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专题博物馆对于保定文化的构建与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保定地域广博、遗存众多,专题博物馆资源极其丰富,但是由于观念、资金、人才等多种原因,专题博物馆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保定市应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专题博物馆建设的步伐,将众多的专题博物馆打造成为保定的文化"名片",推动保定文化建设,进而推动保定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京津保三角形"成为学界关注的交点,"京津保协同发展"成为热词.为了强化保定的影响力,需要构建"京保新区"和"津保新区"两个重点发展区域.保定行政区域需要依据与首都的关系紧密程度划分为8个区域,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先有后的发展.在"京保新区"构建过程中,要逐渐形成一条"主带"和两条"辅带",在"主带"上除强化以保定核心区域为中心的"清苑—徐水—满城"三角形外,还要在保定南北分别形成"涿州—易县—白沟"、"望都—安国—高阳"等两个三角形.在"津保新区"构建过程中,要发挥霸州的节点城市作用,强化发展容城、雄县、安新、文安,并通过徐水、白沟与"津保新区"逐渐融合在一起.推动"京津保三角形"内整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雄安新区的设立在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同时,也为京津冀行政区划调整打开了新局面.京津冀三地由于资源聚集优势存在较大差别,导致在京津大都市过度发展的同时,环京津的河北省地区出现了相对贫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除了要将京津非核心职能向周边疏解,还要对京津冀的行政区划进行重新布局.在定州市和雄安新区从保定行政区划分离出来后,保定可以按照"一分为三"或者"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区划布局,进而在冀中地区形成京津冀的城市化隆起带,带动冀北、冀东、冀南的行政区划调整,形成高效发展的城市团,最终使"空心拳头"的行政区划局面从根本上得以打破,在京津与雄安间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行政区划调整会使保定变小,对"大保定"发展不利,因此"大保定"需要前瞻性地思考与雄安及周边地区的整合对策,破除行政区划由于"做减法"而造成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1911年发生在保定的鼠疫是由东北大鼠疫蔓延到关内而引发的。东三省鼠疫大流行,由陆路进入关内的首站就是直隶省,即直隶省处于关内抗击东北鼠疫传染的最前沿。在当时,保定作为直隶省的首府,防疫措施及执行力在整个直隶地区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保定老调在形成的过程中受保定地域文化的影响,使得保定老调的剧白和声腔极具特色。保定老调的剧白有韵律化的韵白和以保定方言为基础、贴近保定生活语言的散白。保定老调的声腔与保定方言的字调关系密切,是体现保定戏曲地域特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保定水社考     
保定水社作为保定历史上存在的民办消防组织,对维护保定古城的消防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保定水社的建立时间和数量进行辨析,关于保定水社所在位置、人员、资金及灭火工作等情况也进行了系统梳理。保定水社对保定城市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提升保定文化软实力与建设文化名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提高保定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名城,是适应"大北京都市圈"战略的迫切要求。提高保定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树立和弘扬城市精神、全面提升保定的文化凝聚力,抓紧塑造和唱响文化品牌、积极培育保定的文化创新力,加快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不断提高保定的文化竞争力,全面传播和展示保定文化、扩大保定的文化影响力,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凸显保定文化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保定人文精神具有丰富的历史意蕴和时代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新时期保定人文精神,在保定特色文化与人文精神基础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保定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佳结合,是促进保定区域文化繁荣、提升保定主流人文精神层次与品位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9.
保定文化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保定历史文化、京畿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等特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保定落地生根的基源。充分发挥保定文化优势,通过对保定文化资源的建设性保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呈现保定文化资源,修建“京畿文化”主题广场,建设主题网站等有效途径,以保定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展活动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郭卫  秦强 《保定学院学报》2012,25(3):130-132
驻保高校的特藏资源是保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信息库,彰显了保定城市品牌的历史和内涵,是打造保定城市形象、培育保定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方面。因此,应以高校特藏资源为切入点,探讨发挥驻保高校特藏资源的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助推保定城市品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袁同礼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家族名人辈出,在各自的领域中有着突出的成就和贡献,其家人所属藏书在保定学院图书馆袁氏赠书中有着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元曲选》中动词动量词的考察发现:(1)《元曲选》中的“-V”式或“V-V”式中的“-”不能省略,因为它表示的是一种动量关系。(2)同形动量词大量涌现,在使用上产生了许多新的结构形式,功能上不仅可作补语,也可作状语。(3)“vV-V”式还没有虚化为“VV”式。  相似文献   

13.
任远 《职大学报》2013,(1):28-35
在远古的人类社会,人们选择用祭祀的方式来对神灵顶礼膜拜,以求降福免灾。祭祀屈原的历史进程中,汨罗江和屈子祠起着独特的地标性作用。本文追寻屈子祠的历史沿革,在窥视历史的祭祀中,就屈子祠当代祭屈原文作一次梳理,并选取七篇祭文逐一进行介绍和赏析。  相似文献   

14.
歌妓与元曲     
歌妓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文化现象合法存在,在元代犹甚。元代文人由于自身的沉沦潦倒和歌妓交往频繁,使得歌妓有机会影响到文人的生活、思想乃至文学创作,从而与元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歌妓在元曲的创作、发展、传播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昆仑是屈原楚辞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体现为神人相连接的"天柱"和群帝所从上下的所在.在屈原<离骚>中两次提到昆仑之行,一是在遭到打击以后,登上昆仑之巅,欲向诸神倾诉.在这点上,具有与"重华陈辞"一样的悲剧意义;二是表达顾恋家国、不忍离去之意.屈原的昆仑之游同时也是其灵魂之旅.  相似文献   

16.
九华山,古时称为陵阳山、帻峰、九子山。千年古镇"陵阳",就在九华山脚下。作者认为,楚顷襄王在位的时候,屈原流放陵阳,走的是以水路为主的流放路径,"当陵阳之焉至兮","至今九年而不复",创作了《哀郢》、《远游》、《招魂》等诗篇,对陵阳山的道家思想的形成、贵池傩文化的发展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我国高度重视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音乐院校作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音乐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也应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将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能够使两者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目的,对全面提升音乐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从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入手,在分析当前音乐院校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条有效促进音乐院校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发展的策略,希望能为促进我国音乐院校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辑录了袁枚集外诗二首和文三篇,分别为《再作告存诗序》、《乌阑誓》传奇题词和《缪篆分韵》序、《重修徐俟斋先生祠堂记》、《黄左田九日登高合作卷》题词。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广州市城乡居民的健身现状和科学健身需求等进行了调查,旨在为构建适合城乡基层大众的科学健身示范区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大部分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健身的主要场所为附近公园,小区空地等,体现就近原则,其主要的运动项目是散步、羽毛球、广场舞等,普遍认为科健身很有必要,但存在着缺乏专人指导、体质监测、运动风险预防等科学指导服务,且结果显示在科学健身服务需求上存在显著个体差异性。为此,依据调研得出的结果提出构建科学健身示范区,完善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议,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适宜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是指引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主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都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创新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呼唤创新精神。江泽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证明,只要不断高举旗帜,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就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