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泰国历史上有一个有700多年历史的王国——兰纳王国。兰纳的地域范围是今天泰国北部清迈、清莱、南邦、南奔、夜功颂、南和帕耀等几个府,兰纳人主要指居住在该地区的"当地人"。兰纳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各种习俗。兰纳人对待死亡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处理方式。本文重点阐述兰纳人从临终到死亡所做的一些仪式,从中探析兰纳人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2.
受佛教影响,兰纳人的丧葬方式主要采用火葬。兰纳人根据死亡的原因把丧葬分为"正常死亡"(指因年老而死)的葬礼和"非正常死亡"(指因意外而死)的葬礼;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把丧葬分为王室的葬礼、僧人的葬礼、普通老百姓的葬礼。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过去"正常死亡"的兰纳普通老百姓的丧葬,以了解过去兰纳人不一样的丧葬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山东章丘的丧葬风俗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对其中与先秦三礼相关的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出章丘丧葬风俗的主要特点。最后比较山东章丘、费县以及陕西岸底的丧葬风俗的异同,指出三地的相同之处一定程度上源于先秦丧礼对后世的影响,而不同之处则体现了各地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高职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文章从存在问题出发, 探讨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黄海烈  梁月兰 《职业圈》2008,(12):195-196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高职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文章从存在问题出发,探讨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二次葬作为一种独特的丧葬文化,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生命力持久,至今在壮族地区仍然延续着。本文通过对广西中部壮族二次葬丧葬程序的研究,发现二次葬习俗至今仍在壮族地区留存,是受到儒家孝道、宗教信仰及近祖崇拜等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关中地区的葬俗较多地继承了传统的丧葬文化,虽然随着时间的发展,葬俗的内容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在这种历史的变化中,人们形成了一整套严密而繁复的礼仪。看似简单的丧葬习俗,其实体现了生者对于死亡的认识和追求、串联了生者间的人际互动和社群关系的整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丧葬习俗遭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使关中地区的丧葬习俗呈现出明显的量变态势,这种文化因素的变与不变,正是生产方式多元化和定居式农业瓦解的最直观的体现,也让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态度由向往变为对现实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丧葬习俗是人生礼仪习俗的最终归结点。人生自出生始,终于死亡,这是人类生理生命历程的周期规律。壮族丧葬习俗内容有择算日子下葬、择选坟地、孝子女守棺、绕棺、请麽公念经超度或念诵《报恩经》等,并承载着标识、寄寓、分割、应对、标示、趋善、惩戒、引导、感恩、追忆、示范、奉劝与劝戒等诸多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表现在社会习俗之丧葬方面,即新式丧礼、葬俗出现,丧葬中的传统色彩逐渐淡化。然而,在河南地区,传统丧葬仍据主位,陋俗颇多,以崇尚厚葬、迷信风水、延佛道等为甚。这些陋俗不仅耗财伤民,还加剧了当时河南社会的迷信之风,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究其原因,与该地区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浓厚的封建文化氛围、深处腹地的地理位置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白族丧葬仪式对于白族文化的传承、社会的教化、社会的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白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该文运用阿诺尔德·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概念对白族葬礼仪式进行分析,并对洱源白族丧葬仪式所蕴含的信仰及其价值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态势下,不断优化经济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红色旅游这一新的旅游形式的出现。鉴于红色旅游本身蕴含着大量与革命相关的历史和精神内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因此本文将通过简单论述新常态下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重点探究红色旅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价值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知音》篇与西方的接受美学理论构成了跨时空的呼应,它们既有相通之处,又不尽相同,其中对读者的重视是中西文论对话的契合点。在反观和对照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梳理和发掘中国古代的接受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也与人们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深度交织。丧葬制度,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为人们提供了一面独特的镜子,映射出不同文化和社会的丧葬习惯,但无疑也承载了其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哲学背景。在这方面,中国与波兰作为两个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丧葬制度有异有同,两国都高度重视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继承。通过比较和探究中国与波兰的丧葬制度,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国人民对生死的思考,以及文化、宗教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对比,不仅增进了对各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一种全球视角。  相似文献   

14.
马惠娟 《文化学刊》2010,(5):131-135
仪式研究是人类学一直以来关注的重要问题。丧葬仪式是人生重要的过渡仪式。本文以胶东S村的丧葬仪式为例,从仪式过程的细节着眼,分析其中的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从丧葬仪式传统的延续和变体中,也可以看到当地社会、文化变迁的痕迹以及当地人观念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仪式与意识:对丧葬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甘肃省陇中地区的丧葬习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丧葬仪式中隐含的灵魂意识、亲情意识、恐惧意识、狂欢意识四种意识的分析,以探讨在丧葬活动中的仪式和意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李辉  ;来晓芳 《文化学刊》2014,(5):182-184
古罗马的饮宴习俗随着古罗马共和国的终结及帝国不断地扩张,饮宴的各种要素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进而逐渐走向系统化。饮宴的发展反映出古罗马时代政治、经济、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的变化。它的发展是人类渴望追求刺激的本性驱使的结果,但随着宴饮发展而联接而成的网络却对古罗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已成为古罗马文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语文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学生优秀人格的形成.因此,引导学生阅读健康、积极向上的著作,展示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鼓励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奠定在人生道路上的知识和情感的基础,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古时期的丧葬仪式中,出丧时有魂衣置于魂车之上,以代表亡者的灵魂所在。代表死者亡魂的衣服即魂衣,魂车即是运载亡魂的车舆。与代表大凶的柩车不同,魂车代表的是吉祥之车的观念,这与古人对于魂魄的性质区分有关。相对于亡者的遗体和棺柩来说,亡者之魂具有吉的属性,引导魂车的是一系列的吉卤簿,为吉驾、吉仗。吉驾具有鲜明的宇宙象征的特征,魂车即其所围绕的核心。本文将中古时期丧葬礼中的魂衣以及其所凭附、搭载的魂车联系起来,考察其在礼经中的记载以及在汉唐时期的流变,以审视中古时期丧葬礼仪中的亡魂观念。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学生优秀人格的形成。因此,引导学生阅读健康、积极向上的著作,展示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鼓励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奠定在人生道路上的知识和情感的基础,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苏春香 《职业圈》2007,(5S):105-105,114
语文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学生优秀人格的形成。因此,引导学生阅读健康、积极向上的著作,展示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鼓励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奠定在人生道路上的知识和情感的基础,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