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其",是一个带有文言色彩的人称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它不能用作句子的主语. 2012年12月21日,央视网"探索图库"《国家地理盘点半透明生物》专题中,五幅图的简短说明文字,就有6处是"其"用作主语,成了病句. 图(1) 河豚幼鱼,其是摄影师在夏威夷科纳海岸拍摄到的.  相似文献   

2.
方苞《狱中杂记》中“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一句,有两个“作”字,教学中常被第一个“作”字难住。对这个字,课本注为“起”字,有的教师把“起”讲为“站起来”,把“作而言曰”译成为:“站起来说道”。这就完全离开了文章的原意。 我认为这个“作”的本意是“始”的意思,引申为“最先”“开头”讲。如“维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  相似文献   

3.
“其”字不能当“他”字用吾三省在口语里,"他"是第三人称代词,连呀呀学语的幼儿都会说。可是,说不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报刊文字中流行着一种怪病,那就是把"其"字当"他"字用,明明嘴里说的是"他",可一落笔偏要写成"其"。"其"字是个文言虚字。关于文言虚...  相似文献   

4.
5.
谈“驰”字     
《木兰诗》中有“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句,教材注释“愿驰千里足“为希望骑上千里马”。“驰”释为“骑上”。笔者不敢苟同,特陈述如下: “驰”字的本义与赶马的动作紧密关联。许慎《说文解字》释“驰”字:“大驱也。……驰亦驱也,较大而疾耳。”可见,“驰”与  相似文献   

6.
谈“所”字     
“所”字是古今汉语都用得比较多的一个常用词,其意义虽然单纯,但用法却相当复杂,这篇短文不可能全面涉及,只是就其在句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它的不同用法及所表现的不同意义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所”字就其基本意义来说是指“住所”、“住处”、“住的地方”,是名词,在句法结构中多作主语和宾语。如:  相似文献   

7.
谈“一”字     
“一”字虽然字形简单,但它却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字.“一”字的基本用法:一是它独立为字的用法;二是它作为构字部件的用法.“一”字作为一个独立的汉字,有实词的用法,也有虚词的用法.当实词用,有数词、形容词、动词等用法,当虚词用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用法,情况比较复杂.“一”字作为构字部件使用也有两种情况:一是作形声字的形旁,二是作指事字中指示性符号使用.  相似文献   

8.
谈“六”字     
大家喜欢八,取其发的谐音;人们也喜欢六字,有六六大顺的说法。这源于旧时掷骰子游戏,现时已经很少有人玩了。骰子(色子)是大家打麻将时,投掷的小小正方形六面体,上面从一到六,点刻于六面。掷骰子游戏的六点是满点,表示胜利,若一掷全为六点则称六六满盘皆赢,当然是大顺了。  相似文献   

9.
谈“兮”字     
“兮”字,许慎《说文解字》注:“语所稽(停留)也.”杨树达《论诠》:“语末助词,无义.”《现代汉语词典》:“助词,跟现代汉语的(啊)相似.”现在,试看《诗经·齐·东方之日》:东方之日兮.披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全诗就此两章,大意是摹状“姝”入我“室”时小心翼翼,免得弄出响动,惊动他人而被发觉.第二章写离开“闼”时状况,大意同一章.这诗是否走婚不得而知,但生怕他人知觉而告知对方,如果按“啊”字来译“兮”,那么悄悄状的诗意就荡然无存了.因为这首诗的内容规定了“兮”字在此可不属于那种大呼小叫可以张扬的色彩类的语气词,很显然与下面这首诗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
谈“核”字     
白居易《荔枝图序》中这样写荔枝的果实,说它:“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核如批杷”中的“核”字作何解释?很多书中未给注释,有些书把它解释为荔枝的“果核”。其实。此处“核”字的正确含义应为荔枝的“果实”,而非荔枝的“果核”。说明文最讲求说明顺序。作“果核”讲,则原文的说明顺序十分混乱。作“果实”讲,则原文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谈“悦”字     
“悦”“先秦散文作“说”。本文倒句中出现的“说”都是“悦”的古字),在现代汉语中,常作词素构成“悦耳、悦目、喜悦等双音词。其中最常用的是“喜悦”,“悦”的词素义是“高兴”、“愉快”于是,人们往往用今义附会古义,把古文中的“悦”也解释为“高兴”、“愉快”等类似义。对《左传》中“××说”中的“说”的注解就是典型的一例。《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说”。《古文观止译注》译为“秦伯听了这番话,很高兴”;《白话译文古文观止》译为“秦穆公听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初中生作文大都要求每篇600字左右。短短的600字,如何出奇制胜?我以为,“新、小、巧”三字可助同学们一臂之力.一、追求“新”意陈旧的东西是令人乏味的,只有新颖的立意才能使人精神为之一振。立意怎样才能新颖?首先,对于一个材料,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认真思考,多问它两个为什么,即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在今天?它发生在今天有什么特殊意义?例如给自行车充气  相似文献   

13.
教学第五册第29课《寓言二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说出下列句子中“白”字的意思,并按“白”字的不同意思口头造句.  相似文献   

14.
“作”与“做”这对分化字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分辨难度较大。但二者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与“做”的交替使用有渐增趋势,应在遵循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简明易推广为原则,适度地对“作”与“做”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5.
《游褒禅山记》中“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一句,课本对后一分句注释为“(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的深入而且广泛。”这里把“之”释为“的”,显然是把“深而无不在”当作这个表示原因分句的中心词谓语。笔者认为这个分句的中心词谓语是”求思”,不是“深而无不在”。“深而无不在”这个联合词组是用在中心词谓语“求思”之后作补语,以此来补充说明“求思”的程度。所以,这个“之”应是用在动补之间的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得”。课本注释应改为“(是)因为他们探索、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为妥。“之”作“得”,非我而始。刘诚、王大年编著的《语法学》谈到“之”作结构助词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得”。林三松著  相似文献   

16.
Dusk found tim Crying in the street这句话译为“黄昏发现他在街上哭”是不对的。这句话实际意思应是He Wasfound crying in the street at dusk。(黄昏时,有人发现他在街上哭。) 英语中有时为了使句子意思表达得更生动、形象,可以用拟人法将无生命的事物名词作主语。如,The familiar uniform calmed him.A Phone call toBaodiing discovered that Bashi′s Parents had alrea-  相似文献   

17.
<正>主语是句子的主体,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语是一种实体,是事物性的,所以实体性、事物性是主语的本质属性.从句之所以能作主语,是由于它的名词性特征与主语的事物性相吻合.一个主谓结构独立起来就是一个句子,当它不能独立而作为一个成分进入到一个句子中时,它就是一个从句.从句作主语时叫主语从句,含有从句的句子叫主从复合句.英语的主语从句需要关联词引导,其关联词大致可分为单纯连词,连接代词、连接限定词和连接副词,其基本结构是:关联词+主语+谓语.如果关联词在从句中作主语,其结构则是:关联词+谓语.当从句作主语时,主句中的谓语部分常是“系+表”结构.在现代英语中,为了使句子结构平衡,常用先行词“it”作形式主语,将主语从句后置.  相似文献   

18.
“弄”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口语中常常用到它,古人诗词里也不乏其例,可谓雅俗共赏,故在此一谈。“弄”字的结合能力较强,从整体看,与名词结合在一起,作动词用的占大多数。有与名词结合在一起仍作名词用的,也有与名词、形容词结合成成语的。现按这两大类分别谈之。(一)“弄”作动词,与名词或形容词结合,按感情色彩可分三类:(1)褒义:弄月,赏玩月色。李白《别山僧》:“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又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句中的“弄”字,有“舞动”之意。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在写作上为了恰切、深刻地表达内容,苦心追求形式完美、文字精妙的人,真是枚不胜举;特别是一些名师对于自己的著作,更是刻意求工,耗尽心血。他们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方法,最根本的就是一个字:改。有人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话既有道理,也有出处。宋代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就说过『字不厌改』的话。清代学者唐彪在他的一篇文章上标名就是『文章全藉改窜』。历史上,即使是经典作家和大文豪对自己的著作也是不厌其改的。马克思在清样上改稿,改了又改,连恩格斯也等得不耐烦,巴尔扎克在已排定了的版面上改稿,改得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20.
“孚”在甲骨文里习见,其形体上从倒手状,下为子形。将其隶为“孚”已无异议,但是关于此字的本义,学界比较倾向于“俘虏”说,即为“俘”的初文。但有些学者还是提出了疑问,因此,此字的形本义至今未有一个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