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书》中共出现副词561个,其中时间副词有153个,在所有的副词次类中数量最多,占到副词总数的27.3%,由此可见,人们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时间是人们最先关注的问题之一。《魏书》中沿用上古汉语的时间副词总数多于中古时期新兴、盛行的副词总数。从整个时间副词系统的发展趋势来看,双音节时间副词的发展已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李丽 《语文知识》2011,(3):34-36
中古时期汉语复音词蓬勃发展。《魏书》中的单义双音词有的首见于《魏书》,或为北朝新语词、或为旧有概念的新表达、或为古已有之的语词出现新的意义;有的始见于中古时期,在《魏书》中亦有应用.这些新词新义反映了汉语复音词在中古时期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李延寿改写《北史》,其主要依据是《魏书》,所以《北史》和《魏书》两书在史料上大部分是相同的,但如果我们认真比较一下两书就会发现李延寿对《魏书》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删削和增补,所以两书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点。本文主要对两书的异同进行粗略地比较,并且重点论述其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拓跋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现存的《魏书》《北史》对北魏王朝的历史记录大体相同。虽然二书记录史实的用语存在不同,但仍然可以通过二书的对读进行校勘工作。如《魏书》"贱"讹为"贼","地"讹为"池","须"俗写为"湏",《北史》"决"讹为"快"。  相似文献   

5.
《魏书·高句丽传》的口述史料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高句丽建国传说,二是高句丽基本概况。魏收将上述史料纳入正史文献,增强了文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凸显了史料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碑刻文献作为重要的"同时文献",未经改动,相比经过历代辗转传抄的传世史书,更为真实可靠。利用碑刻文献可正史之讹,补史之缺。本文通过出土碑志来补正《魏书》记载之误,以使这些宝贵的文献材料得到更为科学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1974年出版的点校本《魏书》吸收了历代版本之长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本子;虽然如此,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商榷。前修时贤已对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版本《魏书》的点校提出一己之浅见。  相似文献   

8.
《魏书·灵征志》详细记载了北魏时期发生的自然灾害、人祸和祥瑞现象,学术界对其评价不高。但是其对于中国古代史学史、思想政治史、自然科学史、生态环境史等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我们应该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9.
李冰 《文教资料》2011,(3):81-82,52
文章对《魏书.乐志》篇进行综合述要,通过对北魏音乐文化产生背景的探析,介绍了北魏的礼乐制度及其特点,根据史料,对北魏音乐机构的完善、各种音乐形态的出现、乐器与乐律学发展等各项内容进行概括整理,强调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交流因素对音乐的影响及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魏书》“秽史”之名流传至今。从《魏书》在北齐得“秽史”之名的过程及其原因分析看,《魏书》“秽史”之名与此期间的门阀制度有着密切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魏书》被污为“秽史”,实质上是门阀制度在史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魏收《魏书》之纪传后论不仅具有较高的史学思想,也具有突出的文学特色,既与北朝文风相谐和,具有古朴质实的语言风格,又在结合历史情境对人物进行的评论中寄予作者的情感意识与心胸怀抱,体现了魏收务本求实、钩深致远的理论主张与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本《魏书·地形志》之标点,存在着若干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因点校者未能明晰魏收志文书法而引起的,并由此妨碍了元魏政区沿革的考证复原工作。今试为订正,凡57条。  相似文献   

13.
《魏书·高句丽传》是十二家正史《高句丽传》之一,高句丽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它具有承前启后的史料学价值,表现在三点:一是《魏书·高句丽传》在十二家正史《高句丽传》中地位特殊,二是其史料广被后代史家或史著所认可和传承,三是它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高句丽传》成传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上古时.汉语就出现了诸多称数法.到了中古,汉语的称数法又进一步发展演变。《颜氏家训》中整数和零数有着不同的称数法。在这些称数法中,主要使用数量词,也使用非数量词,这些词语在称数时又有着不同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15.
《〈魏书〉研究》以"知人论世"为原则,深入发掘了《魏书》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尤其注重发掘《魏书》的民族史特色。它认为,《魏书》创造了特殊的民族史编纂体例,以拓跋魏为南北朝历史的中心,以其他民族及其政权为补充,记述了各民族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反映了多民族斗争与融合的时代特色,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少数民族政权为记述主体的正史。《〈魏书〉研究》是正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指明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值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属《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书杂考的系列文章之一。王沉《魏书》是一部佚书,现仅片断的见载于《三国志》裴注及几种类书的引文中。由于陈寿《三国志》所载过略,裴注乃侧重于引书补注,而在所引的诸书中,以王沉《魏书》的条文最多,说明裴氏是以王书为补充《三国志》最重要的史料。文章主要在于论证其对《三国志》的重要补充(亦即其史料价值),并作某些必要的考证。  相似文献   

17.
《魏书》作为现在流传下来的仅此一部北朝人所写的有关北朝的正统史书,其中保留了不少有关北朝时期的语音材料。这些语音材料,反映了北朝时期语音方面的一些特点,有声母方面的,也有韵部声调方面的。有些材料所反映出的语音特点,与颜之推在《音辞篇》中所谈到的北人语音特点一致。其中几条特殊语音材料所反映的语音现象,似乎可以看成是"北杂夷虏"的遗迹。  相似文献   

18.
<法经>与<十二表法>同为古代重要法典,它们对各自所属的法系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法经>是中国成文法典的起点,而<十二表法>则被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李维称为"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对它们二者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我们了解东西方法律各自的源头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走向不同的道路,从而最终形成不一样的法律传统.  相似文献   

19.
李丽 《语文知识》2007,(2):53-56
中古时期汉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体现在当时不同的文献中。《魏书》成书于中古时期,也忠实地记录了这一时期汉语的变化。《魏书》的单音词不仅继承了上古汉语单音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以"快"、"量"、"省"、"谢"等为例,详加探讨,以期明确揭示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20.
<法经>与<十二表法>同为古代重要法典,它们对各自所属的法系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法经>是中国成文法典的起点,而<十二表法>则被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李维称为"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对它们二者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我们了解东西方法律各自的源头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走向不同的道路,从而最终形成不一样的法律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