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认识自己     
【活动目标】1.通过一系列假设,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是与众不同的。2.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3.通过写有关自我的小诗,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坚定信心,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活动过程】一、导入你,是什么?会什么?想要什么?能够做什么?了解自己是人生的第一课!决定一个人层次、境界、地位的高低,全在于大脑中的那个“我”。认识自己,扮演自己,实践自己,即是成功;不认识自己,想扮演他人,即是失败。无知,会让你痛苦地走一辈子冤枉路,自知,是人生的第一步!二、我是与众不同的通过一系列假设,即使面对相同的假设,每个学生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古话——“求人不如求己”,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是不是也“求人不如求己”?对学生来说,犯错误时“求人”(教师批评)固然很好,但他们认识到错误时是否有过“求己”(自我启发)的经历和体验?源于对我们日常单一教育方式的反思,源于对古训的重新理解,我开始尝试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学生承认错误后,让他撰写长篇心理分析,深入反思自己的错误,自己与自己对话,有疑问后,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里“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教学时,我紧紧结合教学目标让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联系所求问题,大胆思考,在师生的分析交流中明晰解题的过程。但在教学例题时有一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列式的方法,使我产生了深深的思考。现将课堂实录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在与老师们一起交流教学体会时,经常让他们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回忆当年学习的快乐和学习的痛苦。教学不能忘了学生,他们现在不就是相当于我自己的少年时代吗?应该让他们快乐着我曾经的快乐,而不能再痛苦我曾经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王粉玲 《教师》2014,(9):36-36
小学生习作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积累、生活经验和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自主表达”“创造性地表达”……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发现部分学生习作往往形式单一、内容空洞,甚至习惯于“记流水账”。二十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使我有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材,使其在落实三维目标中成为主体“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才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准备习作材料,学生写的才能是“我”的认识世界的生活,才能在世界中认识“我”的生活。为此,习作要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材,使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储备。注意习作内容的整体性,观照学生获取习作材料的过程。叶老说:习作要写出自身的经验,要从整个生活里去下功夫。学生的篇篇习作,所写的人、事、景、物,都要经历“观察———思考———评价———表达”的过程。习作指导时,必须从学生表达出来的内容入手,去…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动词,并且在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经历、体验”,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突出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取上,要让他们亲身去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为了体现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如引导学生参与摸球的游戏,通过学生的体验,加深对“可能性”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经历利用图形…  相似文献   

8.
对生命所蕴含的意义,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识是不足的,更何况他们即将步人情感多变、情绪波动大、易产生逆反心理的青春期,极其容易因为一件不起眼的事而放弃自我,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通过经历放弃自己最重要的人,放弃自己最重要的事和生命,让学生深刻体会“失去的才是最好的”。从失去的痛苦中,体会存在的价值,认识到“生命,不能删减的旅程”的真谛,从而深化珍爱生命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必要时还应该和学生谈谈自己所经历的某一件事或一种体会,以增强自己的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我的儿子和你很像”最近总有家长来反映舟的问题。不愿意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面构成的共同活动。雨知识的获取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积极的实践、思考和说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 (一)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1.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自己踩成一条路。”“七月派”诗人鲁藜写过这么一首精致短小而又深刻得足以让人震撼上半天的诗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圆的切线与切点弦”教学为例,从圆的切线、切点弦到弦切线,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整的数学探究过程,在探究活动中体会数形双向转化思想,积累探究活动经验,促进高阶思维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那场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让我们刻骨铭心:覆盖地区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造成的灾害之重实属罕见。学生们部直接或间接经历了这场灾害,应该有自己的体验,我们布置了以“雪”为话题的作文,但结果并不理想:选材狭窄,主题俗套,缺乏个性。这让我想到,作文最忌人云亦云,要显示自己的个性,做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亮出你自己。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高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做完习作后,先由学生自己朗读一遍,然后师生当场讨论评议。如果这篇习作有比较突出的地方,教师还可以让作者谈谈自己的写作体会。  相似文献   

15.
“勾股定理”是初中二年级几何课程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 ,它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用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 ,也是今后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根据本节课的特点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条件 ,让学生像当年的科学家发现勾股定理那样 ,经历发现的过程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 ,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具体做法如下 :1.课前让每个学生用硬纸片做三个规定好的直角三角形 ,直角边长分别为 3cm、4 cm;6cm、8cm;5cm、12 cm。2 .课堂上先让学生动手测量直角三角形的斜…  相似文献   

16.
本节课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的探究活动.如果组织不好,学生便是简单的操作者,探究便成为机械执行命令的过程。如何让学生有效探究?具有研究者的“自觉的问题意识”?本课抓住“问题”不放.将“问题”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在“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做了一回研究者。  相似文献   

17.
陈丽娟 《辅导员》2015,(6):56-57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地学好知识,而且也能让自己轻松起来。“三三五”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要以重实效、重积累、重过程为出发点,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效果,分测、读、讲、展、练五环节呈现教学过程。下面,笔者就自己一个学期以来践行“三三五”教学模式的点滴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8.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自己踩成一条路。”毒等人鲁藜写过这么一首精致短小而又深刻得足以让人震撼的诗歌。  相似文献   

19.
胡雪芬 《生物学教学》2007,32(10):60-62
考试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情况实施反馈的一个过程。怎样通过评析试卷弥补学生学习中的“缺陷”?笔者根据自己积累的学生错题个案,结合自己在讲评课中所得到的一些体会来谈一谈相关的问题。1查一查,评析学生试卷中的漏点、错点和疑点试卷发下来最有价值的做法是:让学生查找出  相似文献   

20.
郭子平 《山东教育》2005,(19):89-90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动词,并且在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经历、体验”,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突出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取上,要让他们亲身去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情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