学观念,以中国为主体研究中国,采用新颖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结果颠覆了大量传统结论和印象。  相似文献   

9.
10.
笑纹 《全国新书目》2008,(15):20-20
易中天、王立群讲史,于丹、姚淦铭读经,在国内文史类图书市场上,"百家讲坛体"一时间大行其道,于是乎,上世纪80年代春潮涌动的"国学热"终于从所谓的"精英阶层"辐射到"普罗大众"。但是,有关国学的写作,是否还应有另一种可能?既不像于丹那样浅尝辄止地读"经",也不学易中天那样天马行空地讲"史",而是融  相似文献   

11.
创伤是一个现代性的话题,伴随着战争、屠杀等造成的身体和心理创伤的出现,近年电影中开始不断展现创伤人物心理的困扰,并探究了创伤和意识、创伤和身份、生存相关的问题,"创伤"同时也是王小帅导演作品序列中的重要母题。本文试图从文本的叙事路径出发,结合心理学。本文结合了心理学、叙事学、文化研究等理论与方法,以"创伤"理论作为切入点,描画出了《地久天长》在时间、空间、个体与集体等三个维度对"创伤"主题进行影像阐释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13.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活跃着一个对时代进步起到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荟萃精华、启迪民智作用的媒体——它就是期刊. 期刊在中国发展可以追溯近200年,随时代进步而日益繁荣.对于起着社会前驱作用并积累近二百年历史经验的期刊,如何记录它的恢弘业绩,留下它的丰姿,正越来越引起学界重视,成为社会思想史、文化史、出版史等研究工作中的重要话题.特别是历史新时期以来,对期刊发展作各种综论或个例研究的成果琳琅满目,新意启人.  相似文献   

14.
陈江 《出版科学》1999,(2):20-21
胡愈之是一个伟大的文化惊叹号,一个响亮的名字。然而这位前辈有着今天聪明人看来很不合时宜的脾气或个性,他“是默默奉献的长者,多做少说,乃至只做不说”(该文集编者戴文葆先生语);“他为邹韬奋,为许多作家编刊了文集,就是没有考虑他自己的文集”(其亲属胡序介先生语)。不过,历史终究是公正的,它有着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或者说很会捉弄人的机制:有的人生前尽管多么威风,拼命为自己树立丰碑,可惜历史仍然把他忘了;有的人倒并不想名垂青史,历史却记住了他,而且永远永远地。《胡愈之出版文集》的编辑出版,正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15.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基本上是讲历史的.它和CCTV-10的<百家讲坛>多少有些瓜葛,因为部分内容在那里讲过.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孟广涵同志长篇小说《莽原传奇》座谈会”。座谈会是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老干局、市作家协会、市出版集团、市地方史研究会联合召开的。出席座谈会的除有关方面的领导、老同志、市各媒体的记者外,我市文学评论和创作界的高人皆到会并有精彩的发言。座谈会上,孟老的长篇小说受到与会者的激情热评。  相似文献   

17.
江日 《出版视野》2005,(6):30-30
今年4月,重庆出版社推出了刘泽安的处女诗集《风筝上的眼睛》。  相似文献   

18.
穆磊 《今传媒》2014,(3):72-74
晚间档的黄金时段,大部分卫星频道会选择播出影视剧,但凤凰卫视却把重心放在了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上,看似出人意料,可也在情理之中。因为除了凤凰卫视独特的受众群定位之外,频道内地覆盖率、政策和版权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也是使凤凰卫视做出这样一种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这个看似无奈的选择却带来了令人惊奇的成功——不仅吸引了较有文化品位、注重选择节目品质的中年受众群,同时也带来不错的广告收益。这为国内媒体在黄金时段的节目运作模式和内容定位,开辟了另一片值得探究的新大陆。本文以《我的中国心》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背景、栏目运作方式、经营理念、受众定位、题材选择等方面,从传播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角度入手,对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解读,希望能对国内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的小党,发展为现在拥有7000多万党员、领导十几亿人口的执政党。它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磨难挫折和艰难困苦,领导人民将一个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发展成为一个蒸蒸日上、阔步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他们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一书,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读《他们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让我们重温  相似文献   

20.
徐胜 《新闻实践》2005,(3):10-11
记者,以文记事者也。但是, 天天和文字打交道的人,难得会 想一想文字的起源。 读《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选 择》,我想起了关于人类文字起源 模式的几种假说。 1952年,美国学者格尔伯的 《文字的研究》出版,提出"图画 文字"的人类文字起源理论,统 治文字学界整整40年;199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