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教师在专业发展活动中面临的困境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极为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日,广东教育沙龙第33期在广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顺利召开.与会代表40多人,大家以"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分别就课程改革对学校和教师的挑战、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校本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等专题,围绕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其发展必须与基础教育发展相匹配.然而,目前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脱节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是:树立教师教育新理念、统整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教师教育方法和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实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理念上的对接、课程上的衔接、方式上的互动及实践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较高,但成效并不显著,课程价值取向的混乱模糊和摇摆不定是问题根源.教师教育课程不但存在着单一化、模式化、理论化、保守性等特点,面临诸多来自现实需求的挑战,而且在价值取向上还存在着分科主义与师范特色、理念取向与技术取向、生成取向与塑造取向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是因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脱离了"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价值追求的核心.因此,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终极目标,立足发展、实现整合、走向实践、融入人文.  相似文献   

5.
敖雯 《文教资料》2009,(12):168-170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的重要课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面临着新的挑战,新教师刚从师范毕业进入职业生涯,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是新教师专业成长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为新教师成长提一些借鉴性的建议,以使新教师更好地把握专业成长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关键在于教师,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课程的变革就是教师的变革,课程的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改革的过程即是重构教师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农村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应在教育公平与效益之间获得平衡,既满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更注重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在兼顾公平与效益的原则上,以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缓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以提升教师专业品性为核心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以项岗实习支教为路径探索教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从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正在引起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部门的日益关注,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各级各类特殊教育质量的重点.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也就促成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继续教育上的需要.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广大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们提出了有效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为此,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逐步认识到校本培训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的作用,并通过校本培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专家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王兄 《现代教育论丛》2008,(2):37-39,52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课程改革的决定性力量,所以教师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教师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成为人们思考的焦点.关于知识本质的理解及认知条件的思考为数学教学及数学教师的认知提供概念框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背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地凸显出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的。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师专业发展条件,加强教学实践与行动研究,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提高专业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学教师要谋求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的发展,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因此,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正在引起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部门的日益关注,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各级各类特殊教育质量的重点.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也就促成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继续教育上的需要.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广大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们提出了有效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为此,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逐步认识到校本培训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的作用,并通过校本培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专家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关键要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展研究,这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能力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上,我们也时常在冷静地思考,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得以更快的提升,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与此同时,通过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围绕教师专业化的目标,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出发,探索教师职前教育,主要是高师教育的课程改革.可在对我国高师课程设置及实施现状的分析中,指出我国高师教育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深化高师课程改革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为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解决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教育部于2011年10月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关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家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标准》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为课程建构理念,研制出一个具有模块化、选择性、灵活性等特征的全新课程框架.《标准》实施十年,规范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调整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推进了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创新.在新的发展阶段,《标准》面临着如何与其他相关标准有机衔接、如何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完善等问题;基于《标准》的课程创新也面临着如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如何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的学术研究、如何加强课程创新的制度保障等一系列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对教师教育课程现状进行考察,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学生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仍需加强、"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尚显薄弱、"持续改进"的教师教育课程保障机制尚未实现等诸多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专业认证理念,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师范生为中心",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基于证据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从而为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师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国现今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对教育教育和改革的成败起到关键作用.文章探讨了现代社会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途经两方面内容,以期对现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点借鉴.  相似文献   

18.
教研活动就是对教学活动过程开展研究,是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研究活动,其中教师是研究的主体,通过研究活动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因此,研究活动必须侧重于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侧重于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的结合,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引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必然要求.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和落实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借助PBL课程改革项目,以温格的实践共同体理论为框架,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实践证明;PBL课程改革为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提供平台;其构建过程有传承教师实践知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学学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