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执教<最后一课>(现编入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学生质疑文中第5自然段"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一句中的介词翻译得不当,应将"在"改为"从"或将"过"改为"着",我斟酌了一番,觉得学生言之有理,遂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2.
<花瓣飘香>一课,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故事,表现她是一个懂事、孝顺、可爱的孩子.听了几位老师教学<花瓣飘香>第二课时,有的老师采用探究讨论式,有的采用开门见山式,多围绕"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得出结论.听完这些课,笔者和学生交流,问:"小女孩摘花瓣送给妈妈,这样做好吗?"学生无一例外地点头.  相似文献   

3.
李颖 《考试周刊》2013,(70):155-156
<正>每个教师的课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与教师的素质、性格、知识储备、生活阅历等密不可分。就像同一句台词,赵本山和赵忠祥说就会有不一样的味道。多年积淀使我的课成为学生的期盼,就像观赏剧情扣人心弦的连续剧。一、独特的开场白一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深刻,对你讲的内容"一见钟情"。因此开场白的样式也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4.
<二泉映月>一课中有这么一句:"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课堂上有学生提问:"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学生中没有人做出反应,显然,他们对这个词不理解或一下子无法表达对这个词的理解.我是这样引领学生学习感悟"饱经风霜"一词的:  相似文献   

5.
六年级新学期的第一堂<思想品德>课,我是这样开始的: 当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思想品德"四个字后,我问道:"同学们,这节课是<思想品德>课.大家仔细看看,‘思想品德'这几个字有什么特别?"学生们想了想,说:"‘思想品德'四个字中有三个字是心字底.""对.那么,这门课主要要我们学习什么?""学习做一个有高尚心灵的人."有一个学生回答."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给学生上古诗<草>.这首古诗不难理解.很多学生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所以课前在备课时,我只粗粗地看一下资料,并且只备了一个简案.果然,课刚开始,学生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个说:老师,第一句诗我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个说:老师,这首古诗我早就会背了.从学生的情况看,似乎没有再讲解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教材出现的句型主要有主谓谓语句和存现句。主谓谓语句又分人物和事物充当主语两种形式。低年级学生用得最多的也是这两类三式。因此,低年级的句子训练主要应从它们着手。如一册“看图学词学句”第一课:“全国人民热爱共产党。”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句话,它同前面学过的“看图拼音识字”不同。从外部形态上看,它后面有一个句末符点——句号;从内容上看,它包含“什么人(谁)”和“怎么样”两个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字或一个词,并能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二课:“我爱北京。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就可以一句一句地提问:“这一句写的  相似文献   

8.
追求真实的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这个话题,应从我校三年级组开展的"同上一课"教研活动谈起.三年级有六位语文教师,他们推出3人同上<掌声>.听课中,三种"课观"给我留下了不尽的思考.应该说几位教师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多媒体课件都做得比较好.一位教师正式上课前,为了学生课上能有精彩的表现,私下里还给几个学生做了特别交代.可想而知,他的<掌声>留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是什么印象--假.  相似文献   

9.
(一)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体悟彩塑的特点1.自读此段,找出此段的中心句,想想彩塑有什么特点。2.完成填空:莫高窟里有()的彩塑。再说说你是怎样感受到的。3.指导学生将体会到的读出来。师启发学生开展互动式评读。你为什么这样读?你觉得他哪儿读得好?4.引导学生欣赏一组菩萨图,  相似文献   

10.
二年级语文主要是字词教学,在学习每个新字时,我力求学生做到先剖析字形寻求记忆方法,从字到词再到句.如今,破译记忆密码已成为学生学习新字展示自己学习机制的风景坛.下面是我在小学第四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进行识字教学的一个特写镜头:  相似文献   

11.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朱楚妍同学"还有"这个词读得好,换气时,语气也调整得轻快了.有的说:老师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最后四个字一日气读出来,读得好.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我情不自禁地带头鼓掌.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教<半夜鸡叫>一课"玉宝正在纳闷,只见那人直奔牛圈走来"一句时,学生问:"那人到底是奔来,还是走来的?""是走来的."教师不耐烦地回答.学生还想要问什么,却被教师不快的神情给堵回去了.  相似文献   

13.
为演绎"阅读教学‘课眼'模式",笔者在本地一所重点中学执教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课堂里,我试图引领学生解决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索科洛夫做了哪些梦?(2)索科洛夫为什么会做这些梦?(3)索科洛夫的"梦"像梦吗?"梦"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梦",是建构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课眼".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第一次执教<清贫乐·村居>片段 师: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了一家人各自都在做什么. 师:这一家都有哪些人呢? 生:翁媪、大儿、中儿、小儿.(师板书) 师:哪一句是在描写翁媪? 生:第二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相似文献   

15.
<正>课上,带学生读《春江花月夜》,叮嘱他们第二天早读要默写。傍晚,到家附近的一个幽僻的小公园里散步,遇见一位有意思的老先生。远远地,就听老先生大声说着什么,句与句间略有停顿。起先我还以为他在打电话,走近了,才发现不是。留神细听,伴随着他的脚步掠过我的,是"可怜春半不还家",竟是《春江花月夜》中的句子!老人不可能有默写任务,是什么让他旁若无人地大声吟哦?他最早接触到这首诗,也是在如"春江花月夜"一般美好的少年时代吗?那样的年龄,悲伤也是轻盈的,  相似文献   

16.
<正>当我接到这个开课任务的时候,我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是一节什么课型呢?经常有同事问我,你上什么课呀?我说:Unit3 Language in use.同事就会说,原来是复习课啊。所以一开始我也有了这个疑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什么?另外一个疑问就是,我们这次三个人的任务是整体模块教学,三人在讨论的时候觉得我这堂课里都应该有前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所以,第二个疑问就是如何确定我的教学内容?参考了教参,本模块的任务要求学生到中国旅游的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一、从"不丢下一个弟兄"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有一句口头禅:"只要是独立团的弟兄.一个都不能丢下!"  相似文献   

18.
片段一引词质疑(<盘古开天地>陈丽羽) 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生:课文最后一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师板书"创造",提示写法及写字姿势,学生练习书写)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创造吗? 生:就是做. 师:有这么点意思. 生:做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前几日,我借班上第七册的<小猫钓鱼>.本来是准备以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为新课导入.我问:"你们看到<小猫钓鱼>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说,他(她)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20.
写文章讲究开头,好文章的好开头总有引人入胜之妙。要教好一课书,设计一个好开头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调动起学生认真学习课文的兴趣。我把这种开头叫做“课引子”。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在设计“课引子”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为了鼓励学生独立钻研课文,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天山景物记》一课时,我在黑板上先写了《论语·述而》的一节:“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问学生懂不懂,学生说第一句不懂,第二句懂。于是我把第一句里的“愤”和“悱”两字作了解释,这样学生就能译出这段话了:“孔子说:(我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