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理论教学的根本问题是加强教学主体——教师的自身建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课程内容的阐释者和传播者,在整个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对理论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做有效的阐释。因此,文学理论教学,需要教师有学科意识、整合意识、教学方法和创作实践,优化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学理论课程的危机和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都与文学理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其实践性的品质有关。要真正走出目前的危机与困境,单纯依靠文学理论的知识创新与教材建设是不够的,必须以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为突破点,加强实践性的研究与探索,强化实践性的课程性质,建构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文化建设转型的现实对文学理论相关课程在文学研究及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提出了再认识的要求,从文学理论的现实处境分析入手,结合学界对此问题的反思,联系现实教学实践中教与学的矛盾,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学理论课程是高校文科的一门基础课、必修课,是学习其它文科课程的基础.无论是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的学习,还是文学作品的创作以及其它文科课程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都或隐或显地以文学理论作为指导.因此,文学理论除了其理论性之外,实践性亦是其应有的品格,也是文学理论教学应有的品格.只有重视实践性,并尽可能立足本土,突出学校自身特色,学生才能乐于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文学理论的教学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文学理论》信息化教学是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是破解最近三十年文学理论教学改革困境的历史选择。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学理论信息化教学历经了精品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三种形态。当下文学理论信息化应当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抓手,在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MOOC建设与应用方面致力于"深度融合"。为此,深度融合要考虑理念转向:从供给侧到需求侧,注意三条路径:X-MOOC、C-MOOC、T-MOOC,构建两大保障:开放易用的平台与亲和创新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自性研究缺失、相对主义与个人主义偏执,是新时期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理论建设当中所存在的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所谓文学理论的自性,指的是文学理论独特的规定性或自身的构成性。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文学理论建设,一直对文学理论的自性问题很少给予应有的关注,由此造成了文学理论的批评化与文学理论的知识性异化,文学理论研究的学院化与文学理论的知识性空疏化,文学理论的批判性、乌托邦性偏重与文学理论的失效。而以反本质主义为标榜的相对主义偏执,则有将文学理论建设导向虚无主义、唯事实主义、无为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文学理论课遭遇冷落是不争的事实,存在的问题很多,如课程设置目的不明、教材问题多以及课堂教学遭遇尴尬等.从专业的存在根基来看,日趋知识化的专业化堵塞了通往文学之思的道路,限制了文学理论的自由发展,使文学理论课步入真正的困境;文学理论课拯救自身的唯一出路,是使文学理论真正成为文学理论,回归理论自身,重返文学之思,保持文学之思灵动不居的畅行.  相似文献   

8.
文学理论课程具有实践性的品性,而现行文学理论教材与具体教学却存在着实践性的缺失.具体表现为:文学理论教材与当下文学实践的脱节;文学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实际脱节.开展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是解决文学理论脱离实践、文学理论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的有效路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现实要求我们开展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厘定当前文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客观把握文学理论课程特征基础上,依据电子媒介的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来思考和设计文学理论的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电子文本和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教学理念、教学对象、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教学内容上进行体系化改革,实现电子媒介时代下的文学理论教学的传承与革新.  相似文献   

10.
提高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品格应解决文学理论自身的抽象性、滞后性等问题。在课堂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以作品构成论为起点,调整教材内容的讲述顺序。要关注文学活动的现实状况,适当补充新知识。要时刻从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接受目的出发,紧密结合文学理论与文学活动的实践,让学生在文学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理论。  相似文献   

11.
文学理论教学话语权的建设,首先要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把它的学科归属、自身特性、切入文学的方式、所要履行的任务、展现的理论形态变成逻辑体系的力量;其次要拓展文献储备渠道,通过参考文学史、文学批评、美学的相关资料建设,把该学科资料建设纳入课程群资料建设当中;第三要创设通畅的沟通环境,让教师、学生完成角色转变,在新的课程机制中,在网络时代的环境下,能够便捷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2.
文学理论课程群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课程结构中理论性最强、适应面最广的课程群,也是整个中文课程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文章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中文专业人才,总结宁波大学文学院文学理论课程群在完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革新、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并提出文学理论课程群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不是单一的。教材的编写、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和教师的教学观念都会影响文学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就要从这三个要素寻找突破口,找到症结所在,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五年制小学教育大专阶段开设的文科课程中,文艺理论基础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小教大专文科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要求达到现行师专水平”。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而文学理论的开设是培养学生教学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小教大专班学生经过前三年中师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文学理论则知之不多,能够运用文学理论知识观照自身的文学阅读、文学创作及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则更少。现行的文艺理论教材阐释文学基本原理,拓展并开阔学生的文学理论视…  相似文献   

15.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文学理论”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了该门课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中必须突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文学理论”课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并结合课程内容,阐述了突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的理论依据和改革路向。  相似文献   

16.
当今高校文学理论课程在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前已经显示出许多不足。文章结合调查及采访,就文学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从教材编著、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三个方面,作出深刻的反思,通过分析在教学风格、教材内容和多媒体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做好该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工作,学生应加强历史和哲学的理论学习、减轻理论学习的功利色彩、淡化普遍存在的实用倾向、读书方面多创造环境、争取条件并做好自我管理和认识调整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文学理论"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了该门课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中必须突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文学理论"课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并结合课程内容,阐述了突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的理论依据和改革路向.  相似文献   

18.
文学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文学理论教材,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在体例框架的建构上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即80年代文论教材的编写呈现出在承继中发展的特点,而90年代以来的教材则体现出在发展中更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文学场域的裂变给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教学带来了挑战。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是在空间场域意识中理解文学理论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在媒介意识中理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在实践性意识中,培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使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生活化,把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文学概论课程的知识框架面临诸多质疑,有必要进行一些调整。其方法之一就是把现在的文学概论课程分解为两门课程:"文学概论"与"文学理论"。新的"文学概论"课程侧重于文学知识、文学理论知识的介绍,而新的"文学理论"课程则侧重于讲授表明一定文学价值立场、知识立场的某种文学理论的一系列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