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不经意中,我发现了这句苏霍姆林斯斯的经典话语。读着读着,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班的那个男孩——小强。  相似文献   

2.
“只要善于发现。幸福就在你身边。”多么富有哲理的语句。作者用精练、精辟的语句向我们讲述了幸福是什么,一个个形象的比喻,一句句诗一样的语言,读着读着我们仿佛也收获到了幸福。文章巧妙的构思:用简单的字母来表现生活中具体的幸福;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语句:“幸福是D,是欢乐的竖琴。美好的欢乐是幸福的使者。”很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3.
家长心声     
《新教育(吉林)》2005,(2):26-26
一封封家长的来信,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表达的是感激,呈现的是信任,诉说的是真情,给予我们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动……读着这些热情洋溢的文字,我们感动着,不仅因为家长那一句句真诚的感谢,一句句浓浓的祝福,更感动于学校里那些爱岗敬业的教职工们,是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一片爱心,满腔热忱,用自己的真情和汗水,擦亮了附小南校的品牌。  相似文献   

4.
《语言文字报》2020年10月14日刊发路来森老师的文章《清秋佳日好读书》,其中有云:“读着读着,一阵秋风悄然而至,书页哗哗作响,秋叶纷纷而落,萧瑟又悲情,一种诗意的情感扑面而来,脑海中浮现出曹操那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也就读出了郁郁的古典意蕴。”  相似文献   

5.
2011年第1期《语文学习》捧在手,段学俭先生的《教语文,你幸福吗?》引起了我的注意,读着这一句“老师,你幸福吗?”一股暖流便在我心中回荡。  相似文献   

6.
读着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颇感好奇,我便在茶余饭后也拿起《论语》读上一两句,倒也从中有所感悟,觉得"为政"与"治教"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课文,它打破了我对选入语文课本的时文的偏见。先前我见到的,读到的,成天斟词酌句的文章都是一个调调的。这一篇全然不同。全然不同。这是一篇悼文,是杨振宁先生怀念他的挚友邓稼先的文章。我粗粗地翻阅了第一遍,然后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我全文读了下来,读着读着,难抑内心的激动,哽咽了。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 ,老舍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是被称为“语言大师”的 ,他的文学语言根植于民间口头语 ,但又经过了精心的艺术锤炼 ,形成了朴素、自然、隽永的语言风格。这种语言风格同样体现在他的散文短章《小麻雀》中。读着这篇散文 ,你就像感受着温暖的春风、和煦的阳光、清澈的小溪 ,是那样亲切、真挚、感人。但你读着读着 ,却在细腻、从容的语流中 ,读出这样一句 :“我捧着它 ,好像世界上一切的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犹如空谷足音、无风起浪 ,这充满了激情和哲理的词句 ,让你的心砰然一动 ,豁然一亮。这词句是有违老舍的语言习惯的 ,但它又是老舍…  相似文献   

9.
戴雪琴 《教师》2014,(31):9-10
每次发语文作业本的时候,我发现学生打开作业本总是迫不及待地、津津有味地读着老师留下的只言片语。这样的寥寥数语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呢?于是,我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题:写下作业本上最难忘的一句评语……  相似文献   

10.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经》中的名句出自《诗经》的首篇《关雎》。《关雎》曾多次编入中学教材,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也选入了高中语教材第四册。其中有闺垫先生陈最良吟诵并讲解《关雎》前四句的情节。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在教材中,有的注为“hào”,有的没加注。各类练习册和教学辅导用书有的说念“hào”,有的说念“hǎo”,让人莫衷一是。时下的电视剧也经常引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剧中人物有的将“好”读着“hǎo”,有的读着“hào”.读法也很不统一。“君子好逑”的“好”到底该怎样读.有必要进行一番辨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朗读改病句通过朗读,将自己的书面文字转换成口头语言,不仅运用了视觉,而且运用了听觉。这样语感特强,发现差错率就高。学生在读不顺口的地方,就知道是病句。然后用修改病句的各种方法自改,直到读着畅顺为止。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一个男子正在读一封信.读着读着,两滴晶莹的眼泪从他双眸中落下,落在他那颤抖的双手上.  相似文献   

13.
赵文斌 《初中生》2009,(7):38-39
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一个男子正在读一封信。读着读着,两滴晶莹的眼泪从他双眸中落下,落在他那颤抖的双手上。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古诗《江雪》时,我感觉"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点我做了精心的预设。在引导学生体会古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我问学生:"读着,读着,你们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什么画面呢?"问完后我满怀期待地等着学生回答:眼前所见到的是毫无生机  相似文献   

15.
读书的滋味     
读书,使人明志书中有许多人生哲理,由先哲们娓娓道来。读着读着,就会有一种人生的豁达大度,就会有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  相似文献   

16.
这是我在石家庄一位校长的博客中读到的文字。这位可敬的校长,在看完了本校一名三年级学生尚未出版的书稿后,欣喜万分,第一时间给他发了这封邮件。读着读着,我一次次被校长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赏识深深地打动。  相似文献   

17.
小小的时候读过一篇安房直子的童话,名字叫做《手绢上的花田》。我那时读着读着便觉得被带入一种奇特的旅行中去,是迫不得已却又情不自禁。  相似文献   

18.
《小读者》2003,(8)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通过《小读者》这座爱心之桥,将一份爱心,一份温暖,一份精神力量送给了我们。读着你们那一句句深情的来信,我们看到了你们那一颗颗火热的心,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温馨;使我们看到了无限的希望,产生了无穷的力量。大家收到这份厚礼,谁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吃饭的速度更匆匆,走路的脚步更匆匆……因为,只有这样加倍努力学习,才能报答这份深深的情意。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在对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进行个人二次备课的时候,对"挣命"这个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着读着就读出了一点味道出来。想起了校领导在教研活动时,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业务指导时常说的一句话:"语文教学不要抱着课文死教,要教活一点,把关键的难以理解的字词辐射辐射,由字组成词,由词连成句,长期以往,学生就会自觉形成一种阅读习惯,他们的思维也会得到训练,阅读能力就不会差。"很久以来我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老话叫"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一定要读,读着读着你会觉察到诵读经典其实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读经典,我们怎样"从‘无趣’到‘有趣’,让它成为‘乐趣’,进而‘润物细无声’于灵魂深处呢?"《学习的革命》中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伟大的方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读、苦读是必须的,没有捷径可走。不通过勤读、苦读的积累,就不会有细读、精读的渴望,而没有细读、精读的体验,更不可能获得品读、赏读的享受。经典诵读只此一诀,别无他巧。所以,我们必定要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