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家》和《寒夜》是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两个里程碑。本篇论文就是以这两部小说为代表作品,从家庭、人物、社会等方面来分析探讨巴金小说艺术风格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寒夜》以抗日战争末期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对小公务员汪文宣一家艰辛度日,最后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的真切描绘,深刻地揭露了园民党统治者消极抗日。鱼肉人民的罪恶,反映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亿万人民的血泪和呼号,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力地抨击了  相似文献   

3.
在对20世纪中国小说隔膜主题进行研究时,我们注意到巴金重点表现的是家庭成员间的隔膜,如代际隔膜、夫妻隔膜、婆媳隔膜、兄弟或妯娌隔膜等。但是和鲁迅表现凡俗人"几乎无事的悲剧"的"深切"与复杂不同,巴金则把这些隔膜直接表现为矛盾或冲突,而这些矛盾冲突有时甚至达到"有我没你"的激烈程度,《寒夜》中的婆媳冲突就是这样,以至于左右为难的汪文宣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女人为什么就不能原谅女人?"对此,本文主要从社会历史现实等外部环境,思想观念等文化传统,特别是从女性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寒夜》是巴金一九四六年底完成的一部中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九四四年冬至一九四五年冬,生活在国统区重庆的一个小知识分子的家庭悲剧。一九六一年,作者在《谈<寒夜>》一文中说:“从前一般的忠厚老实人都有这样一个信仰:‘好人好报’。可是在旧社会里好人偏偏得不到好报,‘坏人得志’倒是常见的现象。”作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个家庭悲剧,为那些生活在国统区的小人物“伸冤”。让人们看见蒋介石国民党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阅读巴金小说《家》后,通过阅读札记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作者认为阅读中,总有郁郁的不痛快的感觉,好像心中汪着泪,想啊的长号,撕心裂肺地哭叫出来。  相似文献   

6.
巴金通过《家》、《寒夜》两部小说表达出对旧制度的痛恨与批判,这主要体现在对家长专制的描写上。在巴金的小说中,家长专制存在方式有个体对群体、群体对群体、群体对个体以及个体对个体几种形式。面对家长专制,个人因人格素质不同而采取出走、顺从、自杀等不同的反应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作者灵魂深处对旧制度的精神批判与某种依恋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7.
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作为起始之作,无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艺术作品,其通过描述封建家庭中的包办婚姻、固步自封并阻碍新思想的融入、所谓的制度和传承都已经老朽不堪等现象,来有效地表达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和思想。而最终觉慧的成功离去,也表明了他对"家"中的这些所谓的文化的否定态度,并热切盼望思想的革新和救赎,对封建文化的老旧和落后进行了坚决的抨击。  相似文献   

8.
《家》便是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青春生命在封建大家庭残酷现实层层重压下的舞动,他们有的最终成功摆脱重压,舞动出自己的精彩,但更多的却是凋零罢了。《家》这部以爱情为主线,展示高家这一封建家族盛极而衰的巨作让我既觉得可恨,又觉得可惜,既感觉绝望亦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9.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伦理道德、等级文化借助统治阶级的政权力量,形成一个在结构功能上落后的、排他性极强的稳定而僵化的体系,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巴金深感传统文化的封闭保守与愚昧落后,尽力打破与走出传统文化的束缚,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突围。在《寒夜》中,巴金从旧社会常见的小家庭出发,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中叙述一个小人物屈辱的生和孤寂的死,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抗战末期普通知识分子的悲惨生活图画,解构了儒家修齐治平的精神和温柔敦厚的中庸,批判了儒家伦理教化对人性的扭曲和对正直之士的毒害。  相似文献   

11.
巴金《寒夜》研究新视角综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金研究领域相对较沉寂,对其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单篇小说的重新解读方面,尤其是《寒夜》。近几年,关于《寒夜》研究出现一些新的视角,如文化视角、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精神分析法、症候式批评等等。文章就这些新颖的视角作一综述,以此证明巴金小说的丰富思想内涵及其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家》的电影改编 巴金小说《家》的电影改编作品而为中国国内一般公众所熟悉的,是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家》,然而实际上,《家》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被改编为电影次数最多的小说之一,迄今为止已经被用两种语言改编了四次。按时间序列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寒夜》是巴金1944—1946年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虽说没有《激流三部曲》名声之大,却也早蜚声异域。本文试图通过对《寒夜》思想内涵的剖析,探讨其悲剧的深刻意义。 《寒夜》所描写的是旧中国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的生活悲剧。主人公汪文宣和妻子曾树生原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学生,有办“家庭化、乡村化”学堂的理想。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他们的理想  相似文献   

14.
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里。这个门第高大、庭院幽深的李府,聚居着将近20个长辈,有30多个兄弟姐妹,有50多个男女仆人。巴金在这个大家庭里度过了19年。年轻的巴金和一般少爷不同,他热爱那些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深切地同情他们的悲惨遭遇。他耳闻目睹了长辈的罪恶和腐败,激起了他对旧社会的仇恨。这一切,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  相似文献   

15.
《家》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它所反映的是没落的封建家族制度的罪恶,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一幕“平凡”的人间悲剧。在《家》中,着墨最多,也最丰满、最感人的一个艺术形象是高党新。党新出生于一个处于没落的封建大家庭,长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传统的封建教育和“五四”新思想都影响着他。长房长孙  相似文献   

16.
巴金曾说:"我作品大部分都写知识分子的问题,因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是我最熟悉的世界."[1]巴金从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塑造的杜大心,到<激流三部曲>里的觉新三兄弟,再到<爱情三部曲>里的周如水,一直到<寒夜>里的汪文宣,沿着创作的发展轨迹,完成了对几代知识分子灵魂的写照.  相似文献   

17.
18.
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巴金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了。据报导,在法国就掀起了“巴金热”,他的小说《寒夜》译成法文后,在法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巴黎所有书店都贴满了“巴金——《寒夜》;《寒夜》——巴金”的广告招贴。巴黎的文化界知名人士提名巴金作为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候选人。  相似文献   

19.
《寒夜》反映了小人物艰难的生存处境,时代的飘零,家国的破碎,情感的无所归依.这一切构成人物的心理创伤.甚至在梦中,依然不能实现片刻宁静.叩问个体创伤性的命运,从个体到集体、审视创伤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特质,以此实现心理重建和创伤救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在阐述巴金在自己两大小说创作高峰时期-“激流时期”和“寒夜时期”文化思考视角的转变,展示了“寒夜时期”的巴金对现代社会的物质构成、权力话语意识,知识者的人格构成以及生命本体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巴金 对中国现代文化建构的独特贡献和巴金小说特有的文化超越性,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探讨了20世纪中国文化变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