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艺术设计发展、兴起不仅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水平,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并影响着一个国家、区域或企业的经济发展.现代艺术设计师正是要将各种先决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相关因素综合考虑,才能为成功的设计打下基础,从而推动艺术设计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逐渐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工艺美术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在这种形势下,工业设计的概念逐渐兴起,并代替了工艺美术的地位,这影响到了高校艺术设计系科和专业名称的变化.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专业目录的不断调整,艺术设计的专业名称也在不断地改变.  相似文献   

3.
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它对现代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世界大部分设计院校的设计教育基石.但也有不少人指出,包豪斯时代距离现代已有一个世纪,对现代设计的借鉴意义并没有那么大,所以我们对包豪斯艺术设计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一个浅谈,通过对包豪斯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理念以及设计风格作为研究的突破点,对包豪斯艺术设计思想形成的过程、发展历程、对艺术设计的意义、对设计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包豪斯艺术设计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与我们国家设计行业之间的联系进行深究,探讨包豪斯艺术设计当代设计领域的现实指导意义,以及我们如何更好的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利用包豪斯艺术设计的研究为我国现阶段的艺术设计进行改革以及寻找新的突破点,这也是包豪斯艺术设计对当代的艺术设计的价值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广泛开展网络学习,增强学生市场意识及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应借鉴国外设计教育的先进理念,结合自身的国情,构建面向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推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下社会多元化体系发展,适应这一潮流,艺术设计教育也朝着多元化体系发展。同时,这也与艺术设计学科交叉特征与我国设计教育发展历史密切相关。本文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多元化发展模式进行一番探讨,以期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多元化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艺术设计教育是一个高度实用性、高度实用主义的教育。这里的实用性最突出的表现在艺术设计教育是否跟上或者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当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滞后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新兴专业的设计人才不能及时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与把握也无法跟上市场的需求。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意识、现代科技头脑和现代思维的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兼顾文科、理科的综合  相似文献   

7.
艺术设计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变革 ,现代艺术设计的格局和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形成了新的思维模式的基本构架。设计观念的更新、思维模式的转变以及网络新技术的应用等 ,对现代艺术设计影响比较大 ,本文对此将做深入地探究。  相似文献   

8.
把九江本土文化资源作为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它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在艺术设计全球化的今天,本土化的设计成为"和而不同"设计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本文以九江民间文化和社会环境为背景,对现代设计与本土化融合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9.
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设计师。现代设计教育的目的是挖掘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应加强设计技能的训练,从而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和现代生活的需要,为中国现代文明输送具有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设计人才。这将是21世纪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具有中国特色传统的设计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已经崭露头角,形成的一股具有独特韵味、包含中国气息的设计思潮并影响着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卢春洁 《考试周刊》2009,(29):196-196
一、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最初受纺织业快速发展的影响.高校设置的艺术设计专业一般多为染织设计、图案设计等。到后期为适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与社会市场的逐步放开,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开始供不应求,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的学科不断丰富,艺术设计教育规模急剧扩大。除了各高等艺术专业院校外.各综合院校也纷纷开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增长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代艺术设计职业化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问题。当下,如何改良教学模式和内容,如何使学生的专业与综合能力对接社会需求,是设计人才培养的关键。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职场艺术设计实务与当前教育教学之间的现状和差异,从当前设计企业的人力资源、项目设计管理、创新思维等职场视角,明确人才需求规格和要求,明晰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和执业准备,进一步优化调整学校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目标,探寻我国设计教育改革路径和人才培养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装饰艺术设计教学涉及多项设计专业领域,应该以应用设计的教学理念为主导.注重社会经济产业中不同领域、不同项目的现代科技与材料学在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作为课程创新教学的切入点.把提升高校培养具有社会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艺术设计能力,作为课程创新教学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21世纪初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作为一门“创造性”和“实用性”兼具的艺术学科,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开始注重艺术实践,这一理念应用在教育中,不仅符合了新课改的课程要求,还遵循了艺术设计本身的特质与学科规律。目前关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从“创造性”“实用性”角度进行深度挖掘的书籍并不多,现代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是其教育过程中面对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同时也是中国艺术设计融入全球市场的一个判断标准。在近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出了一定的规模,并借助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开始与国际艺术设计潮流逐渐结合,新的设计理念进入中国,并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激起浪花,激发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新发展,同时催生了艺术设计教育的长足进步,各个高校分别扩招,但同时更多的问题开始浮现,如理论先行、师资跟不上等。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跟上时代步伐的更高要求,培养的设计人才务必适应社会的发展,发挥其更大的社会价值。然而目前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专业设计与课程结构都相对滞后,办学条件先天性不足,教材不实,教法单一,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学生学习动机无定,“设计”二字在师生头脑中无根。由此,工作者唯有认清形势、深入探索、不断革新,方能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以致用、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人才,是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指导思想不明确、办学方针的偏差、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等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用人单位也存在着用人误区。因此不得不认真思考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法问题。要针对现代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以自我为核心的独立思考、综合运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顺利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方法和现代设计的创新思维方式,学会逆向思维,练就精湛的手上功夫,不拘一格地出招,才会在设计创意上有重大突破,成长为受市场欢迎的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7.
孙丽华 《成人教育》2011,31(5):121-122
构成艺术是现代任何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理论,也是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基础课程。将构成艺术结合到现代标志的设计教学之中,是引导学生设计出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标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对构建实践性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产品数字化进程的加快,设计产业以蓬勃发展的高新数字传媒业、广告印刷业、包装业、电子通讯产业、环境工程、展示业等为依托,不断形成综合性的艺术设计服务市场,艺术设计的价值也是依附于上述产业和行业及具体的产品而得以凸显。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渐增长,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中较为单一、封闭的教育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建立一个高效开放的实践性、应用型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该文仅结合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思考,探索如何"以国家需要为前提、社会需求为导向、区域定位为关键"来构建长白山区独特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标志设计过程的剖析,来反映标志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的精华,说明标志设计的训练是现代艺术设计综合训练,它包括现代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基本技法和设计训练的基本程序,因此重视标志设计的训练对提高现代艺术设计综合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现代艺术设计的经济意义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不管是生产还是生活,都有着现代设计深深的影响。因此,现代艺术设计对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