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日本公私藏书机构有很丰富的中国通俗文学文献收藏,这既与历史上日本学界对中国通俗文学文献的重视有关,也是上个世纪上半期日本汉学家到中国着意搜求的结果。日本学者还编制了一些中国说唱文学方面的专题目录。在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方面,狩野直喜、泽田瑞穗、波多野太郎等汉学家做出了较大贡献。在敦煌说唱文学文献的研究方面,日本学界也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周建华  韩丽霞 《文教资料》2013,(10):15-16,26
应日本学者狩野直喜之邀,杨钟羲于1933年赴日本访书。本文详细介绍访书的背景、经过和访书的成果,以及访书对古籍的保存和传播起到的重要作用,突出访书在中日文献、文学和文化交流史上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铃木虎雄在现代日本汉学研究方面有开创性贡献,被称为中国文学研究第一人。其研究范围,从《诗经》、《楚辞》、《文选》、《文心雕龙》、杜诗、白居易诗,一直到词曲。骄文、八股文和戏剧小说,几乎对中国文学史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都有专著或论文论及。他的《中国诗史论》出版于1925年,比我国的第一部文学批评史专著——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还要早两年,并对后者产生直接影响。《赋史大要》开启赋史研究。在中国古典文论方面,《文心雕龙》、《文境秘府论》校勘卓有建树。铃木虎雄的多方面学术成果,对于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及其在日本的影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国内生态美学研究者纷纷从中国古典文论中挖掘丰富的生态现,力图为生态美学寻找理论基点与历史渊源.但是,中国古典文论有其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国古典文论的盲目摄入对生态美学学科建构产生了不利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生态美学神秘化了:非科学的方法论还难以担当起建构生态美学方法论的大任;对自身超越性的遮蔽是生态美学盲目吸收借鉴中国古典文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说起海外的中国通俗文学研究,日本无疑是一个首先要提起的学术重镇。之所以这样说,有如下几个理由:一是日本公私藏书机构的通俗文学收藏极为丰富,尤其是一些在中国本土已经失传的通俗文学作品,小说如《游仙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全相平话五种》,戏曲如《元刊杂剧三十种》,为此上个世纪有不少研究者如孙楷第、王古鲁等到日本寻访通俗文学资料。二是日本是最早研究中国通俗文学的国家之一,许多前辈学人如狩野直喜、盐谷温、青木正儿、长泽规矩也等,得风气之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界真正的南戏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而日本学者早在明治时期就已经涉足南戏研究.明治后期,笹川临风先声夺人,负开拓之功,而森槐南的南戏研究不仅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且对后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客观上造成了南戏研究的声势,推动了南戏研究的进步.明治末大正初开始,狩野直喜、盐谷温、宫原民平等人以大量精力关注、研究中国俗文学,他们的相关著述中,都包含了南戏研究.随着新材料的发现,昭和时期青木正儿的南戏研究超过了此前所有日本南戏研究者的水平,故他在南戏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物哀"是日本传统文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是日本古典文论的精髓,因此,不了解"物哀"就难以深刻地进行日本文论与其他民族文论的比较研究。"物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物感"论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物哀"与"物感"的解析以及二者生成的原因的追溯,进行一粗浅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虽然<红楼梦评论>浸染了过多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哲学色彩,主观唯心思想浓厚,但却是中国第一篇用西方哲学和美学思想深刻分析本国作品的批评著作,它为中国古代文论向现代文论的转型做出了贡献,其理论构思和框架是全新的,反映了中国古典文论向现代文论的转变,代表着当时中国文论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和日本文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对日本现代文论的接受,主要是由日本文艺理论来自西方而又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特点所决定的。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大规模译介日本文论,日本文论成为同时期中国译介最多的外国文论。译介的特点是日本大正时代的文论为主,以左翼文论为重点,以普及性的文论著作为中心。其中,夏目漱石、厨川白村、小泉八云、本间久雄、木村毅、原朔太郎、宫岛新三郎、藏原惟人等文论家对中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自列维一斯特劳斯提出西方文化、西方社会建基于二项对立这一深层结构的观点以来,寻找深层结构,并研究该结构对特定民族文化、文学及文论的建构影响,成为文论界研究的热点。中国文化创制方式、华夏民族对宇宙万物生成模式的认知模式决定着中国文化及文学、文论的深层结构是阴阳同构。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阴阳同构这一体系无所不包,在诸如中和美学、文气论、文章风格、文章章法结构等古典文论话语中,阴阳同构的深层结构在其概念的内涵外延上均有着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用户对植保无人机的满意度,基于Kano?AHP 模型提出一种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创新设计方案。系统集成卡诺模型(Kano)和层次分析法(AHP)的优势,明确了无人机各个模块的需求及其重要程度,在Kano 模型中对需求权重进行功能分析和排序,得到各评价指标。最后对产品方案收集到的数据构建判断矩阵,完成检验与评估,确定了最佳设计方案。结果表明:Kano-AHP 模型能够有效地映射从需求分析到功能设计的有效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产品设计依赖主观经验进行设计的不足,使产品设计更具科学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Increasingl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realising that higher education could be regarded as a business-like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y are beginning to focus more on meeting or even exceeding the needs of their students.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factors that create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teaching (‘teaching satisfiers’) may be qualitatively differently from the factors that create dissatisfaction with teaching. Thus, this research uses the Kano methodology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ors that students take for granted (‘Must-be factors’) and that have the potential to delight them (‘Excitement factors’). Kano questionnaires containing 19 attributes of effective professors taken from previous studies and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were handed out in two marketing courses to 63 postgraduate students enrolled in a service marketing course. The Kano results corroborate previous US findings that revealed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ity in general and support studies that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professors creating rapport with their students in particular.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史学史是系统的学科,其知识体系的更新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向,也是学术研究和大学教学的要务。中国史学史的知识体系,首先应当明确其学科任务和研究内容,随之要探讨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主导线索,即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互动、互补又互有排抑的矛盾,而史学求真与撰史致用的矛盾就交织于其间。在上述主导线索的关照下,应当准确地划分中国史学的发展阶段,同时深化史学史个案问题的研讨,认真审视以往的历史结论,从而以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做好中国史学史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厨房消毒器设计中用户需求目标模糊、关于厨房水槽消毒器的设计研究较少等问题,集成因素分析(SET)、卡诺模型(Kano)与层次分析法(AHP)对厨房消毒器进行创新设计研究。通过SET因素分析发现产品机会缺口并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使用Kano模型进行厨房消毒器用户需求属性分类,再通过AHP层次模型构建、权重计算等步骤确定需求要素优先级;最后根据用户需求分析,对厨房消毒器提出设计方案后使用价值机会分析(VOA)进行方案评价验证。集成SET、Kano模型及AHP的创新设计方法,在厨房消毒器的产品创新设计中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提升了厨房消毒器产品创新设计的客观性与严谨性,为厨房消毒器产品创新设计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郭秉文的《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是现代中国第一本教育制度通史。该书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西方教育学术范式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力求中西结合,经世致用,建构了现代中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作为20世纪初期世界教育研究重镇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撰写通过的教育学博士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的写作模式成为此后同门蒋梦麟、胡适、陶行知等人撰写博士论文参考借鉴的样板。该书及作者的其他早期相关论著建立了现代中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实际开启了中国教育学转向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的进程,影响了一代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16.
《史学要论》是李大钊从事唯物史观教学和研究的最终成果,亦是其作为一代学术大师的经典传世之作。《史学要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体系完备,博大精深,旨在建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历史科学的学科体系。在中国史学史上,《史学要论》堪称近代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史学理论著作,开创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建立了崭新的研究范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化和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而在近百年来中国知识与制度体系的革命性变革中占有独特地位,贡献卓越。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主要职能和任务之一,而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则是大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首次以国内本科院校为评价对象,从“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出发,以分类评价为原则,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以投入、产出、效益为主线的科研竞争力评价体系,发布了“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两个报告,对我国科研竞争力评价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王泉根论儿童文学》是我国第一位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王泉根教授有关儿童文学研究的代表性论著。作者坚执"问题意识、原创品格、中国话语"的学术理念,就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的关键问题、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事实、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等重要论题,作了精深研究与探讨,有力地促使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体系与学术品质进入一个新的学术台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传入中国。在历经20多年的理论研究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译介引进"、"批评实践勃兴"及"研究深化"三个阶段。在此期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断地被中国的文学批评家们源引、借用、改造,最终被有效地植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现当代文学批评多元格局中的一员,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富于特色的学术领域,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过于重视第一作者的科研激励政策,为大学内部的科研合作带来了有争议的影响。借助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一大学声誉的创造过程模型,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阐述科研合作影响大学声誉的实现机理,并首次运用98家大学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科研合作行为对大学的组织声誉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跨校科研合作网络比本校内部合作网络对大学声誉和创新能力具有更强的积极影响,而独自研究行为则带来了明显的负作用。显然,现行激励政策破坏了科研合作的社会资本基础。因此,在科研管理体制中淡化对第一作者的政策要求,强化学术权力的权威地位以及通过制度设计促进个体社会资本向团队与组织层次转化,将为大学声誉的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