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盈 《现代语文》2007,(8):30-31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其中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小小的鸭蛋,、止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文中盼端午、  相似文献   

2.
孙惠 《现代语文》2013,(12):64-65
新课改以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现当代许多著名作家的名篇。其中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端午日》即是。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是引导同学们鉴赏文本中所描写的湘西端午民俗风情——穿新衣服、用雄黄蘸酒在额头上画王字、吃鱼吃肉、举行划龙舟竞赛、追赶放下水中的鸭子等,这是一种基于阅读、鉴赏又高于阅读、鉴赏的少数民族风情小说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3.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民族初中,98%的学生都是“平地瑶”或“过山瑶”的瑶胞子弟。因此,我在语文课堂上就经常有意识地给学生讲授一些乡土知识。如在讲授七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民俗风情”时,就结合了《社戏》(鲁迅)、《端午日》(沈从文)中对“看社戏”、“赛龙舟”的风情描绘,引导学生用心体味作家笔下江浙、湘西一带的民俗风情,然后在“拓展延伸”中与学生共同探讨本地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4.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民族初中,98%的学生都是“平地瑶”或“过山瑶”的瑶胞子弟。因此,我在语文课堂上就经常有意识地给学生讲授一些乡土知识。如在讲授七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民俗风情”时,就结合了《社戏》(鲁迅)、《端午日》(沈从文)中对“看社戏”、“赛龙舟”的风情描绘,引导学生用心体味作家笔下江浙、湘西一带的民俗风情,然后在“拓展延伸”中与学生共同探讨本地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的鸭蛋》(汪曾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下册《俗世画卷》中的《端午日》(沈从文)、《粽子里的乡愁》(琦君)【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端午风俗,感受其中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体会端午节传统习俗蕴含的情趣。2.品味文章语言,发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深厚情感。3.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珍惜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  相似文献   

6.
《端午的鸭蛋》一文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汪曾祺用他特有的平淡而有  相似文献   

7.
综观东坡描写端午的诗词,按其内容划分,大致有以下四类:奉命应制,状景叙物;缅怀屈原,深表敬仰;思念亲人,注重情感;民俗风情,纪游览胜。诗人逢节抒怀,人文情怀深厚博大,艺术手法灵活多变,具有精神与艺术的双重价值,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1.教材分析。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始终与民族文化相伴随。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也就成为语文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八年级(下)第四单元五篇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通过学习这些文章让我们去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因此学习本文对了解我国民俗民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推进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本文结合苏教版七年级(上)“民俗风情”单元中《端午日》的教学实践,简要地谈谈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端午民俗节日,经过唐代的发扬光大而持续、保存下来.民俗风情有赖文学史籍等之记载,唐宋诗词中详细的龙舟竞渡书写,不仅清晰地呈现了竞渡比赛,增强了游艺娱乐的性质,更保存了传统的民俗仪式和内容,更使端午节日呈现出特殊的时代性内涵,让龙舟竞渡活动为高度繁荣富足的社会增添了诱人的色彩和情调.唐宋诗词中的竞渡书写不仅对后世文学有所影响,亦增添了极为宝贵的文学史料.  相似文献   

11.
端午的味道     
从小到大 尝过许多食品 最爱的却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五月里遍插的艾蒿 端午的味道是江上舞动的竹篙 端午的味道是高挂的五彩葫芦 端午的味道是龙舟赛上吹起的号角 哦,端午的味道,魂牵梦绕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伴着我的心跳  相似文献   

12.
【文题展示】俗话说:"三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许沈从文《云南的歌会》中,那三个唱歌的情景曾让你激动过;也许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中,那乡土气息浓郁的风俗曾令你向往过;也许萧乾《吆喝》中,那飘荡在街头巷尾的吆喝声曾让你怀念过……你的家乡在哪里?你了解哪些民俗民风?见过哪些过节的风俗场景?请以"家乡的民俗风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3.
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活着的民俗文化,是一定地域民众社会生活真实而直观的写照。近年来,民俗风情旅游也以奇特的风采进入了旅游市场。本文在阐述民俗风情旅游及民俗风情旅游业的特点基础上,分析了民俗风情旅游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民俗风情旅游的基本定义及分类入手,简要地分析我国民俗风情与旅游的关系,并突出了民俗风情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指出了目前我国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时所存在的问题。其核心内容是民俗风情旅游已成为了我国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应予以大力扶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端午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很高的道德价值。探究端午文化的道德价值,揭示端午文化的道德要求,包括端午就是端正人的思想行为、"嚼然泥而不滓"的道德志向、祈求民族团结的道德追求、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等,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节等节日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我又觉得端午别有一番风韵。著名作家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反映了他自己家乡的端午是怎样度过的,而因为地方的差异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谈我家乡的端午特产。  相似文献   

17.
端午涯心疼。端午涯弄不来那十块钱。要是舍得十块钱,端午涯一个学期内的所有中午,都可以除了一根葱,额外再蘸点虾酱来就饭了。端午涯推开外间屋的房门,院子房墙都是白气,吓了他一跳。他以为是做早饭烧水时弄的呢,原来是起雾了。雾和炊烟缭在一起,什么也分辨不清,这倒让端午涯惺忪的眼睛清爽了一下。这个时早起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唐诗中记载了极为丰富多彩的各地区、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是研究民俗风情的珍贵资料.本文择取陈元光、岑参、刘禹锡、柳宗元等四位诗人有关民俗风情的诗歌描写,展现了唐代某些地区的祀鬼神,节日、狩猎、刀耕火种、采菱等活动,以及传说故事、婚恋习俗、“异(?)殊音”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从中可借以窥见唐诗中所蕴含着民俗风情的宝藏.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那坡县达腊屯白彝村落为例,通过对该村落开发民俗风情旅游的现状及不足因素的分析,发现民俗风情旅游在繁荣民族经济的同时往往会带来一些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弊端,民俗风情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于发展民俗风情旅游需要村落的参与。  相似文献   

20.
唐诗中记载了极为丰富多彩的各地区、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是研究民俗风情的珍贵资料。本文择取陈元光、岑参、刘禹锡、柳宗元等四位诗人有关民俗风情的诗歌描写,展现了唐代某些地区的祀鬼神、节日、狩猎、刀耕火种、采菱等活动,以及传说故事、婚恋习俗、“异服殊音”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从中可借以窥见唐诗中所蕴含着民俗风情的宝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