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健 《现代语文》2007,(1):128-12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篇目有牛汉的《华南虎》诗,诗中三次出现“趾爪”。词,究竟读zhǐ zhǎo还是zhǐ zhuǎ,在中学语文课堂上颇有争议。为此,我们查阅了一些工具书,认为该词应读zhǐ zhǎo,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历岗 《小学语文》2007,(8):21-21
问:《爬山虎的脚》(四年级上册第6课)中有这样的句子:“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里的“爪子”的“爪”应读zhǎo还是zhuǎ?[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对《木兰诗》中的“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很多人把握不好“裳”字的读音,不知道读“cháng”,还是“shang”。我认为读“cháng”更妥当.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语文教学,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松鼠》一文中出现了“驯良”一词,“驯”注音为第四声,可我们查找了1981、1985两个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发现,该字读音为第二声,而且也没有注明该字有多音的情况。学生使用的《小学生多功能词典》中注音为第四声。在正音教学中我们年级组的老师们都是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依据,可课本上出现的这个字音不知道是不是有误?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第三册<秋天>(语文出版社)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水灵灵的葡萄,红彤彤的枣,随风吹来一阵阵清香."这句话中"灵灵"的注音为līng līng"彤彤"的注音为tōng tōng.笔者认为,其注音值得商榷.现就"水灵灵"的注音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历岗 《小学语文》2009,(3):57-57
问:“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这句话中“草把子”应读“草把(bà)子”还是“草把(bǎ)子”?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兰亭集序>,给"曾不知老之将至"的"曾"注音为z(e)ng时,一是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如曾祖、曾孙;二是指人的姓.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学记》各家之注解和各大字典、辞典对“学”字的注释进行比较,根据“学”字的历史演化,提出了《学记》中的“学”字有xi劋o和xu啨两种读音,以及“觉人”和“自觉”两种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10.
初中一年级学生读了贺敬之的《回延安》,会了解到信天游的一个特点——多用比兴手法,到高中读了《诗经》二首,又知道了诗歌创作中的赋、比、兴手法。这两处的“兴”都是“起兴”的意思,即先言他事以引起所咏之事。许多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它应当读xīng,不读Xíng。  相似文献   

11.
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的《咬文嚼字》,列举了郭沫若改剧本、王若虚改"李广射虎"、贾岛推敲、苏轼炼字等典例,从传统文艺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文学审美意义上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情感的微妙关系。现代文学艺术理论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从新颖视角重新解读和探究经典文本的可能。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和概念,秉承"咬文嚼字"的精神,重新审视"李广射虎",并从文本叙事形式和内容感情表达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不同于朱光潜先生观点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2.
苏培成 《现代语文》2002,(10):40-42
<现代语文>2002年第7期发表了周焕林先生写的文章<文言文异读字应按<审音表>标音>,文章认为人教版的中语教材"有多处文言文异读字的标音与<审音表>的规范标音相抵牾".  相似文献   

13.
李广射虎     
《学语文》2009,(3):12-13
李广是汉朝的一员大将。他家世世代代擅长射箭,李广也以射箭而闻名。由于他神勇无比,骁勇善战,人们称李广为“飞将军”。  相似文献   

14.
乐府旧题《将进酒》“将”字读音的探讨争论主要体现在读“jiāng”还是读“qiāng”上。从语气语境来看,《将进酒》不同于《诗经》中“将子无怒”、“将仲子兮”的温婉和缓语气;从语法结构来看,“将仲子兮”、“将子无怒”都是“将+宾语+无+谓语”的结构,而李白《将进酒》一诗不同;从对仗辞例来看,将”字在“将进酒”中没有做动词“愿,请”之意的可能;从语义词例来看,李白《将进酒》一诗包含宾主、进酒、歌诗、劝饮四要素,乐府旧题的“将进酒”三字应是主敬酒于宾客之义。乐府旧题《将进酒》中的“将”字应该读“jiāng”。  相似文献   

15.
吕内巧 《现代语文》2006,(2):108-108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相似文献   

16.
潘宏 《学语文》2007,(2):48-48
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修订本·必修)第五册《庄暴见孟子》,选自《孟子·梁惠王下》,句中有“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句。其中“乐乐”的读音值得探讨。朱熹《四书章句集解》为其注音:“乐乐下字音洛。孰乐亦音洛”。清·焦循《孟子正义》注曰:“独乐乐,上音岳,下音洛。”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前在国内有多个版本,尽管各家出版社各个主编团队的编选理念和编选体例不同,但是传统经典的篇目都会是语文教材编选的重要素材。可是总有些无法避免的错误,在各种版本的教材里出现。笔者就以人教版和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以及相关资料用书就荀子《劝学》节选里"跂"字的读音和注释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隆中对》,“箪食壶浆”之“食”没有注音,可见应读shi,而大学教材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所选《左传·宣公二年》,“箪食与肉”之“食”注音却是si。同是“箪食”读音却不一致,令人疑惑不解,这就需要进行一番考辨了。  相似文献   

19.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七年级下册中,收录了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指珍珠鸟)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句中的“垂蔓”一词,不少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读作“chuíwàn”,并且告诉学生这样分辨“蔓”字的读音:当“蔓”字作动词用的时候,读作“màn”,当“蔓”字作名词用的时候,读作“wàn”。从而在学生的期末考试答卷中,也把给“垂蔓”的“蔓”注音为“màn”的判错。这样分辨“蔓”字的读音是否正确呢?…  相似文献   

20.
小朋友。你能正确读出下列句子中语气词“啊”的读音吗?试试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