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了歌舞等许许多多艺术形式。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制时代,歌舞又有了明显的进步,先秦时期的歌舞应是我国古代戏剧的源头。从表演艺术上看,歌和舞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灵魂,没有歌舞,也就没有中国的古代戏剧,歌舞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2.
席勒的美育思想,既是对"艺术创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也是从政治和哲学上对传统与现代社会进行的一番重新认知。他有意从人类历史的广博资源中寻找艺术再加工的素材,挖掘可能激活今人改造社会之热情的人类普遍天性。席勒的一系列杰出历史剧有意在"古希腊人"的典范指引下塑造人性自然完整的"常人",而且在不同的"失败英雄"之悲剧中深描社会力量的常态分布和政治势力的日常运作。当他用激情引发的智慧之光照进挤满观众的剧院时,他也通过剧院这个"公共渠道",让"美育"高尚人格的柔和光线照彻了整个国家。从经历时间之严苛考验的角度看,席勒"古为今用"的众多戏剧如同莎士比亚的诸多杰作,实现了通古博今、跨越时空的艺术理想之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戏剧远祖为原始歌舞,自优孟以来经汉魏与百戏合,经隋唐与歌舞大曲、说唱、参军戏、唐杂剧合。到北宋形成宋杂剧,确立了“戏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4.
浅谈武术与中国戏剧艺术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与中国戏剧艺术是两种不同的化形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们从起源就有着密切地联系,在戏剧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武术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戏剧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戏剧艺术对武术表演,器械的演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古希腊悲剧与古希腊时期特有的民主政治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悲剧中的各色人物与命运的抗争,对自由、公平、正义的追求过程映射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中,便是古希腊人建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艰难历程。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反作用于悲剧的发展,并最终促成悲剧的繁荣。因此,从古希腊戏剧入手,探寻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精神实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艺理论教科书谈到戏剧艺术,只注重介绍戏剧文本方面的内容,却忽略了对表演、剧场的内涵、功能与特征作具体中肯的论析。而后者恰恰是戏剧作为综合艺术的本质所在,值得关注和阐释。  相似文献   

7.
英语戏剧的改译和演出是现代中国剧坛的重要现象,而改译必须采用相应的中国化策略。改译本将故事移植到中国的某个地域,通过空间场景的置换为故事添加某些现实因素;将故事设定在中国的某个特殊时间,使改译本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赋予剧中台词、人物姓名具有本土文化意蕴的特殊涵义,并通过对道具、配乐等视听因素的细节处理使观众感到熟悉和亲切。借助这些手段,改译使异域的人物和故事实现中国化,其中的经验教训可为当下乃至未来戏剧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抛球是中国古代最具艺术特质、最富文化意蕴的球鞠活动。在抛球活动艺术化演进过程中,抛球和诗、词、曲、音乐、舞蹈、酒令、风俗、戏剧等交汇融合,呈现为多种艺术表现形态。唐代抛球活动达到繁盛,抛球表演歌舞和酒令歌舞逐渐定型。宋代抛球歌舞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抛球比赛歌舞、宫廷娱乐歌舞等形式。元代"抛球择婿"得到戏剧化表现,元杂剧融抛球诗、曲、乐、舞,形成一种综合表演艺术。明清后,抛球艺术活动在南方诸地的民俗中得到承续。  相似文献   

9.
中国舞蹈的历史颇为悠久。原始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发现了舞蹈的乐趣和作用 ,走过了从娱神到娱人的曲折道路 ,为后世音乐、舞蹈、体育和其他娱乐性活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族体育乐舞的多元文化特征及社会价值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劲松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33-1034,1037
民族体育乐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体育与音乐舞蹈艺术融合中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的精神集合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功能.具体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与舞蹈艺术融合,具有古朴的原始风貌与共同的历史渊源;与民族传统习俗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娱乐性;与宗教信仰相结合,在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中蕴涵各民族的宗教崇拜;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各民族劳动与生活的缩影.民族体育乐舞具有健身娱乐价值;具有教化价值;具有促进交流、培育民族情感和精神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野人》戏剧样式在新时期话剧舞台的探索意义,分析其文本对主题的苍白表现,进而探讨剧作者“完全的戏剧”理论的负面效应,肯定戏剧文学的优良传统对戏剧实践仍具有意义,给当下戏剧理论和创作实践以启迪。  相似文献   

12.
从体育人类学的视角对江永女书文字符号与鸟图腾崇拜艺术,江永女书文字中的歌舞文化及歌舞鸟图腾文化展开了多元的考证与思辨,旨在通过女书文字的历史考证形成对江永女子体育文化的整理。研究认为:女书字符中的"鸟型"造字现象与古越人的鸟图腾崇拜具有精神上的继承与贯通,是古越文化的孑遗和演变;女书文字符号显示了鸟、人、神三位一体的微标性鸟图腾图像;女书具有典型地域性、群体性、标志性的文化基调,诠释了江永妇女生活的群体意识、社会地位和性别意识,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我国妇女的文化自觉和精神慰藉;以体育游戏为题材是江永女书歌舞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女书"歌舞"造字艺术起源于对鸟图腾的崇拜;女书文字在自我建构与被建构博弈冲突过程中实现双向的流动、传承与文化变异,只有克服现代文化的话语霸权和知识暴政,探索历史和现实语境下女书歌舞艺术自身传承的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女书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和人性关怀,才能形成对江永女书歌舞艺术展开原生态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从美学角度出发,引证古籍著述中关于歌唱的记载,从原始歌唱、美感歌唱、艺术歌唱、声乐艺术4个时期对我国歌唱的历史及美学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为我国歌唱艺术的多维度探索进行了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4.
吕天成认为"意境"是戏曲艺术整体美学效果的体现,又是戏曲品评中的综合标准和最终要求,是戏曲品评理论中的核心范畴之一。同时他也清楚地认识到戏曲意境论不等同于诗词意境论,它是叙事性境界和抒情性境界性的统一。这种符合戏曲艺术本体特征的观点,为以后独立、成熟的戏曲意境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一种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5.
折子戏是中国古典戏曲中可以与杂剧、传奇并列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代表了传奇向一种新的戏曲样式的发展。折子戏的产生,约在明代中后期。折子戏的形成与发展,与传奇自身的发展要求、人们的审美需要、戏曲的基本精神以及它作为表演艺术的特点密切关联。折子戏最初脱胎于全本戏,在长期的创作、表演和接受过程中被加工、完善、淘沥、选择,最终成为戏曲经典,堪称戏曲的经典化形式。折子戏,依其题材内容和情感倾向,大体可分为悲剧、喜剧和闹剧三种类型;根据唱、念、做、打的表演方法,呈现出四种主要的形态。折子戏在艺术形式、表演技巧、审美效果以及推动戏曲的全面进步等许多方面显示出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现代叙事诗艺术发展以至叙事文学的学术研究,是建立在对于中国古典叙事诗艺术传统及理论遗产的考察发现及价值重估之上的。中国古典叙事诗作品有三种基本叙事结构模式。中国古典叙事诗艺术所体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纪事或感事型的叙事模式,质实的叙事诗论及美学原则,是中国古典叙事诗艺术及叙事美学与西方叙事诗学及创作的最根本差异。作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叙事诗对20世纪中国叙事诗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创造性转移,提供了必需的内在发展动因和基本的嬗变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以诗讽谕怨刺的传统,这一传统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它形成于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反映着古人的文学观念。《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政治怨刺诗是这一传统最早期的作品,《诗经》政治怨刺诗是《诗经》中最具有批判性的作品。它不仅数量上在《诗经》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开创了我国怨刺讽谕的诗歌传统,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选取了最能反映政治怨刺诗特色的呼告抒情、借古讽今、敷陈直叙三种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承德古戏楼     
戏楼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场地,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保存至今的中国古戏搂如同一座座博物馆,见证着中国戏曲昔日的繁荣。承德作为清代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不仅在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内建有皇家戏楼,在承德的县区乡镇也有不同形式和规格的民间戏楼,作者对承德现存古戏楼的分布情况、建筑形式及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古戏楼保护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足球为现实物质组成,同时也有精神意义,其核心意义来自人类的竞争性本能,而其外围形态则是戏剧。足球为人类所创造,却又可以反控人类之行为与思想。足球是表演者群体共同完成的游戏形态,其户外性特质再现了古希腊体育的基本风貌。足球为自然游戏,其中的癫狂性仅仅是对人类史前行为的一种扮演过程。它再现了人类原始生活的自然情态。足球构建出一种新型演剧模式,它将女性诱导进来,从而在自然均衡律原则上预设出一种完整生态链。女性观众介入足球也使得足球更加丰富多元。人们可以在性、足球、戏剧三位一体的角度考量足球的悲剧内核。足球代表着一种自然循环的力量,它将男性与女性、戏剧与神话、游戏与进化之类的观念融为一体,再现了大自然的基本精神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