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感悟人生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阅读的层次不同,决定不同的阅读水平。语文教学只有将阅读推向更高的层次,才能推动阅读能力持续、持久地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深度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根本上把握文本核心,并通过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解析而锻炼自身语文学科思维品质的一种有效阅读方法.主要从探究性阅读、反思性阅读、结构性阅读、辩证性阅读以及整合性阅读五个方面论述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度阅读的具体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新理愈是提倡扩大阅读面,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目的是在大量增加学生阅读面的基础上.刺激学生的阅读求知欲,熏陶审美情感,由此推动阅读能力的持续、持久的发展。因此。大力倡行语文的“延伸阅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如何培养?当然要靠读书训练.通过阅读实践来学会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必由途径.所以大纲又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但是,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还严重地存在着"内容分析多,读书训练少"的问题.老师们教一篇课文,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思想内容、疏通故事情节上.  相似文献   

5.
阅读学习的关键是“悟”。为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已达到的水平,并走在其发展的前面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积累-交流-整合中构建学习网络,其方法可概括为:三时段积累,五板块拓展,两结合提高。  相似文献   

6.
据专家研究测定:一个人80%的知识是靠阅读得来的,只有20%的知识靠亲身实践得来。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规定“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于是,中考题阅读的比例越来越大,有些省、市统考干脆不考别的,就只考阅读和写作两大块,而阅读文段大多是课外的。在这样的形势下,老师通过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指导阅读方法、进行读书检查等等来督促学生阅读课外书,一时间学生课外阅读的气氛渐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指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阅读教学的过程 ,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 ,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是学生与教师思维碰撞 ,情感交流的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构建 ,学会阅读的过程。通过阅读教学 ,学生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而且还能受到德育和美育的教育 ,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学习习惯。因此 ,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为什么要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读”呢 ?《新课标》规定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8.
陈明莲 《成才之路》2022,(10):73-75
"有目的地阅读"是一种阅读策略,就是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去选择阅读材料,减少无关材料和不重要材料对本次阅读的干扰,在确定阅读内容后,要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展开阅读活动,达成阅读目标.文章从"有目的地阅读"的含义入手,分析"有目的地阅读"的应用价值,并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明确阅读目的、剖析文本结构、基于任务自主阅读、运用各...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训练而逐步形成的。比较是一种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比较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认知、辨别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为了顺应当代教育的改革动向,在语文教学中渗入发展性阅读,不仅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贴近当前语文教学实际的重要课题.以小学语文为例,从当前阅读教学现状出发,提出四点启发学生发展性阅读的建议,旨在通过在小学语文中嫁接入发展性阅读教学,以开阔学生阅读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和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中,学生听说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一般都以阅读为基础。作为教师而言,重要的是要寻求最好的阅读方法,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让学生易于学习和把握。比较阅读教学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相同(相近)主旨不同作者之比较、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之比较、中外小说之比较,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也会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品味,提高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课堂教学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个性化阅读,才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每一位学生基于基础、阅历、环境等原因,对每一篇文章、每一幅图画、每一道风景,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韵味。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  相似文献   

13.
"阅读链接"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特有的学习栏目,它以教材中的某篇课文为出发点进行辐射,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材料中相关联的语段或语篇,挖掘其他文本中与课文的相似点,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起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链接"栏目的出现,成为学生开展广泛课外阅读的一座桥梁.课堂上学习"阅读链接"栏目时,通过拓展阅读、比较阅读、检索阅读等有效策略,可以开阔阅读视野、汲取丰富营养、积累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5.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特色阅读板块,以其为资源展开阅读指导和教学活动,有利于打开小学生的智慧阅读之窗,也能够使其逐渐养成热爱阅读、高效阅读的习惯.因此,教师应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快乐读书吧"展开智慧阅读教学.本文简述了智慧阅读教育理念的概念,并从立德树人、转识成智、动态生成和技术赋能等角度,探析...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给学生较大的思考感悟空间,  相似文献   

17.
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而合理的“导读”设计对于完成这一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通过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强化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导读”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语文教学,具体内容很多,说法也很多。笔者以为,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就是教会学生怎样阅读一篇文章,使学生在具体的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发展基础学力,发展健全人格。当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切切实实地训练学生,教会阅读的具体方法,经过历练形成习惯,形成熟练的技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语文阅读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学生阅读应该更强调自主性、自由性,摆脱老师教条式说教,替换以课前引导,背景分析、相关小故事,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更好地锻炼,让文本绽放出五彩的生命力.同时重点提到适合职教类学生的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下语课该怎样上?章分析了语教学的现状,提出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素养,重视学生的阅读和背诵,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我感悟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