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写作,是借用文字表达新闻事实的过程.这中间,有的人借用了"一马车"的文字,表达出"一箩筐"的新闻事实;有的人直接用"一箩筐"的文字,就表达出"一马车"的新闻事实;有的人把简单的事情用"兜圈子"的表达方式把读者弄糊涂了;有的人把复杂的事情用简洁的文字表述清楚了……新闻写作,"拖泥带水"不是本事,"化简为繁"不是本事.真正的行家里手,则能够"举重若轻","化繁为简".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分析了我国<经济日报>和美国<华尔街日报>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评论后认为,两报评论在所讲述的对象事件的面貌、所提出的问题、所阐述的观点等方面差异很大,原因在于其不同的立场、写作方法及风格,具体表现在写作旨趣、基本视角、阐述方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陶阳谷 《今传媒》2016,(2):52-53
霍尔提出了三种解码立场:主导-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对抗立场.对抗立场作为网络时代受众的一种突出表现,影响着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澎湃新闻"、"人民日报"、"网易新闻"APP 中的用户跟帖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网民的对抗式解读表现极其特征进行概括:对权威的对抗性心理强烈;对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深表怀疑;对煽情式报道的麻木不仁.遭遇抵抗式解读的原因有:媒介技术提供的平台是基础;大众在对抗性解读中产生的快感是动力;新闻文本固有的问题是诱因.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新闻学己经开启由"职业主导范式"向"社会主导范式"的转换进程.这意味着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对象的社会化转换,即不再局限于职业新闻活动这个中心,不再停留在职业新闻领域这个"中层",而是开始进一步的"上升"和"下沉".所谓"上升",就是在"人与新闻关系"这一新闻学总问题的视野中,更加关注新闻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玲 《青年记者》2006,(8):64-64
新闻将人的心灵作为突破口,依赖语言(这里指广义的语言)说明客观事实,无论学语言、版面语言、镜头语言,新闻报道需要通过语言对新闻进行提炼、加工、剥离.不同的语言形成不同的新闻风格,而风格的形成是新闻能否更被公众理解、接受的关键. 新闻语言是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作品中体现自己的写作构思和技术手法的总和,它可以形象地揭示新闻内容,表达作品思想的准确性和深度。同时,新闻行业是一门专业富集的行业,它是集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播音、多媒体等诸多领域为一身的的一门杂学。  相似文献   

6.
会议新闻写作,是很有学问的,已有许多文章对会议新闻写作做了研究.这里,只谈一个小问题,就是记者要注意掌握"里应外合"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采访写作中,如何听当事人说、如何处理当事人的"说",不同的记者颇见高下.新闻引语中的"说",是很要些功夫的.  相似文献   

8.
"讲故事,重细节"是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黄扬略提出的学习借鉴"华尔街体"、探索"深圳商报新闻写作风格"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它与学习借鉴"华尔街体"、探索"深圳商报新闻写作风格"的其他三个方面即"用背景,重厚度"、"多视角,多方位"、"语言自然、生动"相辅相成,又有自己的特  相似文献   

9.
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的重要特点在于诉诸于听觉.本文从广播"听"的规律、"听"的特性出发,分别对广播新闻写作的"短小精悍"、"形式活泼"、"行文顺畅"等若干方面提出思索,强调广播新闻写作必须注重"听"的艺术,让受众充分感受广播的魅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广播的宣传任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邹举  顾雨霏 《新闻通讯》2010,(11):60-61
所谓“范式”,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概念,它指研究者的研究立场、思维模式,以及依此而形成的理论模型和框架。“纵观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史,我们必须意识到,任何真理或结论都是以特定的研究角度、研究方式、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即确定不移的研究范式为前提的,按照不同的范式去研究同一社会现象就会做出不同的解释,得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真理性知识。”  相似文献   

11.
像读故事一样读新闻,伴随着媒体市场化的进程,故事化写作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闻写作方式之一.人物语言动作的牛动刻画,事件场景的白描再现……故事化写作如果操作得当,将会成为报纸版面上一道是实实在在的"加分题",切实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但"不计成本"的追求故事,也将使媒体的公信力和品位大大折扣.  相似文献   

12.
"温情"是一种语言感受,本研究针对语言表达的不同维度试图对这一感受进行拆解分析.本文以软性新闻作为温情表达的文本切入,对比央视新闻主播的新闻表达样态,同时我们借助问卷和数据分析的手段尝试发掘出类型化语言表达的范式.通过对声音物理要素、口语传播语言技巧的分析,总结出温情表达的表达特点以及部分语言策略,即考虑语速的快慢、语...  相似文献   

13.
据文学评论家说,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写作风格曾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作家".海明威曾是堪萨斯城《星报》记者,他本人认为记者生涯使他在语言运用上得益非浅.他说,《星报》的写作手册上那些规定"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写作规则,我从未忘记它们.任何一个有才能的人,只要他遵循这些规则,就能把他想说的,与他真实感觉到的东西如实地表述出来".那些写作规则是什么呢?那就是"用短句子,开头段落须短.语言有力.行文力求流畅通顺.用肯定说法,避免用否定说法."美国新闻写作至今遵循这些规则而且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文体更注重于对视觉化的呈现,新闻体裁混合化、价值取向娱乐化、"梨花体"式叙事扩大化、"标题党"行为中性化都使得新闻文体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写作将互联网技术与新闻报道方式结合起来,为新闻文体创新提供了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7,(8):23-28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受众地位的增强,我国新闻评论经历了由"论"及"评"的转变,如今在自媒体环境下,意见表达呈现出多元性和无序性,述评这种能够整合新闻、观点甚至是情绪的评论形式,则引领着新闻评论由"评"向"论"的再次转换。在话语方式和主体意识上,新闻评论则从"教育者"向"批判者"和"揭秘者"转换。写作风格上的地摊文学化、表达方式上的述评化以及表达功能上的情报化和智库化是自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新闻作品是否有自己的风格,这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有人就认为:风格只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是文艺作品的专利。作为"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的新闻,其文体的本质特征是再现,新闻报道(消息与通讯)只是按固有格式写作而已,无所谓风格。事实上,新闻作品不仅存在风格,而且是能形成风格的。  相似文献   

17.
诗言志,歌言情."志"和"情"是一切文学作品的主体,新闻写作亦是如此. 与"诗"和"歌"的分工不同一样,在各类新闻体裁中,对于"志"和"情"的表达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消息重在传递信息,评论用来表达观点,而通讯作品尤其是人物通讯的重点则重在塑造人物和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18.
坚持新闻报道的"三贴近"原则,多报道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并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真正做到"三贴近",既是采访作风,采写方式的转变过程,也是采写水平、写作技巧的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闻写作中的情感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里有."新闻写作就是向受众撒播阳光的过程,所以,记者的笔要饱蘸感情.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情感.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情感?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思考:一是要理解情感与写作的关系.二是要掌握在写作新闻时如何表达情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搞新闻工作的人,一切要从事实出发,"所见"是第一位的,"所状"是第二位的.先有事实发生后有状况描写.但是"状"有实"状"与虚"状"之分.所谓实状,是实打实的描摹事实,而所谓虚状,则是采用分析综合的手段,进行联想,既通常人们所说的合理想像.虚状描写的作用是更好地再现新闻,表达新闻事实所蕴含的道理,表述记者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