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史公自序》浓缩了《史记》的文化意蕴,通过解读此篇,可以呈现《史记》中蕴含的多元文化。《史记》将多元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创立了大一统的文化整合模式。这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也是创造新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分析《史记》人物传记中的叙事艺术。《史记》中各叙事单元严整的逻辑顺序和详略得当的内容安排使其结构既完整有序又参差变化。通过灵活运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表达了司马迁的思想倾向和情感,体现出司马迁对历史的客观态度及丰富情感的统一。同时,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史记》的叙事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朱志先  张霞 《文化学刊》2010,(4):157-160
梁玉绳《史记志疑》是清代研究《史记》的一部佳作,后人对其评价颇高。此书的形成大量借鉴了明代学者的汉史的研究成果,凸显了明代学人对《史记志疑》的巨大影响,全面深入的研究,梁玉绳对明人汉史学研究成果的借鉴与批判,对于进一步挖掘《史记志疑》的学术价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归有光评点《史记》几十次,自以为得《史记》之神,史家也多强调其文章与《史记》之渊源关系,但这重判断总体说来停留于表面化的关联,且颇多误读,事实上,相当一部分论著对归有光与《史记》相似性的强调,往往言过其实;归有光与司马迁在精神气质、生存体验、眼光见识等方面,相去甚远;归有光的文章,即使是刻意学《史记》的《马政志》、《书张贞女死事》等,也最多只是句法、章法或题材上相似。  相似文献   

5.
《史记·龟策列传》是一篇专门记载"卜筮"的列传,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卜筮"的重视。其中,"龟卜"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在当时龟崇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普遍的社会基础。人们赋予了龟神奇性,认为龟是传达天命的使者,用龟占卜灵验无比。与其他占卜方式相比,龟卜可以作为传达天命的有效工具。于是,在西汉初期的政治文化背景之下,"龟卜"作为"君权神授"的工具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结合《史记·龟策列传》的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分析,其记载不可避免带有官方的天命色彩,故而"龟卜"在《史记·龟策列传》占据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尚书》有古文和今文经两个传授系统,它们之间的异同一是影响到司马迁对《尚书》的认识和评价;二是对司马迁撰写《史记》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研习《书》的过程中,司马迁赋予《书》两个相互关联的文化品质:一是记事;二是为先王政典。前者是说《书》保存了大量的上古史资料;后者是说《书》是先王留下的统治大法,是政治中的典范。这两个方面的拧结既表达了司马迁对《书》的看法,同时也透露了《书》对《史记》思想的渗透作用。《书序》产生于《史记》之前,是司马迁撰写上古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7.
在西汉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中期这一时期的记载上,《汉书》内容多承袭《史记》旧文,但在语词句式上有改动。该文通过比较《史记》和《汉书》的一些个别篇章,观察其语言现象,列举了两书中重叠部分的语言差别:(1)古籍用字;(2)词汇;(3)语法句式。从这些差别中可以探寻两书语言风格的不同,对文学和语言的研究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百家讲坛"的现行价值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传统历史文化长河里,流淌着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但"百家讲坛"红火之前,《论语》、《庄子》、《史记》、《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能有几人关注和解读?正是"百家讲坛"能集百家之言,形争鸣之势,在捧红一批自古以来低头做学问的专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治《诗》近袭汉代《诗》学,远绍孔子。孔子论《诗》涉及《诗》与政治、《诗》与教化等内容。出土文献《孔子诗论》的面世,为深入研究司马迁与孔子论《诗》之间的关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司马迁论孔子删《诗》旨在突出孔子治《诗》"取可施于礼义"和"以备王道"的思想。司马迁治《诗》传自《鲁诗》,与荀子有深厚的学术渊源,荀子重视礼乐的做法给司马迁以深刻的影响。以《诗》为评判是非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历史与现实的叙述之中,极大地提高了《史记》的叙述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于佛教入华时间提出新的见解 ,通过梵文典籍及《史记》《汉书》中关于羡门记载的考证与分析 ,确认这就是早期的佛教沙门的音译。对于传统佛教入华时间的确定提出疑义。并且追根溯源 ,研究了佛陀时代“沙门”思想与萨满教之间的历史关联 ,证明古代世界文明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魏水华 《文化交流》2017,(12):77-79
正很多外地人对富阳的了解,最早可能来自于三国吴主、富春人氏孙权。这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富阳的千余年历史。再往前细究,秦王嬴政年间,已经设置富春县。这段《史记》上的描述,是大部分人能够查阅到的最早关于富阳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献记载。日前,一个考古项目,把富阳的历史拉长到6000年。意外之喜:六千年的考古由来发现考古遗存的地方叫"大源",  相似文献   

12.
自《史记》问世一千多年以来,李斯、赵高等人篡改秦始皇诏书,立胡亥为秦二世之说几为定论。然将传世文献《史记》与出土文献《赵正书》、兔子山简"秦二世元年的文告"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一系列证据链,可发现胡亥为秦始皇的法定继承人更符合史实。  相似文献   

13.
《史记·外戚世家》中记载了西汉前期从高祖到武帝众后妃的事迹,通过阅读史料可以了解上层贵族妇女的身份地位。西汉前期上层妇女身份地位主要体现在家庭生活与政治影响中,通过研究《史记·外戚世家》中涉及的后妃及相关人物,可以发现西汉前期上层妇女有较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墨子事迹仅 24 字。但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的社会影响依旧很大,应当立长篇传记;从传世资料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传世资料也很丰富,可以立长篇传记;从史书作者的角度看,司马迁受其父影响而重视墨家且对墨家资料掌握丰富,理应写作长篇墨家传记;且据《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墨之遗文”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本当像写孟子、荀子那样,有介绍墨家思想学说的较长文字,但今本却无。究其原因,当是原有较长的墨子传记,但因在《孟子荀卿列传》篇末,竹简散断而佚失致残。今本《孟子荀卿列传》文末文义未足、文气骤止、无“太史公曰”不合体例等,皆为其证。  相似文献   

15.
郴州素有“五岭明珠”的美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早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就记载了公元前206年义帝徙郴州事。就从那时算起,郴州也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在郴州的涞水江畔,自古以来历代文人涉足郴州而留下的诗篇不计其数。如今,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郴州体育  相似文献   

16.
黄帝故里     
河南省新郑市是一座古迹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考古工作者在新郑发掘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文物说明在8000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就在这里开垦土地、兴建家园了。据《史记》记载和后代许多学者考证,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就生在新郑、长在新郑,曾在新郑建都,并以此为中心南北征战,  相似文献   

17.
《宋文鉴》的编纂凝聚了吕祖谦的文学思想与学术关怀。吕祖谦秉持融会理文的文道观,以编纂《宋文鉴》为契机,致力于弥合自北宋以来文道分裂与对立的局面,对于南宋中期文坛中兴局面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进之功和启示意义。《宋文鉴》是吕祖谦开创的历史谱系学中关键的一环,它将当代纳入其中,通过诗文把北宋一代的历史关节、治体统纪建构在古今连贯、前后延续的历史序列之中,并"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可以说,《宋文鉴》是全面认识吕祖谦文学与学术思想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面相,无论在宋代文学思想发展史还是学术史上,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蓝山 《对外大传播》2003,(11):34-35
公元前497年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所在地建起了一座晋阳城,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2003年9月5日,太原市举办了大型的纪念建城2500年大会。回顾2500年的历史,太原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人们常说5000年中华看山西。5000年前的帝尧时代,立都于太原南部的临汾(古称平阳),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法典——《尧典》;大禹治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兴修水利的先河;划分九州,建立了  相似文献   

19.
《史记·伯夷列传》乃列传之纲领,集中体现了司马迁对德福关系问题的思考,其思考内容有二:其一,对殷周以来德福一致的思想观念和孔子德福无关的思想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不同看法;其二,提出了以立名为德行回报的德福关系观。  相似文献   

20.
三、早期儒家学派 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开创了大规模私人讲学,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也仅是其中的一家,当时并未显露出它在学术上、政治上占有什么特殊地位。儒家学派在传授过程中,也没能保持内部的完全一致。据《韩非子·显学》说,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八个流派,“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他们有的也撰述著作。在《汉书·艺文志》的《诸子略》中就记有《子思子》、《曾子》、《漆雕子》、《孙卿子》(即是《荀子》)等书。这些著作当时并未被视为经典,有的甚至不久就失传了。又据《荀子·非十二子》和《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子思之儒和孟氏之儒实属一家,只是时间上先后相继。另外,从文献记载看,韩非所说“儒分为八”也并不准确。实际上,孔子死后,子张、子游、子夏、有子、曾子等在儒学中都比较有影响,以后的子思也有著作。至战国中后期,由于孟子、荀子的论辩,使得儒家在孔子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