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刊登载的《“三味”溯源》一文(载贵刊1996年第7期)认为,“‘三味’可能就是希望儿童读书时要反复琢磨、再三辨识、多多俸味领会的意思”。然而,笔者收集到一种与此不同的解释。现摘录如下: “我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祖父解释说:‘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作老  相似文献   

2.
“三味书屋”位于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的“三味”历来解释不一,含义则有3个方面。其一,最有权威的说法是屋主寿镜吾儿子寿诛邻的解释:“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二是指“劝学”,“三味”即再三体味,反复钻研思考体会。其三是寿宇撰文提出新的说法,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人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山珍海味的享受;“读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  相似文献   

3.
上小学时读《三味书屋》,一直不明白那个私塾为什么要叫“三味书屋”。及至为人师,教此文,遍查资料,方知此“三味”原来是寿镜吾老先生家的家训,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意思。品味再三,猛然顿悟,此“三味”不正契合于我吗?我一介清贫书生,蜗居山村小学,三餐有食,寒冬有衣,相伴有书……  相似文献   

4.
布衣暖,暖的是一种心境;菜根香,香的是一种襟怀。心境平和的人是幸福的,襟怀豁达的人是快乐的。幸福与快乐,其实特别简单。布衣在身,照样可以举止优雅,从容洒脱;菜根入口,照样可以知足陶醉,回味绵长。保持一种悠闲的心境,时时与阳光雨露为友,处处被鸟语花香陶醉,让生活回归淳朴本真的原色,何尝不是一种大度与睿智呢?淡泊名与利,心中天地宽。锦衣虽美,未必熨帖;美食虽精,未必可口。欲望  相似文献   

5.
晞芃 《大学生》2020,(5):76-77
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说到:"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我年少时非常喜欢张爱玲,对她的话深信不疑,一直以为海棠花就是没有香气的。而生于南方,长于南方的我,只在电视、网络、画册上看到过海棠,从未见过真正的海棠。  相似文献   

6.
孙淼 《教师》2008,(16):82-82
叶圣陶说:“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直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渎书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减损。”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12月1日的一封通信中说 :“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 ,‘听’、‘说’、‘读’、‘写’宜并重 ,诵习课文 ,练习作文 ,以为读写之事 ,而苟忽于听说 ,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从叶老的话里不难领会这样的道理 :“读”“写”不能““脱钩” ,不可“苟忽于‘听说’” ,“听”、“说”、“读”的训练是作文训练的份内之事。我在教学中 ,坚持“听”、“说”、“读”同“写”并重 ,注意克服单一练写的倾向。首先是“听”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  相似文献   

8.
1979年第一期《文物》载《平山中山王墓铜鼎铭文释文》云;“鸣呼!语不废哉!寡人闻之,其汋于人也,宁汋于渊。”朱德熙、裘钖圭两先生考证诠释说:“语,谓谚语,即指‘其汋于人也,宁汋于渊’一句,句中‘人’‘渊’二字叶韵。‘汋’当读为‘溺’,‘勺’与‘弱’古音相近可通。……‘’ 疑指‘尺蠖’。《尔雅·释虫》:‘蠖,蚇蠖’。这个谚语字面上的意思是:(树上悬丝自缒的)青虫与其掉在人身上,还不如掉在水里。一说‘’ 当读为‘获’。……”  相似文献   

9.
怪味英语     
●water说:"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你们知道是指谁吗?没错,就是指我。所以,大家一定要节约用水啊!"●guide说:"我虽常领着一伙人,但我可不是什么‘领导’,我只是个‘导游’。"●cheap说:"‘便宜的’东西可能大家都喜欢,可爱贪便宜的人可不怎么受欢迎哦!"  相似文献   

10.
读书滋味长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一句老话,喜欢么?这句话是有温度的,如果在阴冷的早晨想起它,便会看到浅淡的阳光轻轻悄悄地来探望你,于是,你便会松一口气,仿佛  相似文献   

11.
卷六“乃迺”字条说:“‘乃’犹‘于是’也。《书·光典》曰:‘乃命羲和’是也。常语也。……”又说:“‘乃’犹‘然后’也。《书·禹贡》曰:‘作十有三载乃同’是也。亦常语。”案:这两个意思分不开。说“今年元旦”,本来该指日出那个时间上的点,比方说,六点二十三分零九秒,可是人们连一号整个儿白天甚至于前半夜都算元旦,英语的then,既当于是(时)讲,又当然后讲。古汉语的“乃”有两种意义也不奇怪。又说:“‘乃’犹‘而’也。《春秋》宣八年:‘十月已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家长,我常同孩子一起读人生之书。翻开第一页,我说: “‘我’字最难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我’活在世上,才有意义。‘我’还必须随时保持清醒,要自省、自警、自勉、自律。‘我’走在路上,才有信心。”孩子渐有所悟,我义说: “‘你’和‘他’两字也不好学。大多数人把‘你’和‘他’看得不那么重要,事实果该如此吗? 先得把‘我’‘你’‘他’三字连在一起读。从每个人看,‘我’就是‘我’。可‘我’同时也是谈话对方眼中的‘你’。又同时是许多相识不相识者眼中的‘他’。自称‘我’的只有一个。每个‘我’在其他人眼里都是‘你’和  相似文献   

13.
记得笔者初出道那段时间,曾因醉心于卡拉OK,竟把《社戏》中的‘迅哥儿’说成是鲁迅先生,把《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主人公说成是于勒;‘羽扇纶巾’中的‘纶’字念成一(?)(纶),后经同行点醒,惭愧之至。晚上垫高枕头,‘三省吾身’。啊!这是对教材钻研不深,‘生’之过也。  相似文献   

14.
一个秋日的下午,阳光像顽皮的孩子在绿叶上跳动。刚把《三味书屋》教完,我靠在走廊的栏杆上小憩;虽然离开了课堂,但仍然玩味着“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书屋“三味”。庄义姗同学走了过来,腻在我的身边,东摸西嗅的。突然,她对我说:“你是三味老师。”“你这孩子,不能乱说的,我哪三味了?”我问。“烟味,酒味,香水味,”她有意伸着鼻子向我身上嗅,“这都是你身上的,你不是三味老师吗?”  相似文献   

15.
《山西师院学报》1980年2期上有冯彦山同志的《鲁迅〈自嘲〉中的‘千夫’究竟指什么?》文章的结论:“‘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理由:“一、从‘千夫指’的来历看,‘千夫’不是‘敌人’。”引《后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千夫”即“千人”,不指敌人。二、“从‘千夫’本身考察,它不能解作‘敌人’。”“三、若把‘千夫’说成是‘敌人’,‘指’就不好解释了。”  相似文献   

16.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夜读韩愈的《师说》,两年前课堂上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那是一节平常的课。在讲到“尴尬”一词时,我问孩子们:“‘尴尬’是什么意思?谁会用它说一句话?”孩子们的回答很完美。虽然教材要求“尴尬”一词只识不写,但我出于习惯,还是作了简单的提示:“‘尴尬’两个字是半包围结构。‘尴’是由‘九’和‘监’组合而成,‘尬’是有‘九’和‘介’组合而成。”说罢,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17.
<正>春节的时候,全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爷爷对我说:“咱们一家都姓金,你是老金家的‘小金子’。”我问爸爸:“我是‘小金子’,您呢?”爸爸说:“我是‘小石头’。”我疑惑不解,直问爸爸为什么。爸爸笑着说:“金子原本也是石头啊!很多金子是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的呢!你是我的儿子,你是‘金子’,那我不就是‘石头’嘛!”爸爸的解释,引得全家人哈哈大笑。我又追问爸爸:“爸爸,那您说,做‘石头’好还是做‘金子’好?”爸爸若有所思地说:“你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谁是‘金子’?”  相似文献   

18.
<正>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写道:"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我喜欢极了这一段。想做栀子花,活得香气四溢,旁人眼光皆不在意,我只顾自在做自己。  相似文献   

19.
张庆 《学语文》2014,(6):68-69
语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及其含义有着权威的论述。他说:"‘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简言之,"语文"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方面。  相似文献   

20.
教学之余,虽说我也爱好琴棋书画之类,但最让我乐不知倦的还是说‘话’。 说‘话’?不会说话岂能为师?否,这儿的‘话’专指‘普通话’。我自幼生活于苏北农村,从小接受的都是标准的地方‘普通话’。虽也经过三年专业训练,但‘正果’还未炼成,我便乡音未改地走上三尺讲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