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刍议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缺位及其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活动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范现象。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缺位,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制度伦理错位、核心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执行失范。在补正制度缺位问题中,知识性考察应该成为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价值取向,学术声誉应该成为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目标导向,学术质量应该成为考察高校教师科研水平的基本准则,教学工作的地位应该在评价制度中进一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学术评价目标指向上的功利性,容易诱发教师学术的功利化;职称晋升标准选择上的片面性,容易导致教师学术的狭隘化;学术奖励标准的简单机械性,容易造成教师学术心态的畸形化,其副作用不容小视。解决上述问题,学术环境的塑造应该成为学术评价的目标取向,知识应该成为教师学术评价的核心内容,质量应该成为学术成果评价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学术评价目标指向上的功利性,容易诱发教师学术的功利化;职称晋升标准选择上的片面性,容易导致教师学术的狭隘化;学术奖励标准的简单机械性,容易造成教师学术心态的畸形化,其副作用不容小视。解决上述问题,学术环境的塑造应该成为学术评价的目标取向,知识应该成为教师学术评价的核心内容,质量应该成为学术成果评价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4.
对量化评价方式的过分倚重,弱化质性的同行评价方式,学术评价结果受到严格的控制,评价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失范是我国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异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我国社会逐渐趋于理性化发展的现实状态导致学术界对于工具理性主义的追捧,过度的学术量化行为会导致大学的发展偏离学术目标,忽视了不同学科性质评价的差异性。我国受传统儒家学派提倡的伦理理性的影响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理性习惯,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为政府或大学顶层对于教师学术评价的较强控制。正当化主义职业伦理导致了功利主义有可乘之机,也是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异化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5.
学术评价制度是高校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一项完备的学术评价制度,应基于教师个体和教师队伍整体方面确立学术评价模式,构建学术评价的价值体系和指标体系,进而从学术评价问责制、组织体系保障等方面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苏宝利  吕贵 《江苏高教》2003,(6):118-120
本文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当前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的制度环境、历史演变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学术腐败的制度原因 ,并针对其弊端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具体建议 ,对于当前高校进行的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可以发现其历经了起步探索、规范建设、变革调整、深化改革四个阶段。从动力机制上看,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文化观念转变以及政策与行为主体的互动是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变革的主要动力。从变迁路径上看,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呈现出从路径依赖到路径突破的特征。未来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需要遵循宏观制度结构调整的客观规律,把握好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关键节点以及平衡好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对学术评价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是用人制度的一个重大转变。在岗位聘任制度背景下,学术评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学术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聘任。目前高校所实行的学术评价机制还存在着标准单一化、过度量化、评价结果与目的异化等问题。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从评价内容、标准、方法和主体等方面对高校学术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国外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理念和具体措施对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及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文章借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从培养研究型教师,调整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办法,创建以教师为本的政策环境,以及树立高校教师社会服务意识和专业追求意识等方面探索适合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学术增值评价强调对人类知识生产创新的纵向衡量,被认为是一种关注发展性的前沿教育评价方式。为提升高校教师学术增值评价的实效,以符号和知识的关系转化为理论视角考察其实践困顿与应然进路。结果发现:高校教师正在遭遇来自等级制符号系统的无声暴力,其中,学术增值的识别难题、符号与知识的价值转换困境以及从符号到知识的机制性障碍成为增值评价面临的突出矛盾。基于此,重构符号识别机制、探索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代表作制,探寻符号本体价值、激发教师作为创新主体的内驱动力,健全符号系统功能、促进基于分类管理的评价方式多元化将成为推动高校教师学术增值评价发挥实效的未来进路。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能够对学术领域的发展和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本文从理念、制度、方法三个维度对中美两国高校教师学术评价进行比较和分析,试图从中得到些许启示,为完善我国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助力。  相似文献   

12.
教师学术增值评价被认为更符合学术研究规律和知识生产创新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唯论文”、脱域化等不科学倾向所导致的“学术泡沫”,故而在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实践改革中受到推崇。但是由于学术增值评价的理念认知偏差、学科壁垒尚未打破、育人反哺价值难以凸显等,导致教师学术增值评价变革陷入重重困境。未来应从理念认知、知识分类、功能重塑等方面进行变革,以改变学术生态、促使教师产生持续性学术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3.
14.
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决定于学术成果的质量。学术代表作评价是有效判定晋升申请者的学术水平是否达到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要求的重要方式,其具体内容涵盖学术代表作的外部特征与内容特征两个基本层面。有效减少学术代表作评价误差,不仅需要评审专家确实学有专长以及具有较好的学术良知,而且需要有相应的制约机制为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介绍美国、加拿大高校教师管理背景及教师管理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美、加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基本模式及其主要特点,并就中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认知状况及其性别、年龄和学科差异。采用频数分析、卡方检验方法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表明:部分教师对学术道德规范不甚了解,学科和年龄差异显著;部分教师对失范行为的判断存在偏差,学科差异较显著;部分教师学术道德认知较为消极悲观,存在显著性别和学科差异。应通过加强高校教师及其后备人才的学术道德教育、采取措施转变高校教师的消极学术道德认知来提升其学术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7.
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作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制度之一,不仅是建立学校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保障,更是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风向标。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类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着力解决评价指标僵化而难以适配学校定位、评价结果难以服众而失去激励和导向作用、教师评价指标无法突出教育实绩等棘手问题。认真分析高校教师考核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革对策,有助于高校建立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学术评价制度的异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评价制度在诸多方面出现了异化,比如,量化评价方法与同行评议方法的关系倒置,评价产生的效果与评价的初衷相违背.其深层次的社会学根源是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合理性的扩展以及现代文化悲剧的愈演愈烈.因此,在理论上,学术评价制度的异化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前途,积极的前途是指异化的学术评价制度被扬弃,消极的前途是指学术评价制度继续朝着铁笼和悲剧的方向发展.学术评价制度异化的扬弃不是短期内所能实现的,而且还极有可能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但是,不论是哪种可能性,我们在实践中仍然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弱化异化的影响,处理好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保障教师职业安全以及实行学术代表作制度是其中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