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需要名记者。而真正够得上名记者的,在中外记者队伍中却属凤毛麟角。因此,探察记者的成材之路,就成为新闻界的共同要求。记者,应是报告时代信息的战士,这就要求他应具有纵论时代风云的才智和善于驾驭新闻武器引导社会舆论的能量。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发展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对传播信息的新闻事业,不断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培养名记者,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是新闻战线迫在眉睫的一项战略任务。有名望的记者,在读者中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量。人们一看到他的署名,就想看他的文章。这是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当名记者的记者也就不是好记者。如果你想当一个合格的记者,你就首先要有当名记者的意识和愿望。 做名记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多方面很高  相似文献   

3.
刘耿 《新闻传播》2012,(1):15-16
一、新时代及新媒体时代的名记荒当人们谈论名记者的时候,他们在谈什么?记者是与时代联系最紧密的一群人,他们的新闻作品就是时代的记录。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名记者的塑造、使命和工作方式是不同的,在新媒体语境下又有不同。尴尬的是,谈论今天的名记者,不是谈什么的问题,而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4.
经常有年轻的记者和新闻院校的学生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名记者?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中外军界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按此推论,套用到新闻界.应该是不想当名记者的记者不是好记者。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名记者呢?根据笔者对中外名记者的研究.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名记者,不是一朝一夕在短时间内能修炼成的,它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新闻实践的磨炼过程。在名记者身上有如下几个特征是可以看得到的。  相似文献   

5.
王潇婉 《传媒》2018,(5):40-41
"网红记者"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推出的名记者培养项目,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记者,让记者成为新时代媒体报道的主力军,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将影响力从报纸扩展到网络上.这与那些追求"一夜成名"的"网红"不同,"网红记者"是一群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努力传播正能量的"网红".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99%的记者无法成为名记者?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名记者?记者如何才能超越平庸?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正视的问题。结合若干中国名记者的成长历程,我们也许能够相对清晰地发掘名记者群体中带有共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10,(6):20-21
樊云芳(1945年5月—),女,上海人,著名记者。"还在大学时代,我就做着记者梦。这个梦萌生于一篇振聋发聩的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那时她想,"要是我今后能当一名记者,并写出一篇这样震撼人心的报道来,这一生也就不算虚度了。"  相似文献   

8.
时代呼唤名记者(下)金凤人民日报培养记者特别是名记者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颇多曲折。首先是1958年人民日报记者站和新华社各地分社合并,除我之外,几乎全部记者都去了新华社,十几位老记者担任了分社领导。人民日报记者队伍风流云散。60年代初虽恢复了记者...  相似文献   

9.
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对于海内外前来报道的数干名记者们而言,意义重大,是新闻的"富矿",更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MOJO(MobileJournalism移动记者)记者们"各显神通"的舞台.如何更好地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要求、利用新媒体手段做好两会新闻报道?笔者谈谈参加两会报道的一些思考和收获.  相似文献   

10.
微博的迅速发展,使得全民记者的时代随之到来,而互联网也成为了网民进行互动交流的一个主要平台,并且是各种社会舆论的集结地,这也就导致了传统媒体中的"主流话语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就"全民记者时代"中报纸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被称作"全媒体时代"、"全民记者时代",大众传媒和职业记者在流淌的新闻长河中跋涉的同时,自身也不时地爆出新闻,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近来一连串记者被通缉、被袭击、被辱骂、被殴打、被告上法庭等事件,只不过是一次比较集中的爆发. 媒体和记者构成"新闻元素",缘由多多,不可一概而论.不过,有一个缘由愈来愈突出起来,那就是舆论监督所引发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当前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人们期待着新闻战线能多产生一些在人民中享有盛誉、为社会公认的名记者(包括名评论家、名专栏作家、名编辑等)。名记者的新闻作品有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风格,有较高的写作水平,更能吸引千百万读者,鼓舞人民奋发地献身四化,帮助人民勇敢地去战胜邪恶。人民和党需要名记者乃是时代的要求。无论是从读者的愿望,还是从新闻工作发展的要求看,我们现在的名记者还是太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除了复杂的社会原因之外,主要涉及到记者本身的工作,涉及到报纸的领导、编辑对记者的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吴玉英 《新闻世界》2013,(5):295-296
微博的兴起,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全民记者"时代。"全民记者"时代的新闻失实现象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田野研究是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其核心内涵是要注重事件的真实感,从现场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信息,人类学方法对解决"全民记者"时代新闻报道失实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一名记者,是我从中学时代起就有的梦。那时,在我的眼中,记者无所不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大学毕业后,由于专业的缘故,先是干了和英语相关的活儿,但记者梦始终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5.
刘兰明 《今传媒》2011,(11):47-49
2010年记者节之际,《南方日报》提出这样的观点:全民记者时代已经到来。一年来,随着微博的爆发式发展,学界与业界越来越认可这样的判断。互联网成为网民自发爆料和集结舆论的平台,网络正迫不及待抢夺传统媒体的"主流话语权"。那么,面对一个人就是一个"微型通讯社"的传播现实,面对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作为传统的重要平面媒体——报纸该如何应对?如何重新塑造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运用报纸影响网络舆论,正成为报纸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前几日,读了本报记者王文君的《温泉之惑》系列报道,有些感想,也引发了一些对当好一名记者的思考。《温泉之惑》是一篇对忻州市温泉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潜力的深度报道,作者经过详细的调查了解,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经过认真理性的思考,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值得一读。当下,这样的文章并不多见,这样下功夫研究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记者值得肯定。做为一名记者,理性思考非常重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博客、微博让每公民都能成为记录者和传播者,做一名记者不易,做一名好记者更  相似文献   

17.
记者型主持人是高度融人了节目的报道意识,以采访、主持见长,集采、编、播于一体的主持人。国外的所谓“记者型主持人”大多出现在新闻报道节目或是访谈节目中,他们是资深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并有着丰厚的记者从业经验。从一名记者到一名主持人,或者是从一名主持人到一名记者,不能说这是一个转换过程,而只能说这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记者型主持人的产生和发展正是适应了这个相互融合过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柳忠实 《记者摇篮》2012,(12):43-44
从2010年开始,由互联网发展而来的微博(包括博客),成为一支新闻新军,其无所不在,迅速便捷,有人惊呼"全民记者时代"到来了,这也让报纸和广播电视的新闻业者齐呼"狼来了"!报纸这个传统的纸质媒体,如何应对微博时代,以赢得更好的发展,现已成为报界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微博冲击波微博,即微型博客,目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博客形式,博客作者不需要撰写很复杂的文章,而只需要抒写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的社会无论做什么行业都需要品牌,吃饭要找牌子"响亮"的饭店,穿衣要找信得过的品牌,就连吃药也要找认得准的品牌。因此这个规则对于新闻行业也同样是适用的,名记者给一个电视台、一个报社带来的效益也是不可小视的。然而名记者的品牌也不是谁都能扛得起的,要想以名记者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记者本身  相似文献   

20.
方甜 《新闻传播》2013,(12):245-246
中国新闻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名记者,他们在新闻业务上的业绩至今都是学习的榜样。成为名记者往往需要主客观条件的双重配合,然而当前形势下,记者成名面临着诸多阻碍性因素。媒介同质化竞争环境下记者创新难,成名机制中对记者提出了业务和管理运营的复合型要求,以及媒体市场化环境中记者的新闻民工待遇引发的问题,都加剧了记者成名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