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型时期凸现的弱势群体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能否解决好他们的政治参与问题,将关系到社会稳定、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实现、民主政治的发展。分析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现状和影响他们政治参与的因素,探讨扩大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弱势群体政治参与"进行简要界定和说明之后,重点探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体制障碍与现实困境。从而得出如下结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体制障碍造成了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而权利贫困正是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现实困境存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报道是2003年中国新闻报道的最大亮点之一。其规模宏大,深度颇具,效果显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之所以成为2003年的新闻亮点,是因为开发了固有新闻资源,合乎新闻传播受众原理,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贯彻着新闻工作群众性原则的传统要求和新闻报道“三贴近”的新要求。2003年新闻传媒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与受众的新闻需求仍有差距,一些报道有待提高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要克服应付交差、渲染炒作、止于浅表等不足。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数量大且成分复杂,牵涉到社会问题比较多。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管理,提高其艰苦创业能力和遵纪守法水平,以解决其实际困难为目的,才能真正做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扩大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弱势群体自身、社会、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各方面多层次的共同努力,本着“有序”的原则,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7.
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解决好他们的政治参与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影响到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对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进入转型期,农村弱势群体逐渐形成,其思维方式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思维原点的消极性、思维发展的激变性和思维内容的务实性。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其实际生活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村弱势群体自我发展的能力,注重建设长效机制,把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思想问题纳入有序运行的轨道,从而确保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民环境弱势群体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当前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匮乏,使得弱势群体很难得到应有的补偿.为了实现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我们应加强公民教育,提高社会全体的公民意识;发展公民参与,拓宽社会成员民主参与的途径;建设公民文化新氛围,促成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0.
在整个社会转型的时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远离社会政治中心,游离在政策制定的边缘地带,不断弱化的社会性弱势群体,其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诉求通过制度化政治参与未能得到有效的满足,因而出现了通过体制之外的途径谋求自身诉求的实现,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等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成为了其快速实现目的的路径选择,不同的类型的非制度化参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弱势群体利益追求,但是对于目前本身政治参与并非完善的中国民主化进程来看,其消极作用不可小觑,如何把握非制度政治参与的现状、成因、动机对于实现政治参与制度化发展转型,加快民主化进程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