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而,已经分两次介绍了滑行艇的原理和竞速艇模型的设计,本文主要介绍竞速艇模型艇体的制作。  相似文献   

2.
电动机和内燃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很大的热量。温度太高不仅会影响它们功率的发挥,而且会造成损毁的严重后果。船模在水里航行,有利条件是可以利用水来冷却。竞速艇模型的航行速度快,冷却效果更好。下面介绍竞速艇模型的水冷系统。  相似文献   

3.
航海模型竞赛项目中,除了仿真类模型外,还有一类以竞赛速度为目标的竞速艇模型项目。尽管这些竞速艇项目分为很多小项,竞赛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讲,都属于滑行艇模型类型。本文就我国现在开展的竞速艇模型竞赛项目涉及滑行艇模型的诸多问题给读者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4.
3.竞速艇模型主尺度的确定 所谓主尺度,即艇的总长度、最大宽度、最大高度等主要数据。这些数据要根据所设计的艇的诸多因素来确定,如艇所承载重量、各种设备(内燃机或电动机、电池、遥控接收设备、油箱等)的大小尺寸、项目竞赛的需要和特点等。艇所承载的重量除了有上面所讲的设备外,还包括油料、传动轴系、艇本身的重量等。因为对所有的竞速艇模型来说,限定的只是其使用的内燃机汽缸工作容积,或电动机和电源的类型以及电池的数量、电压等,并不限定它的主尺度,所以均可以自由设计。  相似文献   

5.
一、用电动机做动力的竞速艇模型遥控操纵系统比较简单,因为现在电动竞速艇调速用的都是电子调速器,舵的遥控操作只需安装一个舵机即可。舵机的一端可固定在舵支架上部圆盘上,另一端可车制一个小支架予以固定(图1)。为防止舵机的固定螺丝被振松,M3螺丝可从下面旋上,螺丝上钻一个直径1毫米的小孔,穿进一个大头针固定(图2)。舵机原配的摇臂和舵杆摇臂之间用两个球接头中间接一段两端有螺纹的钢丝连杆连接(图3)。  相似文献   

6.
竞速艇模型的动力有电动机和内燃机两种。除了主轴以及传动轴外,它们的传动系统还包括联轴节、轴套、机座架、减速齿轮等零部件。下面分别对它们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二、联轴节(万向节) 由于电机或内燃机在安装时不可能和传动轴绝对保持直线,而且内燃机的振动还相当厉害,因此,电动机轴或内燃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需要有一个过渡的“软”零件——联轴节,俗称万向节。联轴节的形式有多种,下面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木质电动竞速滑行艇的优点是重量轻、造价低、制作方便,只要平时留心收集一些装修的边角料,必要时再买几块桐木板,就可以制作出既能放航竞赛,又具有观赏价值的船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航海模型的遥控竞速项目中,F1组(三角绕标竞速艇模型)、F3组(“圣诞树”绕标竞速艇模型)、ECO组(多艇三角绕标竞速艇模型)及FSR组(多艇耐久竞速艇模型),都属于滑行艇类艇型。虽然竞赛规则规定这些项目的艇型可以自由设计制作,而且因竞赛方法各异对模型也有不同的要求,但对模型航行姿态的调整方法和原理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
卢征 《航空模型》2009,(11):55-57
三、薄壳结构模型滑翔机的工艺流程(二)利用阴模制作模型实体薄壳结构模型滑翔机实体的制作工艺流程:给模具打蜡、刷脱模剂→抛光→喷漆美化→刷胶蒙布→粘贴芯材→刷胶蒙布→抽真空处理→加温固化→粘贴梁、配重舱、舵机舱等附件→上胶(所用胶水为环氧树脂与白炭黑混合)→上下模合模→加温固化→脱模→修边。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且青少年对娱乐的兴趣远远超过竞赛,因此在青少年航海模型活动课上,教师应首选易制作、好操纵、免维护、趣味性强的遥控船模作为动手制作环节的教材。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选择了自制的电动空气桨动力模型滑行艇——“草上飞”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Wwindows98的平台下.利用VisualBasic6.0开发了一套赛艇、皮划艇船艇的排水量、湿水面积、浮心的纵向位置等浮态参数的计界以及单人多人配股的软件。通过船艇型线的测绘、计算.在计算机上进行配艇的应用.寻找一个在一定的航速下阻力尽可能小的配艇方案,为教练员根据不同运动员的重量进行配艇和舱位的调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体感”是运动员长期训练与比赛形成的专项心理能力,是保障运动员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基础。赛艇运动要求运动员在划行过程中对 人、艇、桨、水具有良好的协调和控制能力。在赛艇日常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多使用“人艇合一”的感觉来描述对自身状态、动作技术和艇、桨的良 好控制与清晰的认知,并对其自身竞技水平的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赛艇运动员“人—艇—桨一体感”的结构特点,运用扎根理论,对 来自湖北和广东省赛艇运动队的24名赛艇运动员与6名教练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得出 赛艇运动员“人—艇—桨一体感”的结构包括:感知控制艇身能力(艇速感、艇平衡感、艇噪音感、艇滑座感、艇吃水感)、感知控制桨能力(桨出入水 感、桨力感、桨频节奏感、桨叶位置感)、感知掌控对手能力(对手位置感、对手体力感、对手节奏感、对手战术感)和感知掌控队友能力(队友节奏感、 队友协同感、队友战术感、队友体力感)4个大范畴和17个小范畴,并且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反映赛艇运动员对自身技术动作控制 状态的感知能力,为赛艇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提供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14.
以艇速作为标准,采用系统分类与判别分析方法将赛艇各单项进行分层,对各层次中世界优秀运动员桨频与划距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并且探索了其对艇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各层次单项群内优秀运动员桨频与划距均存在高度负相关;桨频每分钟增加1桨,划距(按艇速层次从下到上)分别减少0.160 m、0.217 m、0.189 m、0.154 m和0.265 m;反之亦然.在各层次单项群中艇速随着桨频变化成倒"U"形变化,在自变量范围内各层次单项群间艇速的变化存在差异.研究认为,各层次单项群的优秀运动员中桨频与划距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这两个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能够提高艇速,并且存在最佳值,使艇速达到最大.建议应用不同层次单项群桨频与划距、桨频与艇速的回归方程诊断优秀赛艇运动员划桨技术,利用理想的桨频与划距搭配改进划桨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15.
探讨我国优秀女子皮艇运动员4人配艇的运动学特征.结果显示:4人在不同阶段的桨频与艇速不协调,船桨在空中和水下时间分配呈一定规律,关键角度测试4人差异较大,4人船桨入水顺序为4号队员最早、1号队员最晚,由后往前依次入水.  相似文献   

16.
在汉城奥运会赛艇比赛中,苏联14条参赛艇中只有10艇进入了决赛,仅获得女子四人双桨和男子八人艇项目的银牌和男子双人双桨的铜牌。因此,在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新周期训练的开始阶段,我们有必要对失利的技术原因进行一些客观地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2.实体模型的修改 要检查实体效果,可点击工具栏上的旋转视图按钮,待鼠标变为旋转双箭头标志时,点击左键拖动旋转,船体模型就随之变换视角,进而展示出不同角度的船体外形。此操作经常用到,其快捷方式为直接点击鼠标中键(或滚轮)拖动旋转。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参加亚运会与全国皮划艇春季冠军赛的皮艇运动员划桨技术和竞速结构的不同,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优秀运动员的划桨技术和竞技能力;研究方法:通过SONY摄像机对2010年全国皮划艇春季冠军赛和广州亚运会的200 m皮艇项目中参加男子单人皮艇(MK1-200 m)的运动员进行全程跟踪与定焦定点拍摄,运用德国SIMI运动分析系统对MK1比赛中亚洲优秀代表队的划桨技术和竞速结构做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MK1-200 m皮艇项目中,参加亚运会与冠军赛的运动员在一桨划距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在时间、艇速和桨频指标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两组运动员的划距与桨频呈现出高度负相关,处理好桨频与划距的关系是运动员提高艇速的关键;两组运动员的出水角呈显著性差异,尤其是B组的出水角过小,划桨周期的时间较长,桨频降低从而使艇速下降,因此认为,桨的出水角不能过低。  相似文献   

19.
由于F3项目艇小,使用的是大功率内燃机或电机,通常又以所谓超功率状态使其航行,因此,即使由同一模具、同一时间 制作的艇,也会有不同的航行姿态。为此,F3新艇在下水前,都必须通过仔细观察,然后进行适当调整才有可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生产玻璃纤维鱼竿的原材料主要有两种:一是无碱玻璃纤维纺织布;二是酚酫树脂胶或环氧树脂胶。 先将玻纤布送入电炉中加温将其中的石蜡成分脱去,以便于浸胶,简称脱蜡。但在脱蜡的过程中若电压不稳造成温度变化较大,会对玻纤布的强度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一般来讲玻纤布在脱蜡时强度会减少20%左右,现在有的玻璃纤维厂已用先进工艺代替电炉在自己厂内进行脱蜡,尔后再向鱼竿生产企业提供强度未受损害的玻纤布。 玻纤布在脱蜡后进入偶连体液槽,以增加玻纤布与树脂的亲合力,再进入浸胶槽中浸胶,然后卷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