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美学--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4年,在生态问题日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热点的形势下,中国学者提出了“生态美学”这一崭新的美学观念。许多中国理论工作者从生态文艺学、文艺的绿色之思、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等多重视角对这一美学观念进行了丰富与发展。“生态美学”同国际上日渐勃兴的“生态批评”、“环境美学”密切相关,但又有别于它们。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是中国美学工作者的一个创意。它的提出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由认识论到存在论以及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的理论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它不是一个新的美学学科,而是美学学科在当前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宋佳  胡光 《文化学刊》2011,(3):98-102
主要通过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思想的剖析,得出非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的理论困境和现实困境。非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层面上存在主体缺失、价值缺失、道德缺失的不足;在现实层面上与社会发展相脱离,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脱节。  相似文献   

3.
作为本世纪初开始接触并投身于中国人类学的一位普通青年学子,一方面人类学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所经历和面临的历史与现实困境会深深烙在其身上;另一方面,凭借其与人类学所建立的情感和认知,也试图投身于人类学传统的再恢复与发展的运动和努力中。因此,一个青年学子的人类学学科经历,既能折射出学科的魅力、困境和希望,也能促进学科的反思、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多方面的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这一思想在现实生活层面上,即在实践观上,体现为限度生存的实践原则。这一原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示着方向。  相似文献   

5.
美德伦理坚守人类德性话语方式,主张人的主体性觉悟,将道德实践作为个体德行本质的评判标准。传统以规范伦理框架为基础的科技伦理学研究局限于对科学人责任、行为和个体层面的研究,使得科技伦理陷入了发展困境。美德伦理为科技伦理学的研究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分析基于规范伦理框架下的科技伦理研究面临的困境,提出美德伦理视角下的科技伦理转向研究路径,期望对形成完善的科技伦理学理论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多方面的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这一思想在现实生活层面上,即在实践观上,体现为限度生存的实践原则.这一原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示着方向.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威胁,迫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自1971年世界上第一门"环境伦理学"课程开设以来,国内学者们进行大量生态道德研究,大多从不同角度阐述所要构建生态道德观的框架及其主要内容和意义,而对如何进行生态道德实践,研  相似文献   

8.
王沁 《职业圈》2014,(30):104-104
经济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对于研究伦理学理论以及应用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国经理伦理学》从理论上阐释了道德与经济的关系,从实践上详细论述了企业道德的应然性与必然性,对我国现代企业道德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立足时代发展的新方位和现实之困境,相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美丽中国"建设,再到2018年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生态哲学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蕴含着鲜明的哲学特征,同时在理论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丰富以及指导实践和提供世界环境治理方案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艺术价值看,它内蕴强化民族认同、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功能;从经济价值考量,它是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新引擎,是驱动乡村振兴,打通共同富裕的新通道.青瓷属于小众艺术品,材料厚重易碎,日用瓷商业模式陈旧,面临主体困境、模式困境、产业困境、创新困境等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1.
生态困境直接催生了生态批评思想的问世,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生态批评认为,生态问题不仅出现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同时也发生在精神领域里,人的生态与人的心态密切相关,生态问题的解决首先有赖于人类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生态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因素,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推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组合。《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罪与罚》构成了一个人性与兽性交织的伦理作品,分析该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有助于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这部著作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前沿话题 ,它主要思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 ,不同于传统的人与社会的道德概念。在以往有关生态的美学研究中 ,大都孤立地谈论生态中的美学构成或生态思想 ,虽然联系了人 ,但没有联系人的行为和动机与生态所构成的伦理关系。以崇尚自然为基本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观 ,同时也体现出以关注自然界中的人为鲜明特征的生态伦理精神 ,这与当代环境伦理学所阐述的思想具有相通之处。中国人的审美世界事实上是以生态伦理为依据而形成的一种宏大的、整一的、体现出人文内涵的精神境界 ,它通过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两个层面体现出来。当代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的根源还在于美学 ,在这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这一优秀美学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梳理和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4.
由于曾繁仁等人的倡导与研究,当代中国的生态美学已成为中外学术界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我们以他刚刚出版的《生态美学基本问题研究》为主线,结合他的其他论著,从生态美学的基本立场、理论以及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等方面阐发他对生态美学做出的贡献。他为生态美学学科建构了存在论与气本论的哲学基础,概括出生态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论,确立了研究范围与核心命题;同时又从生态美学的中国文化原生性,深入开掘了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并提出生态美学是东方学者对世界美学的重要贡献的论断。  相似文献   

15.
李钧 《文化学刊》2009,(6):107-112
“生态文化”是近年来广为使用的一个新关键词,但是大型工具书都未收入,遑论明确定义。本文梳理了从“生态”到“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学”的语源生成、内涵延展,及其文化学意义。生态文化学作为一种主体间性哲学,一种关系思维,一种关于天人关系的物理、事理与情理的科学,一种多元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必将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处理机制,从认知和交际两个维度来具体阐述语言的价值与意义,希望通过该原则与方法来解释自然话语理解中的各种语用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无疑对克服以往语用学理论泛化具有创新的价值与意义,不断促进其成为一门科学化、系统化的语言学科.  相似文献   

17.
《白鲸》是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实际上是一本生态文学。在这本书中,捕鲸船的疯狂捕鲸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藐视和过度利用,因此该文试图采用生态批评视角分析亚哈的悲剧以及人类因欲望和贪婪对自然以及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所造成的破坏。该文指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对其适度开发,才能走出亚哈困境,摆脱生态悲剧,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8.
文化学所反映的乃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并将揭示出存在于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依从关系及变化动态。所以,应对文化做出如下定义:文化就是通过人的活动、思维、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界之间所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与联系。文化学的前景是:它必须从新的角度思考文化发展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全部历史,并详细研究生态文明等当代全球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扬 《文化学刊》2013,(2):119-121
十八中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一号召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高校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应始终关注环境保护问题,长期致力于绿色大学建设。对于多校区高校而言,多校区运作本身就存在巨大的成本消耗,多校区高校应该从管理、教育、研究及文化的角度将可持续发展纳入高校建设的方方面面,让大学成为真正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20.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工智能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人们会对人工智能在生活中引起的社会和心理变化感到担心。麦克尤恩通过《我这样的机器》这部作品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需要重新审视人类与科技的关系,需要重新考虑当人们面对比人类更像人类的机器人时怎样与科技和谐发展。本文旨在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分析人类和机器人之间伦理身份的变化,探讨伦理秩序混乱导致的伦理困境,理解人类和机器人所做出的不同伦理选择,从而探索和思考人类未来可能面对的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