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刘金玉 《教书育人》2013,(11):16-17
众所周知,到了高三,师生就会一齐跳进“题海”,除了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外,还造成学生的匆忙吸收、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叶圣陶说过:“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可见举一反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正>"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介绍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教学的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  相似文献   

3.
“举一反三”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二十韵》诗曰:“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这些都说明,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应当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到必须正确处理“一”与“三”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1962年6月号《人民教育》上发表了叶圣陶同志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以下简称“二十韵”):教亦多术矣, 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 贵能验诸身。为教纵详密, 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 触处自引伸。陶不求甚解, 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 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真神,惟文通彼此, 譬如梁与津。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中的“举三反一”就是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多个范例,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讲解中阅读,融会贯通后独立地有创意地写一篇文章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刘克《太阳》第二课时教学纪实与评析1978年3月,叶圣陶先生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  相似文献   

7.
精读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学子由是进,智赡德日新.文理亦畅晓,习焉术渐纯.  相似文献   

8.
洞察力,即识鉴通透的能力。这是每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更是点拨教学能力的核心与灵魂。所谓点拨,简单地说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疑难、排障碍”。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看不清“要害”,发现不了“重点”,或抓不住“疑难”的症结,选择不了攻破“障碍”的通道。那么,点拨教学的效益将大大降低,甚至化为乌有。点拨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能  相似文献   

9.
教学之道无他,求其善导而已矣!善导者,相机诱导,适时点拨也。点拨者,“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也。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举三反一"的方法,即教学中先给学生提供多个范例,让学生反复阅读,并在老师的点拨讲解下融会贯通,然后让学生独立地有创意地写一篇文章。"三"在这里不是一个确定的数目,是多举几个例子的意思。"举三反一"中举什么样的例子最佳最妙呢?我们认为,举教材之例最佳最妙。近年来,有不少教师对叶  相似文献   

11.
洞察力,即识鉴通透的能力。这是每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更是点拨教学能力的核心与灵魂。所谓点拨,简单地说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疑难,排障碍”。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看不清“要害”,发现不了“重点”,或抓不住“疑难”的症结,选择不了攻破“障碍”的通道,那么点拨教学的效益将大大降低,甚至化为乌有。点拨教学能否成功的关健就是:教师能为学生的“思维杠杆”确立最佳点拨支点。“看清、发现、抓住、选择”等就是对教师洞察能力的检测与考验。因此,根据教材特点、教学实际、学生的知识结构等多种因素,迅速、准确地确立最佳点拨支点,就需要教师建构洞察力的整体框架。不少卓有建树的教学实践家、改革家一开始并不是从“方法”的识记与掌握入手,而是从洞察教学环节、教学实际、知识纽结、问题症结等方面出发,逐步达到教学佳境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因为有别的会,不能来参加讨论,很遗憾。关于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我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序言里归纳为主要两点,一点是要认识语文是工具,一点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叶老讲语文教育,越到后来越强调这第二点。1962年叶老写了一首诗《语文教学二十韵》,里边有这么几句:“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1977年又应《人民教育》编辑部之请,写了一首论语文教育的诗,里边说:“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叶老又把这个道理归纳为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就是大家常常引用的“教是为了不教”。论起来,这“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不但适用于语文教学,也适用于一切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什么叫做教育?教育就是诱发学习者的积极的、主动的努力,这几乎是所有教育家的一致意见。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填鸭式的教学法仍然占上风。我们不妨说,在教学问题上,可以有两种目的,适用两种方法,产生两种效果。一种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获得现成的知识,越多越好。与  相似文献   

13.
1987年在广州举行的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上,我和陈军提交了关于《语文教学点拨法新探》的长篇论文。之后,全国各地不少刊物从不同角度加以选载。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一方面就“点拨法”的真正含义作了阐释;一方面就“点拨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概述了七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还扣住“用什么方法去点拨”这个中心论述了十种形式。在该文的后半部分,我们还就“点拨法”对语文教师提高素质的要求谈及语文教师运用“点拨法”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即:①知识上的综合力;②组织上的凝聚力;③思考上的催生力;④争议时的拨乱力。三年时间过去了,我们在语文教学点拨法的研究中继续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内容,尤其是语文教师运用“点拨法”所应具有的素质方面思考尤多。现在,我认为,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4.
“举三反一”与“举一反三”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对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对矛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阅读方式来看,“举三反一”侧重略读,“举一反三”侧重精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延伸的关系,做到暗中摸索与明里探讨相结合、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即“举三反一”与“举一反三”并举。  相似文献   

15.
一.举三反一的内涵及模式结构作文教学中的举三反一就是指教学中先给学生提供多个范例,让学生反复阅读,并在老师的点拨讲解下融会贯通,然后让学生独立地有创意地进行作文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从举一反三中演变而来的。教学中,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在举一之后反三,但实践证明,这常常只是教师的一种希望而已,许多情况下,举三后能反一就很不错了。为了让学生学一类会一类,即触类旁通,我们在实  相似文献   

16.
从内容入手,就是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事物,认识生活,了解、认识要写的内容.在选择表达形式之前,首先要选择有意义的内容,解决有话可写,有话要写,即“言之有物”的问题.“从内容入手,优化作文教学”教改实验,我们已进行了三年,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这便是:“丰富的课内外活动激趣,精当的教师点拨引路,明确的评改目的引伸”.  相似文献   

17.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无疑是很有见地的。它要求教师抓住学生“心求通而未得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良好时机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要领,做到“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  相似文献   

18.
蔡澄清先生创导的点拨法已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点拨有“法”而无“模式”,点拨之“法”,求其灵活、实用、高效。在此,我想结合自己学习点拨法的心得,谈谈点拨教学的操作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点拨教学的操作原则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点拨教学有“法”而无“模式”蔡澄清十多年来,不断有老师向我提出问题:点拨教学的模式是什么?我们怎样操作?对这个问题,我总是回答:“点拨有‘法’而无‘模式’。点拨之‘法’,求其灵活、实用、高效而已矣!”(见《语文教学通讯》1993年12期《点拨碎语》)...  相似文献   

20.
“举一反三”还是“举三反一”,这是一个问题。“举一反三”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反:类推。“举一反三”,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自孔子时代以来,“举一反三”就是知识被掌握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