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年初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湖北经济亟待复苏.为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问题以及助力湖北企业复工复产,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联合电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社交平台等分别启动了"谢谢你为湖北拼单""为鄂下单""买光湖北货行动"的大型公益活动,媒介融合下的直播带货,促成了直播带货新景观.文章以媒介融合为背景,分析了跨界直播带货的创新之处及其产生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到过三峡和没有到过三峡的人永远记住三峡的历史风貌,湖北宜昌市委影视制作室主任刘家信等摄影家编辑了《中国长江三峡全景》大型画册,最近已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有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3.
1997年11月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第四、第九套节目连续14个小时的《长江三峡大江截流特别报道》成功播出后,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评价说:“这次长江三峡大江截流14小时的现场直播,是中央电视台自今年初推出大型纪录片《小平》、7月1日香港回归特别报道、党的十五大报道、江主席访问美国、黄河小浪底截流现场直播后的最后一次大型报道,意义重大。”有人称1997年是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年。这次报道的成功,为CCTV97年的大型直播报道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证明中央电视台又向世界级大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已经可以在…  相似文献   

4.
正10多年前,实景演出开始兴起,最有名的是广西阳朔的《印象·刘三姐》,后来有了湖南的《魅力湘西》,再后来逐步发展为"印象"系列、"烟雨"系列。但各地的实景演出,有成功,有失败。《印象·刘三姐》《又见平遥》等实景演出,做成了品牌,市场反响颇好;而像《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等实景演出,却难以为继。山水作舞台,民族加现代,声光电齐聚,是实景演出必备的"下饭菜"。自2004年第一部山水实景剧《印象·刘  相似文献   

5.
李维彬 《声屏世界》2013,(10):53-55
2013年5月20日,位于湖北的《三峡晚报》当日出刊200版,为其所在的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加油鼓劲,营造强大宣传气场,这一单日出版纪录刷新了湖北地市晚报历史。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份名为《从优秀到卓越》的大型特刊推出的背景,实则是为了祝贺《三峡晚报》广告中心荣获全国报刊广告经营管理优秀团队这个荣誉而为。这些年来,这家位于湖北宜昌的地市报广告经营团队屡获佳绩与殊荣——2008年《三峡晚报》被授予最受广告主广告商青睐的中国报刊;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具  相似文献   

6.
广播是以声音为载体来传播信息的。因此,要增加广播的可听性,就需要前方记者发回大量具有可听性的录音报道,这就对在异地采访的广播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身处异地的记者往往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那么,作为一名广播记者,如何更好地运用采访器材,完成采访任务呢?2002年,中国华艺广播(CHBC)先后推出大型异地直播报道《CHBC直播大西南》和《CHBC三峡不了情》,对广播大型异地直播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湖北卫视倾力打造的一档大型电视直播民生新闻栏目《现在直播》,将演播室直播和外景现场直播相结合,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通过电视信号传达给千家万户,真正实现了广大观众梦寐以求的“与新闻事件同呼吸”。《现在直播》栏目2004年12月8日推出,一年多来,创造了收视奇迹,已经成为湖北最受欢迎的新闻栏目。这档节目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主持人良好的综合素质不无关系,主持人王琼真诚亲切、灵活随意的主持风格,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魅力,备受观众欢迎。《现在直播》的主持人王琼有着契合直播民生新闻栏目的、较为鲜明的个性特点。她性格随和、乐观,…  相似文献   

8.
感受神农溪     
神农溪地处湖北巴东长江三峡山水画廊中段,是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因发源于原始森林神农架南坡而得名,全长60公里,相对落差2900余米。沿途接纳了17条溪涧汇聚而成,溪流两岸山峦耸立,景区面积57.5平方公里,历有“一里三湾、湾湾见滩”之说。  相似文献   

9.
朱桦 《大观周刊》2011,(39):37-37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审美方式都在不断变化,灯光舞台美术突破了传统的舞台演出艺术形式,走向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即大型演艺活动。比如大型文艺晚会、大型广场演出、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现代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开闭幕式等,都离不开两种选择元素——大场面和高科技。灯光舞台美术设计的主流思维方式还是以空间为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去构成空间、表现空间、营造空间,强调实在的形体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今日又相逢》是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大型直播综合文艺节目,创办于1991年2月,1994年4月改版为直播综合文艺节目.五年来,受到省内外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喜爱,先后收到省内及浙江、福建、湖北、山东、湖南、山西、内蒙、云南、广东等16个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长江三峡在四川、湖北之间,地形复杂,陵谷险峭,占国内幽胜迹绝之最。三峡不仅以它独特的山水取胜,而且它的文物和名胜古迹也为世人所称道。因此,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就曾描述雄伟壮丽的三峡风光。自唐迄清,千百年间有不少脍炙人口的篇章传世,但专门论述三峡的志书却是罕见。上海图书馆善本书中有一部关于明代长江三峡的志书——《三峡通志》。这部书是作者根据来往三峡时的耳闻目睹,参考《大明一统志》、《楚蜀通志》等书编写而成的。全书五卷,首尾俱全,为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刻本,二册。《三峡通志》题“高安吴守忠编辑、黄冈卢国桢校次。”经查有关明代人物传记的工具书、参考书,  相似文献   

12.
(续上期 )追梦 :“世界一流”敢问征程吕岩梅 (以下简称“吕”) :印象中 ,1997年您组织过一系列的大型直播报道 ,以至于电视界都说 1997年是“直播年”。请您回顾一下您的 1997?杨伟光 (以下简称“杨”) :1997之所以成为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年 ,一是因为那一年我们国家大事多、喜事多。 7月香港回归 ,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 ,10月黄河小浪底截流 ,11月长江三峡截流等等。二是我们具备了搞大型直播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做后盾 ,有好的创意也难以实现。这一实力的具备 ,我们是经过了漫长的艰苦奋斗的。说到这里 ,我们得回顾一下我刚任…  相似文献   

13.
在很长的时间里,现场直播似乎总是和“大型”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的。这里的“大型”应该说有两层意思,一是题材上的大,如这些年中央电视台新搞的国庆35周年大庆,50周年大庆,十四大、十五大、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奥运会、三峡截流工程和小浪底工程等等,无不是题材重大的历史性事件。二是规模大,上述的直播所动用的人员、机器、花费等皆非一般日常节目所能比拟。所以“大型”似乎成了直播节目的代名词。而20世纪末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从客观上促成了中央台直播节目的大型化方向。同时也一次又一次地验证着许多电视人依然…  相似文献   

14.
一年前上线的作品,在一年后获得了高度肯定:澎湃新闻集体制作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媒体报道专题《海拔四千米之上》荣获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类一等奖。《海拔四千米之上》包括3篇深度报道、4场大型直播、4条微纪录片和1个重磅实景H5。H5内部又包括了4段精美的引子视频、9个定点或漫游VR视频、9个弹窗视频。  相似文献   

15.
张帆 《新闻窗》2009,(6):92-93
大型实景演出是近些年在全国各地兴起的一种舞台演出形式,其演出载体依托的是自然山水、园林风景等真实的景观,舞台不仅大型化,且演员众多。此外,它还借助于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紧密配合,使其成为音、像与故事高度聚合的奇观,给观者以强烈的听觉、视觉和想象力的刺激。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25日,湖北卫视成功举办大型魔术直播节目《穿越长江神奇魔幻夜》,它以魔术表演为题材,穿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目,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它以湖北电视台800平米演播厅为主场,以黄鹤楼和龟山两地为分会场,进行三地互传,同步直播。在音频技术方案上,采取了一些设计方案保证三地音频节目信号的高质量传输以及参考信号的互传。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6,(12):53-53
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约定俗成频道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广新闻台进行的大型现场直播《民族伟业 梦圆三峡》遵从广播新闻规律,采取点面结合,现场音响与历史音响交替使用的方法,真实地再现了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三峡大坝全线建成的历史性事件。  相似文献   

18.
李昌平 《新闻前哨》2005,(10):47-48
创新是推进新闻事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是新闻的生命之源。中国的电视新闻,相比较而言,恐怕没有哪一个时期像现在这样--创新步伐如此之快。当理论界还在不知疲倦地研究《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访谈类节目,还在多层面回味“伊拉克战事直播”的时候,新生代的、以江苏台《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大型民生新闻栏目正如火如荼地风靡全国。在湖北,一场民生新闻的硝烟也开始点燃。2004年11月8号,湖北电视台推出了《现在直播》、同年12月18号,湖北经视推出了《经视直播》,2005年9月6号,武汉电视台也推出了一档一个小时题为《百姓连线》的大型民生新闻栏目。这些新闻栏目以一种崭新的播报形式和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羁绊为电视新闻的创新之路树起“标杆”。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紧紧围绕"四全媒体"的要求,强化全媒体采编能力,创新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通过举办多场"云招聘"等多个主题的系列网络直播活动,有效发挥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作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生活秩序有序恢复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李刚  万龙云  李立 《新闻前哨》2009,(12):77-7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峡晚报以独特的视角,高起点、大手笔推出了四组大型系列报道(活动),浓墨重彩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宜昌、湖北乃至全国的沧桑巨变,整个报道显得大气磅礴,很有章法,具有撼动人心、鼓舞士气和振奋精神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