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使用综合指标和农业产业化趋势指数,对江淮分水岭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显示,江淮分水岭区域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但区域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面板数据回归结果表明,农业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城镇化、教育以及收入水平与江淮分水岭区域农业产业化呈正向关联性,城镇化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业产业化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促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要素的合理结合是推动江淮分水岭区域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是区域强势经济的一种全球性普通现象,凡经济发达地区,多是产业集群旺盛之地。文章以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为例,通过分析其产业集群状况,指出长三角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这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集群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也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其已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亮点。文章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入手,时百色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认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是促进百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进一步分析百色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百色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日益成为提升一定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如何通过产业集群聚集区域内部力量来进一步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不仅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而且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理论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其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群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背景、政府政策等.最后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明清以来江淮分水岭地区环境整治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全国也是安徽乃至江淮分水岭地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探究江淮分水岭地区环境整治史,分时段考察明清以来相关政府政策导向、统治者思路以及在治水、垦荒、发展农业等方面的环境整治历史形貌,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现代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滁州市江淮分水岭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和RS相结合的方法,依据评价因子选取的原则和分水岭区实际情况,选取土壤质地、土壤侵蚀、降水、坡度、海拔5个评价因子,采用特尔菲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并运用加权指数和与极限条件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研究区耕、林、草地的适宜性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作为耕地、林地、草地的面积分别为174731.77公顷、283359.19公顷和188134.55公顷,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比例为25.26%、39.30%和27.20%。根据具体不同地区分别有不同最适宜类型,为土地利用规划和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域分布提供依据,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限制,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也不均衡。区域经济特点决定了人才需求规格和数量。作为提供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人力资源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用人质量。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特点,形成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17,(5):10-14
文章以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区域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研究区基本情况确定生态旅游适宜度影响因素,构建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加权叠加分析等方法对岭区生态旅游可开发适宜度进行评价,并对岭区生态旅游可开发适宜度进行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区、较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1%、37.3%、35.1%和19.5%,其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六安市的西部和南部、合肥市、滁州市的南部地区;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明光市的南部、滁州市、全椒县、长丰县的南部、六安市的东部和肥西县的大部分;较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淮南市、凤阳县、寿县中部、肥东县、来安县和明光市西部;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定远县、长丰县北部、寿县西部和东部、明光市东北部和淮南市的北部。  相似文献   

10.
以安徽秦栏区域品牌建设经验作为分析对象,探究安徽秦栏产业集群专业镇区域品牌建设中在品牌内涵、营销推广、品牌管理以及区域品牌主体构建等方面发展经验,从而得出了有利于产业集群专业镇进行区域品牌化发展的重要启示,对产业集群专业镇区域品牌建设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大受在乾隆四年(1739)至乾隆六年(1741)任安徽巡抚。他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综合"治理以治安为第一急务,以基本民生为第一要务,实事求是,推动了符合江淮分水岭区域环境特点的农业生产,虽然整体上未摆脱"荒政"思维的影响,但他的治理经验中也有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今人更应该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治理的科学性,对诸如环境的改造与适应、人地关系的可能性、地理空间的尺度等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进行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949年以来江淮分水岭区域综合治理情况和有关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可发现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但在多种因素限制下,目前区域综合治理在思想观念、协调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要想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综合治理开发水平,需要不断强化基础设施保障,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实施美好乡村建设,改革创新综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从泉州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特征入手,分析了产业集群对泉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快泉州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对于增强区域竞争力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宁夏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地区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艰巨任务,而宁夏的产业集群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培育宁夏的产业集群将关系着宁夏经济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引导集群企业发展、促使产业集群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已成为助推区域品牌创建的新举措。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品牌形成的原动力、传播的加速器、发展的维护者,以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贯穿于区域品牌建设全过程,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扶持、集群企业的主导和支撑、行业协会的组织和服务,促进了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形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是产业空间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是区经济的新现象,且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实践证明的健康发展能很有效地提高区城经济的竞争力,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论.选择合理、恰当的政策能很好地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发展具有集聚资源加快经济增长、知识溢出增强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协同提高竞争优势、衍生孵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效应.环渤海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较快,但在规模、结构、布局等方面不适应区域产业合作的要求.推进区域产业合作进程,关键在于利用滨海新区产业升级的机遇,重构区域产业集群,夯实区域产业合作的基石,提高区竞争优势,为此,应从政府、行业、企业中寻求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落后的主观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化发展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经济突破发展的一条捷径。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主观因素是政府部门重视不够、缺乏规划、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投资创业的环境差。因此,要发展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地方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战略,认真规划集群产业,稳步实施集群创导计划,同时,注重培育社会文化环境,积极创造产业集群配套条件。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产业集群理论是近年来各国经济学家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从产业集群的内涵、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论述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的促进作用,并就此对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