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奏本制度考     
奏本是明、清时期臣工向皇帝上奏的文书之一,但是奏本的发展也是源远流长,自秦至清大约2000年,只是在明清才得到最大的发展。明初定制,臣民具疏上于朝廷者为奏本。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改  相似文献   

2.
<乐庵语录>一书被<四库全书总目>断定为伪书.本文从<乐庵语录>的传播源流、文本内容及序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考辨,论证了该书的部分内容真实不伪,推论其全书也很难被证伪,从而推翻了<总目>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3.
整个清代,民间宗教活动遍布宇内,教派不下数百种。乾、嘉两朝屡办“邪教”案,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有关档案。与诸类民间教门相比,八卦教案最具有典型性和连续性。本文拟择其中三次案件,作为探索这个神秘王国的再次尝试。  相似文献   

4.
贴黄之制,据顾炎武考证始于唐代。《日知录集释》记载:“宋·叶梦得《石林燕语》日:‘唐制降敕有所更改,以纸贴之,谓之贴黄。盖敕书用黄纸,则贴亦黄纸也。’”①“宋奏札意有未尽,别以黄纸贴于后,亦谓之贴黄。”②唐宋贴黄,一行于皇帝敕旨,一行于臣下奏札,内容不同,但都是文书制度。降至明代,贴黄则不仅是文书制度。明代贴黄分为两种:其一是作为文书制度;其二是作为人事档案制度。  相似文献   

5.
毛建军 《档案》2011,(6):31-32
骑缝制度是我国古代公文用印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内容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文章探讨了骑缝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公文骑缝处理和运转的历史进行了简略揭示。  相似文献   

6.
题本制度考     
题本是我国古代明清时期向皇帝报告政务的一种重要的上行文书,它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很大价值.文章首先探讨了题本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然后对题本处理和运转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魏新民 《兰台世界》2007,(6X):61-62
本文就两汉时期档案管理职官的设置以及两汉时期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19世纪中叶,清政府在各地设立书局,刊刻传统经典著作,试图传播正统的价值观念,重建清廷的统治权威。咸丰九年(1859年),胡林翼在湖北设立书局,刊刻《读史兵略》、《弟子箴言》等书,开晚清地方书局之先河。此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马新贻、左宗棠等地方大员在各地纷纷设立书局,如金陵书局、广雅书局、江西书局、浙江书局、正谊书局等,刊刻因战乱焚毁的经典书籍。这是他们为恢复地方名教、复兴地方文化事业的自觉行为,由此传统文化再次勃兴。然而,书局的运行、书籍的刊刻,均需要大量的费用,书局的经费成为地方官员关注的内  相似文献   

9.
张蕾 《中国档案》2020,(5):88-89
明清档案北京市西城区西单汉光百货北侧有一处神秘的传统建筑群,地图上标注为绵德府,这里就是清末的祥公府,后来清廷筹办海军事务处驻地,如今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关于清末筹办海军事务处办公地点的考证,以前未见相关文章介绍,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档案及文献,对筹办海军事务处从机构设置到选址经过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0.
正《明诗综》一百卷,系秀水朱彝尊(1629—1709)编选之明代诗歌总集。其中,卷八一上收录明遗民程用楫《雨宿桃源庵》《慈光寺神庙赐额》《月夜宿院中小阁》《汤泉》《喝石居》《祥符寺即轩辕宫》《初冬送友游浙》《巨门楼》凡八首诗作。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清乾隆二十五年教忠堂刻本《国朝诗别裁集》卷二六,均收录郑鉽(1675—1722)《月夜宿院中小阁》《送族弟瀛洲之官安县七十韵》《扰龙松歌》《夜光木歌》《题殉节录》《寒蝉》《题陈南麓都谏匡山读书  相似文献   

11.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定鼎北京,在明朝京师原有行政区划和政府机构的基础上,开始了一个新王朝的统治。清八旗体制移入北京,必然会与明朝原有之体制发生抵牾和冲突,再加上满汉矛盾,清初京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变乱难安的状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统治策略的不断调整,清朝逐渐形成了一套稳固而富有特色的管控京师的体制,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新设机构就是步军统领衙门。考辨步军统领设立时间及缘由,可为深入研究清初京师治理体系的形成过程这一更为宏观的问题廓清障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刘波 《兰台世界》2016,(19):146-148
明代的京营制度从永乐年间的三大营制一变为景泰、成化时的团营制,二迁形成武宗时期的东西两官厅制,再到嘉靖年间设立戎政府。在此演变过程中,内外官虽然都曾参与到对京营的改革,但是由于他们不能解决权力政出多门、兵役占用、文官任职短暂等一系列的问题,京营制度逐渐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相似文献   

13.
<正>清代起居注制度,始于康熙年间。清入关以前,已有围绕后金汗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言行、按时间顺序用满文逐日记载的记事性档册,也即现存的《旧满洲档》。其记载形式早期多为事后追述,从天命六年起基本形成了按日记事的方式~([1])。但是正如乔治忠先生所说,清入关前的这种记事性满文档册"内容广泛庞杂,不仅记录君主言行,而且举凡战争过程、族内纷争、经济生活、民情风俗、对外交涉、臣僚事迹等等无不收载,是入关前  相似文献   

14.
早在朱元璋定天下时,便于南京设教坊司,并设乐院和官酒楼一统天下官妓;然而,"南教坊"作为一个特定的称谓,始于英宗正统初年,实为永乐迁都以来明代两京制度渐次确立的产物,北迁的教坊司从此成为天下教坊之首,而原在南京的教坊司最终退居次位。因为这一地位的变化,位处留都的"南教坊",逐渐成为江南歌吹之地,也是南北士林、四方商旅往来风雅之地;更重要的是,在两京制度下,南教坊在明代乐制与演剧的变迁实际扮演着极为微妙的角色。简言之,正嘉以来,一方面是俗乐大兴,一方面是南教坊制度的日趋无序,其间种种曲事沉浮与文学往来,已直接折射出江南士林复古乐思潮的消长,而成为我们窥探晚明曲坛古(雅)乐与今(俗)乐、北音与南音之变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5.
魏新民 《兰台世界》2007,(12):61-62
本文就两汉时期档案管理职官的设置以及两汉时期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洋务派为了培养外交人才,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化了外语教育.其兴办学堂与留学教育两大举措对培养外语人才、传播西学、提升科技与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卢文弨在乾隆三十二年被撤销湖南学政差使,并非仅是因条陈事宜不当,尚且因为桃源县生员林凤鸣的叩阍案;其随后“乞终养”,也并非是在乾隆三十三年,而是在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候补无望的情况下,被迫作出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8.
郭京红 《兰台世界》2011,(10):31-32
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洋务派为了培养外交人才,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化了外语教育。其兴办学堂与留学教育两大举措对培养外语人才、传播西学、提升科技与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斋名壮悔堂,商丘人,明万历四十八年(1618)生,清顺治十二年(1655)卒。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清别集类著录《壮悔堂文集》  相似文献   

20.
晚清西方图书馆观念输入中国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对晚清西方图书馆观输入我国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指出其分为五个途经西方传教士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翻译介绍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中国人走向世界实地考察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近代报刊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学会图书馆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