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卞玺 《新闻爱好者》2010,(10):117-117
前言 闽南文化是由闽台两地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闽南人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域文化。闽南与台湾一水之隔,闽南文化随着闽南人到台湾而广为流传。这也是海峡两岸闽南话一直畅通交流、沟通无阻的根本原因。厦门卫视节目大多使用闽南语播出,闽南语言文化的趋同性和相似性所显示出的强大向心力,  相似文献   

2.
闽南高校处于海西重要的地理位置,闽南高校图书馆可以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改革创新,建立图书馆联盟,共享信息资源;积极联手保护所有涉台文献资料;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闽南传统文化。这样可以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为台湾民众的文化寻根与传统文化需求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闽南方言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大力弘扬,对于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探讨修复闽南方言使用环境、利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护手段、加强以闽南方言为载体的口传说唱艺术的整理与推广活动,从而保护闽南方言文化并促进其健康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有着极为密切的历史文化关系,闽台文化内容丰富,对密切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重大意义。闽南高校图书馆在促进闽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肩负着历史使命,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来参与保护和发展闽台文化。  相似文献   

5.
许丽霞 《东南传播》2021,(11):101-104
传播社会在征服空间上具有越来越完备的现代性,而在时间掌握上却越来越衰弱,共享信息的传播如今已经远远超过了共享历史的传承.作为族群文化共享仪式的歌仔戏,其媒介时空偏向与时下媒介的时空偏向存有本质性的冲突,这种区别亦是歌仔戏仪式危机的关键之处.其一,歌仔戏仪式的时间偏向于历史、传统、神话、缓慢、重复、集体,这与互联网时间观存有极大冲突.其二,歌仔戏仪式对空间的要求极为讲究,对媒介的物质性依赖极高.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愈后演的媒介物质依赖性愈低,物质性媒介被忽视,由此,文化建筑逐渐被被抛弃.当人们不再重视事物的物质性时,情感性也将被消解,这就是传播媒介扭曲时空的代价——文化遗产传承危机.  相似文献   

6.
闽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海峡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媒介,对助力闽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闽南地区电视媒体应当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新方向、引领新价值、注入新活力,才能促进闽南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一脉相承,是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纽带。本文以东南广播公司闽南话节目《阮厝在泉州》为例,阐述闽南文化在对台广播中的重要性,探讨对台广播节目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闽南文化,提升对台宣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闽南方言表达的精髓形式,闽南话讲古特有的艺术性及感染力深受台湾受众喜爱。在对台广播节目求新求变的大背景下,运用闽南话讲古类节目的语言艺术,更易让台湾受众获取讯息,获得愉悦,进而达到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台湾受众的文化认同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闽南语节目在两岸合作交流中的传播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闽南语是联系海峡两岸人民感情的天然纽带,更是彰显两岸同根同祖闽南文化的载体.本文从闽南语的渊源切入,论证了挖掘、保护闽南语的宝贵财富及传承、传播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营造大环境,办好广播电视闽南语节目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戴泉明 《东南传播》2011,(12):128-130
两岸文化交流,一般认为包括表演与艺术和文化产业两个层面,也有的认为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不管是何说法,两岸文化交流说到底应该是价值与观念的交流,其核心是人心的交流。超过四分之三的台湾人来自大陆闽南地区,有着共同的宗亲血缘和族群文化记忆,因此,闽南与台湾的文化交流有先天的优势。处于闽南地区的电视媒体应当发挥这一优势,成为...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城市化不断地发展中,地区的文化形式开始转变,让传统文化既能得到传承,又能为特色城市的建设提供文化之源,闽南文化最早起源于泉州,现阶段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地区主要集中于福建南部,闽南文化主要有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方言等等。城市化发展是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那么,在闽南地区独有的闽南文化要如何在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特色相结合?下面就来分析和解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卞玺 《新闻传播》2010,(5):117-117
海峡两岸的闽南文化是由福建闽南人和台湾同胞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海峡两岸的闽南人传承与发展的地域性文化。厦门卫视的节目主要是使用闽南语播报.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的趋同性和相似性所展现出的强大向心力.使得厦门卫视的闽南语频道在对台传播中突显优势,显示出了闯台文化传播交流的强大功能和闽台文化融合的深远意义。厦门卫视的《闽南通》栏目,就是一档弘扬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和民俗特色的优秀栏目.  相似文献   

13.
闽南文化一直以其独特的地域风俗与深刻的精神内涵深植于闽南人心中,并使闽南文化不论在民族融合、海外迁徙的过程中不曾消失并代代传承.但在今天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闽南文化却在传播上遭遇了年轻受众与传统文化隔阂愈深的困境.年轻人群成为了新媒体的主要追随者和使用者,闽南文化要走出传播困境,必将借力新媒体,融合传统媒体,用创新的思路开启闽南文化传播的新路程.  相似文献   

14.
如何发挥地方特色,增强闽南语电视节目的魅力,使闽南语方言频道得到本土和台湾受众的文化认同和审美认同,是一个新课题.本文根据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开播前后的节目策划及实践体会,从文化取向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志国 《东南传播》2011,(12):16-19
作为台湾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台湾闽南语电影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作为台湾电影发展初期的一种电类型,台湾闽南语电影的兴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内涵,其兴起的基础与条件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邑萍 《东南传播》2010,(7):167-169
在向节目要收视率的今天,电视文化节目遭受着极大的生存困境。而以传播闽南文化为主旨的《闽南风》栏目已打造成一档个性鲜明、雅致沉稳的栏目,至今仍然延续着较好的观众美誉度,本文以《闽南风》栏目的实践探索为例,从其创办主旨、栏目设置、节目讲述方式等方面探讨地方台应如何办好本土特色文化栏目。  相似文献   

17.
吴洁  马睿哲 《东南传播》2021,(11):33-36
漳州一带主要通行的方言,在近现代对外移民、迁徙、海外贸易交流史上影响深广,是重要的闽南次方言.漳州向台湾地区迁徙时间长,规模大,漳州方言现已成为台湾闽南方言的主体之一.通过梳理漳州方言在台湾播迁脉络,比较漳腔方言在海峡两岸的使用现状,聚焦闽南方言未来的发展,以期达到运用闽南方言优势增强两岸人民的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闽南文化内涵丰富,闽台一家一脉相承。因此对台广播节目如何巧妙的运用闽南乡土元素,是广播人在传播过程中的探索、研究和思考。文章以东南广播《斌斌说南音》节目为例,阐述设置此类节目对传播闽南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精粹,以及增强民族认同感有着积极作用。闽南文化类节目正是对台广播与台湾民众之间"越走越亲"的一剂暖心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闽南方言区是华夏民族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地区,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陆续进入南洋群岛和闽南内地与台湾,为推行西方宗教文化而学汉语、习方言,创造闽南方言罗马字(又称白话字),客观上成为我国语文现代化的先声。然而,滥觞于16世纪南洋群岛的教会闽南方言辞书和后来的各类闽南方言教材、闽南土白圣经译本、《论语》等中华典籍闽南方言译本,记录了几百年前的闽南话,现大部分存于海外,因大洋阻阔、学科隔阂、文献资料的限制,多不为学界所知,其研究颇多疏漏,难以一窥全豹。为此,有必要扩大视野,在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宗教史、教育史、语言学史等大背景下,重新全面审视这一时期中外汉语及闽南方言研究的成果,以期对此作出较为系统、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由于"文化台独"势力从中作梗,在台湾坊间,"台语"的说法大有取代"闽南话"、"闽南语"的趋势。闽南话进入台湾四百年,由于历史的原因,融入了荷兰语、日语及台湾原住民语元素,使得如今台湾的闽南话跟大陆祖地的闽南话有了些微差别。然而,用"台语"这个名称来指称此地的主流方言是不妥当的,说"数典忘祖"也不为过。本文梳理了当下闽南话与"台语"播音主持的几点异同,释答了对台方言广播在声音表现与归属感营造方面的几点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