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文学空间是文学作为社会媒介生产的社会空间,由文本、作者、读者、社会共同生产,同时,文本也生产社会。《金色笔记》中的非洲和伦敦、安娜的噩梦和游戏以及文本外的文学场构成了小说的多元文学空间,即地理空间、心理空间和资本空间。《金色笔记》的作者莱辛与文本、读者、社会构成了一个立体网络,文学空间的释读就是为了揭示作品的社会文化意义:莱辛作为边缘人、女性、作家的身份话语与权力表征。本文即主要分析《金色笔记》的多元文化空间及其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2.
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见证了170多年的中美文化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也记录了华裔移民在异国他乡的艰难奋斗历史。作为美国主流社会文化中的少数族裔文学之一,华裔文学走过了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目前地占据一席之地的发展转变。纵观其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华裔群体的共同文化空间,即唐人街,一直是华裔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书写要素。文章梳理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及唐人街的形成历史,细读具有代表性的华裔文学作品中的唐人街书写现象,以此解读华裔群体的共同文化空间——唐人街及其文化情结。唐人街是华裔移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展现的是一种区别于美国主流社会的不同生活方式。它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各种外在表征,是浓缩在异域地理空间里的中国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转折点,社会急剧变化,商品化大潮汹涌而至,这为文学带来了新的书写空间,也影响着作家的创作方式。1993年,同时出版的《废都》和《九月寓言》就是这种商业环境下文学的突破与坚守。贾平凹写出了“废都”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张炜追忆了野地里小村村民自由奔放的生命力。两位作家在都市与乡村的关系对立上,表达了同样的精神诉求:对城市的批判以及对民间乡村的留恋。  相似文献   

4.
论及《楚辞》,先贤多或考察其作家之生平与思想,或研究其作品之真伪及版本,抑或将观照视角转向文学外部,从文学与传记、心理学、社会、哲学思想,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等层面切入进行关联审视,①却较少对作为文学本体性重要表征的意象作系统探索,②这就使得《楚辞》研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呈现危机意识,研究者立足方法论的反思,重新定位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本文将方法论的反思切进关键词层面的反思,包含三组关键词的梳理:"女性意识"与"性别意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古代女性文学"与"现代女性文学"之间的隔离与传承,表征在跨文化视野之下的本土化思考,意图融合本土的文学与文化传统,突破封闭性的理论内涵,摆脱"再度边缘化"的学科危机。  相似文献   

6.
唐初文学观念的核心是反拨六朝文学,其形成的思想背景是唐初史臣对近代历史的检讨。对于唐初文学观念的这一特征,以往文学研究界往往笼统地解释为唐初史臣出于"文学误国论"而向汉儒诗教说的简单复归,本文则通过对唐初史臣有关前朝政治与文学论述的辨析,指出诸家之间实有实质性差别,其中魏征等人立足政本理念的近代史观最终确定了初唐的思想价值框架,建构了初唐的文学感觉空间。  相似文献   

7.
电影文学与美学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电影文学中的美学表达和美学展现都是电影内容中心思想的有力表达,电影文学对于全球各地区的主观美学认知是具有很强代表性的。从文学角度来看看,中西方的差异无疑是巨大的,中国文学呈现强烈的东方色彩,而西方文学则突显了其浪漫主义和对自由的向往;从美学角度看,我国的电影文学注重对传统人文主义道德观念的歌颂和对各种污秽之气的批判,而西方电影文学则更加多元化,能够从多种角度塑造较为丰满的人物形象,让人们感受人物之美和剧情之美。  相似文献   

8.
无线话筒是音响设备中一个重要的设备,是话筒大家族中重要的成员。由于无线话筒没有电缆连接,不受话筒线限制,给演员提供了广阔的表演空间,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有些艺术形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深受广大演职员的钟爱。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无线话筒的功能日趋完善、技术更加成熟、性能更加稳定,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毫不逊色于有线话筒。现在,无线话筒已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9.
“草船借箭”情节经历了从《三国志》到《三国志平话》再到《三国演义》的传承与改造,罗贯中以高超的文学表现力巧妙结合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该文从科技史角度分析这一经典情节,可以从中了解历史与文学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可以探究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科技为历史和文学带来的变革与魅力。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文学的地域性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将文学视为发生在一定空间场域中的现象,成为一个考察文学问题的新视角。但在地域文学研究中隐伏着一个问题,即如何定义人与地域的关系。本文试图从流寓的角度考察人、文学与地域的关系,以古典文学所表现的人与地域的隔阂感、融合感及地域对流寓文学的接受与认同为例,揭示流寓作为人与地域更真实的关系以及流寓文学对于地域文学史研究的意义,并兼及中国古代地方文化研究中流寓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就日本女性文学发展历史而言,20世纪80年代是其发展高峰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局面。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在于,当时日本女性文学作家的文学素养有了极大提升,且当时日本的国家建设格局使女性作家的眼界更加开阔,可以看到生活中更多细节。当时日本女性文学作品对生命的诠释十分透彻,且体现了日本女性生活中的魅力特征,完美展现了日本女性的情感与思想,推动了日本当代文学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本文将首先分析日本女性文学的形成,然后介绍日本女性文学的基本特征,最后着重阐述日本女性文学的"家庭观"。  相似文献   

12.
从事文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历来是所有文学中的一个具有永恒探讨价值的主题,特别是在中国和西方的诗歌作品中更是如此。诗人们总是从自然界或自然景观引伸出一些奇思妙想,使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在他们的笔下,自然总是被想象得更加美丽,而且...  相似文献   

13.
有学者指出,身份问题对于文化研究而言至关重要.文化身份包含个人主体的自我身份追寻,是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共同构建.该文以两位美国华裔女作家水仙花和黄玉雪的文学文本为切入点,在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视域下,探究她们的文化身份内涵与特性,文化身份的建构路径与策略及其在作品中的表征,以及美国华裔文学建设工程中女作家的身份超越...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大正时期的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的短篇小说《杜子春》取材于中国唐代小说《杜子春传》。文章在原作的基础上加入了作者的想象,无论在情节设置上还是人物性格上都有比较大的改编。通晓中国古典文学的芥川在文中添加了其他和中国文学相关的元素,这是原作中没有的。其中,引用吕洞宾所作的唐诗与原作有一字之差,应是参考了《西游记》的缘故。而文章结尾的场景设置可窥见陶渊明所描写的《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乡的影子。该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对中国古典原著及作者的书信内容,来证实上述内容是源于中国文学。芥川的创作意图是为了使作为儿童文学的作品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帕乌斯托夫斯基与李健吾是擅长以美文代论说的两位作家,他们撰写的诸多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均可视为散文诗。他们往往为研究对象营造出神韵与意境,在文本中都流贯着富有个性的浓烈的感情,重视每一个字词、句子和段落诗意的创获,大量使用比喻、排比等手段,加强行文的节奏感,并且使得自己创造的格言警句亦别具一种情智交融之美。所有这些,对于今日之学界,均极有启迪意义。若是说帕乌斯托夫斯基可以作为撰写诗性的作家评传者的楷模,那么李健吾则可作为撰写博士、硕士论文的青年学子的努力方向。如若文学著述格式化的现状不思改变,让格式化的文学论说的写作进一步登峰造极,那么此种情况不独有害于文学著述本身,而且会有害于著述的作者。形式的僵化带来的不仅是论说的僵化,恐怕还会带来思想的僵化。而这会成为整个民族失去个人的个性与美好的情感、进一步愚化的助力:民族精英的愚化自然会带动整个民族更加愚化。  相似文献   

16.
宋代是科举制度的改革阶段,受理学蓬勃发展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显示出鲜明的理学化特色。一方面,宋代科举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与唐代有所不同,考试内容上更加注重义理的阐释,形式上偏重议论,在考试评判标准上也以涉理、论理为基准评判文章优劣。另一方面,宋代科举制度与理学的融合促进了隐逸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文学形式的多样化。由此可以看出,宋代科举与理学及文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古代朝鲜女诗人许兰雪轩作品风格及流传影响的考察,论述明代后七子李攀龙等人对许兰雪轩的直接影响,为中华文化在周边国家的传播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同时,说明女性作家在明朝中叶已经开始自觉溶入文学的主流,这就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主流和边缘问题.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日益成熟的环境下网络语言迅速风靡,而网络语言也与传统汉语之间存在显著区别,甚至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在范围、应用及理解上均有所差异,如何规范网络语言的发展,有效规避其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逐步成为现阶段的重要课题。因此,基于融媒体时代的特点和背景,应当做好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协调,针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诗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十分显著,它的优美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文学爱好者,但它的晦涩也同样让许多学者望而却步,尤其是非中文国家的学者。古诗所蕴含的文化和时代背景知识是诗歌学习中最大的障碍,若能将原诗背景信息介入诗歌翻译活动,通过译者向目的语读者介绍原诗的背景文化知识,让受众融入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空间,便可达到更加深入地了解原诗的目的。详细的背景文化介绍可以让目的语读者不再单纯地停留字面理解的层次,而是对整个诗歌进行较为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发展会带来许许多多新的事物,而网络的发展会促进这些事物进一步普及。网络语言就是在网络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网络语言和汉语言文学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一般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一种正规的文学,受到众多人的喜爱与尊重。网络语言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调侃、讽刺等意味,因为网络语言能够一针见血地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言简意赅,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