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静霞  张新宇 《化学教学》2008,(2):41-43,24
应用知识的建构理论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溶液浓度的表示”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常常只注重质量分数的计算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对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常常忽视.本文就学生的知识盲区、测量过程中的精确度、配制溶液时的操作细节和仪器的误差等几个问题展开阐述,希望能引起初中化学教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以“制作硫酸铜晶体玫瑰花”为微项目学习主题,通过制定制作硫酸铜晶体玫瑰花的方案、配制硫酸铜饱和溶液和获得硫酸铜晶体玫瑰花三大核心任务,进行“溶解现象”单元复习,建构溶液相关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展示了以微项目学习方式开展单元复习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实践过程,对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化学微项目学习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的教学设计包括以下五个步骤:以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入教学主题;以氯化钠的溶解过程为线索,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思考“溶液”相关知识;以“氯化钠——医用生理盐水的前世今生”为主轴,引导学生思考医用生理盐水的配制;观察、比照不同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引导学生总结单元学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制作盐汽水”为项目开展溶液专题的复习课教学,通过认识盐汽水、揭秘盐汽水的配方和自制盐汽水等一系列学习任务,建构溶液专题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等化学观念,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形成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热爱科学等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6.
以“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为例,论述如何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经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的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能够从理论到实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1“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一节中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确立项目"自制生理盐水",规划4个子任务"定性认识生理盐水""定量认识生理盐水""自制生理盐水""构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思维模型",引发学生思维进阶和迁移.项目融具体知识"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简单计算"的学习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做中学"中培养学生的定量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学习理解,形成定量观和科学的物质观,发展"科学探究""科学态度""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电解质溶液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章节,掌握好这些知识,对加强“双基”,提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电解质溶液理论性较强,新概念多,内在逻辑关系较为严密,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的同时,重在突破难点。本文拟谈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设置台阶,降低难度 “基础知识与新知识是智育的两个支点”。学生在学习电解质溶液新知识时,已掌握了酸、碱、盐是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和化学平衡等基础知识。一个牢固的“支点”为撑起另一个新“支点”奠定了基础。一个知识难点往往由基础知识(旧知识)…  相似文献   

11.
结合教育热点,采用项目式学习新模式,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的教学进行创新设计。教师设置如何自制“魔法圣诞树”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制作中产生新问题,不断寻求与溶液有关的新知,在实践中了解学科概念,形成学科观念,养成学科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朱友林 《中学物理》2023,(10):23-26
开展项目式学习需要师生合作寻找合适的项目,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运用教学经验与专业能力,适时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掌握有关技能、提升核心素养与能力.本文提出“导学·实验·创新”项目式学习的经验模式,其指导思想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以“导学”策略为桥梁,通过教师的有效“导学”,让学生经历项目式学习的完整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引导学生实现“创新”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来源于杜威的“做中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让学生面对复杂、真实问题,运用已有的学科认知角度,通过驱动性问题组织、引导、展开教学活动[1]。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的定位与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学生“学”的本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的本质强调以培养学生个体的能力为导向。项目式学习中“教”与“学”的核心是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在对真实问题的解决中由学生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2]。  相似文献   

14.
食盐价格低廉,其溶液配制简单,在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应用。最为常见的是用食盐配制溶液,让学生认识溶解,以及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一定浓度盐水中会奇迹般地浮上来。此外,它在科学课堂中还有更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遴选“科”与“技”并重的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项目式学习对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新课标视域下,设计“简易物联网温度监测器”项目,进行初中物联网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以提高学生使用物联网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指导学生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实验时,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求学生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250ml0.4mol/L的NaCl溶液。  相似文献   

17.
<正>大庆路小学大力推行项目式学习,在不断地教学探索中,总结出项目式学习的“四真三通”模式。一、“四真”驱动成长,让项目式学习真实发生所谓“四真”,即满足学生真实的需求、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指向真实的项目成果。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往往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现实生活情境进行分析与探究,将教材知识迁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王超 《小学教学研究》2024,(1):63-64+70
在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度解读文本,提出学习项目;初探单元主题,分解驱动问题;持续探究主题,驱动项目式学习;适时科学指导,完善项目式学习;聚焦主题意义,评价项目式学习等策略来激发学生、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进行知识概念的自主建构,并将建立的知识模型进行有效迁移和创新,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习得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在获得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过程中培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教会学生化学学习的思想方法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以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疑难问题的辩证认识为例,从学科本意出发,直面教学热点,运用辩证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化学疑难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电解质溶液知识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范郴兴 《教师》2008,(24):88-88
众所周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题型。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值、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但是考试中,学生往往难以迅速准确地判断离子浓度的大小,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将“10%假设法”的粗定量计算法应用到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法在掌握后可以使学生迅速准确地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