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不能忘掉祖国”》讲的是宋庆龄15岁在美国留学时,在一次讨论会上批驳美国学生错误观点的事,赞扬了她对祖国充满理想和希望的爱国热情。本文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抓住课文的重点段,重点理解宋庆龄说的一段话的意思,弄清这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二是学习给课文分段,落实本课的重点训练项目。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重点可按以下步骤教学:  相似文献   

2.
周印红 《湖南教育》2002,(10):45-46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学习怎样把一段话说清楚。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教学重点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用老师讲的道理分析生活中的例子。2、理解老师讲的五句话的意思及句与句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课之前先完成一项有趣的任务,请你们将准备好…  相似文献   

3.
五年制第七册教材《全神贯注》一课,其教学的重点:一是理解最能表现主人公全神贯注的有关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三是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的这三个重点,前两个是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的,主要是理解、体会重点句段的意思。教学这一重点,应首先明确: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了“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段”等阅读基本功。教学时,应让学生运用这些学过的“基本功”比较独立地理解本课的重点句段,教师只在个别地方给予必要的指导,力求让学生自悟自得,使他们在经常不断地运用已掌握的基本功中,…  相似文献   

4.
刘元生 《青海教育》2002,(12):27-27
《鲸》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鲸的大小、属类、种类和生活习性;难点是理解鲸的进化过程和它的生活习性。教学步骤是:1.通读全文,感知整体。2.从全文入手。让学生找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3.让学生有顺序地把有关描写“鲸”的主要词语(中心句)说出来。4.板书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指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来默读课文。通过画、思、讲、读,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课后的思考题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抓住课后的思考题讨论分析,将全文从不同的三个问题划分成三段。第一段,写鲸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正>《花钟》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无疑是本单元的主题"留心观察新发现"和语文要素"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学习;研读课后练习的具体要求,我们会发现每一道题都指向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这就说明本篇课文的第1自然段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一、如何细读三个不同的句子课文第1自然段,只有三个句子,每个句子都独具特点。第一个句子是总起句,写鲜花的美好,用了三个四字短语。这样的总起句给全文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课文内容。   2.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教育学生做任何事,都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怎样写清楚一段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重点理解 1- 12自然段。   2.了解“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   3.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相似文献   

7.
文章中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理解是一个意思,但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它还含着更深刻的含义,这些句子往往是一段话或者全文的重点句,它们常常是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因此对这样的句子要深入领会,这对理解全文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赢善于观察和分析事物中受到启发。2.通过理解更赢说的一段话,继续进行分析自然段的训练。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3.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4.练习复述课文。教学直点:理解更赢的话,并联系全文体会他的分析为什么是正确的。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轻声读课文。要求:遇到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能通顺地读课文。2默读课文。要求: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等词语。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谁用箭射大雁?(更…  相似文献   

9.
单元导语:本单元是由两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习作例文)组成。前两篇侧重写人,第三篇侧重记事。三篇课文都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指导学生阅读这一单元的课文,要教会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来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思想,懂得怎样组句成段。进而完成“抓事物重点有顺序组织材料”的单元训练重点。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课文教学也大致如此。一篇课文的教学以什么为切入口 ,然后深入展开 ,这是颇费思量的事。这里我们介绍几篇分别从不同角度切入的教学设计 :有从一个词切入 ,进行教学的 (《用“一点突破”法教学〈倔强的小红军〉》) ;有从一句话切入 ,进行教学的 (《直奔重点句 体悟爱国情》) ;有从一段话切入 ,进行教学的 (《抓住一段教活全篇》) ;有常规式的从审题入手 ,观察插图 ,抓住析句 ,联系全文整体感知的 (《〈要下雨了〉教学追记》) ;有把多种切入方法综合灵活运用的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想》)。从这几篇文章我们不难看出 ,它们的切入手法虽然各异 ,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 :它们所选择的突破口 ,其着力点在全文 (全段 )的展开上一定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而至于到底选择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或者从标题到课文结尾有序地展开中的哪种方法好呢 ,这要根据课文特点灵活决定。只有深入备课 ,深刻地领悟了课文内容 ,才能抓住课文的特点 ,选择最有效的切入方法 ,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叙事之作。全文仅600余字,却融情、境于一体。由于课文描述的内容跟学生认识之间的时空距离较远,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带来了困难。该文所在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为“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因此,课文中重点句的理解既是教学重点,也是...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3、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重点字、词、句的理解,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内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3.
语段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是句与篇的桥梁,理解并把握好重点语段的内容,有助于理解整篇文章。 一、精心选择教读的重点段 以语段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要选好语段,选准语段。而确定一篇课文的重点语段,要从全面考虑,要看教学目标、全文结构、表现中心、塑造人物等多方面。 (一)寻找紧扣教学目标的语段  相似文献   

14.
《詹天佑》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篇好教材。课文第一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我在教学中,抓住中心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紧扣中心句,理解詹天佑的杰出才能 1.勘测线路:课文里连用了四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艺术□云南玉溪地区教研室彭慧勇一、找准突破口,一问领全文在小语教材中,有的字、词、句、段正是一篇课文的“眼”,是阅读教学中理解全文的突破口。只有找准突破口来设计问题,然后顺藤摸瓜,才能统领全文,才能使教学的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到突...  相似文献   

16.
九义教育六年制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自然段。指导学生读懂一段话包括三方面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读懂每一句的意思,弄清句与句的联系。在这三点中,难度最大的要属第三点。弄清句  相似文献   

17.
[教材理解]《比尾巴》是新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十课,课文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活泼的儿歌,用问句和答句的对话形式,介绍了6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八、鸟”。2.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4.教育学生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认字。[教学难点]读好问句。[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全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2.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受不幸之后是怎么做的,品读重点句感受大家对卡罗纳的理解和关爱,同时说一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3.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自觉阅读《爱的教育》一书,提高阅读兴趣与能力。  相似文献   

19.
《师说》这篇课文中的第二段是全文的主要论证部分。讲清这一段文义就能使学生理解韩愈阐述的“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中心论点。构成这个段落的三个对比句及作者在每个对比句后所发表的议论是讲解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取串讲方式,分析这三个对比句在论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简单论述对比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有重点地讲解疑难字、词、句,力求把课文分析与字、词、句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讲解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要以文为本。在教学中,要紧扣课文题目,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围绕中心句,寻找衔接句,抓住课文写作脉络理解文章内容,这样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