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一种桥梁防撞系统中的虚拟航道构建与船舶偏航检测方法。首先在桥梁通航孔安装摄像机,采集航道图像视频信息,然后对采集的视频信息进行处理,最后在视频图像上显示出虚拟航道,通过计算船舶到虚拟航道的距离判断轮船是否偏航。对有航标和没有航标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构建虚拟航道,对不同的河道地形构建出适应实际地形的直线型、C型和S型虚拟航道,能够准确绕开障碍物,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对提高桥梁和船舶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收集国内外火灾风险评价方法,总结了火灾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实验室现状及进行火灾风险评价的意义。以通风工程仿真实验室为例,从建筑物属性、灭火能力、火灾负荷等6个方面对通风工程仿真实验室火灾进行风险识别,建立了通风工程仿真实验室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分法确定指标集的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通风工程仿真实验室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通风工程仿真实验室为例进行了火灾风险评价实证研究,得出通风工程仿真实验室的安全等级为比较安全,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进行实验室火灾风险评价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海上风电场工程场区的海洋气象条件恶劣,施工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在建设和运营维护期间存在施工安全、作业船舶通航、人员管理、数据传输、并网控制以及海事监管等难题。在工程场区建设船舶AIS基站、VHF通信基站、气象信息采集点以及视频监控站等基础硬件设施,准确获取海上通航信息与海洋气象资料,充分利用监测数据来把握并利用施工窗口期,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海上风电场综合监管平台包括首页、作业管理、安全统计、人员定位、基础信息、系统管理、视频监控和监控预警8个板块,利用数据传输网络,在同一数据交换平台上对海上风电场各船舶位置及作业环境的监控数据进行无障碍整合,实现施工、运维作业综合管控的应用服务系统。通过该海上风电综合监管平台的搭建,实现统一调度与运营,充分利用可作业时间,实时监测预警,及时提醒相关单位在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4.
结合华东理工大学化工专业实验室在ABET认证过程中所作的一系列安全改造工作,提出了"以人为本、加强风险防范"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根据实验室常见的风险种类,采用HAZOP法对工程类实验装置进行安全评价,制定科学规范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有利于提高硬件设施的安全防护性。同时,论文围绕"风险防范",从风险事故的预警、减少、紧急处置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学生安全教育,相关措施富有成效。化工专业实验室顺利通过ABET专家的现场考察,其建设经验可为工程类专业、特别是化工专业开展国际化认证或工程教育国际化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长江是我国内河航运最发达的河流,流域内于支流水量丰沛,终年不冻。长江干流是沟通西南、华中和华东的运输大动脉,素有“黄金水道”之称。主要通航支流有岷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巢湖水系和太湖水系等,并通过京杭运河苏北段和淮河水系相连,构成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运输系统。长江水系(包括苏北、皖北)通航里程约7万余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其中通航300吨级以上船舶航道仅4000余公里。  相似文献   

6.
许芸芸 《唐山学院学报》2021,34(6):56-60,84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风险影响因素存在复杂性与多样性,这就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科学、准确地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估。结合建筑行业施工的特点与安全需要,构建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1法确定指标权重,联用物元可拓理论与G1法,建立G1法-物元可拓理论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评价应用,最终得出工程实际风险等级。实证应用表明,基于物元可拓理论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安全等级,该方法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著名国际通航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1859年开凿,1869年竣工通航.全长160多千米(包括两端海中的航道,共长190多千米),河宽300多米.  相似文献   

8.
软件项目中普遍存在着很大的潜在风险和失败可能性,因此必须通过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来提高软件项目的成功概率。通过识别和评价软件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找到提高项目目标实现度的有效途径,来提高我国软件项目的成功率和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12.5 m深水航道整治工程设计及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工程区域的物种进行生态评价.将水动力模型(ADCIRC)和生态适宜度模型(HSI)进行耦合,对长江特征物种刀鲚和河蚬进行生态适宜度评价,以此预测生态环境变化并优化深水航道整治方案.基于已有研究建立了刀鲚和河蚬与水动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研究区域内的潮位、流速及物种丰度进行了验证,模型可用于预测该区域的生态适宜性.结果显示,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改变了工程区域的水动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区域刀鲚和河蚬的生态适宜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新冠疫情下通用航空装备的维护维修现今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研究、分析,希望能促进地方的通航应急联动机制的建设,启动战时操作程序和通航应急快速维修方法,建立多渠道全时效保障程序,并推动应急联动技术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同时,建议通过补充通航力量,增强紧急情况下我国抗风险和救援的能力,以提高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11.
对具有安全风险的建设项目,要进行安全评价;对有重大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目前,对于如何进行重大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皆未见有关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性建议。纵观许多评价报告,同一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的内容、所用的评价方法和所得出的评价结论往往雷同,这样不利于突出各自的重点和评价工作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航道管理局为省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省(五大河流即中朝国境河流鸭绿江、图们江,省界河流嫩江、松花江和第二松花江)内河、界河航道管理,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航道管理的规定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组织实施航道建设、整治、疏浚、航标设置和维护工作;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的通航标准审批;负责中朝国境河流航运合作委员会例会的外事工作。受省交通厅委托负责港口、码头规划编制,会同有关部门划定港区以及确定港口水域和陆域范围;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施工是一项复杂的跨区域系统性线性工程,整个施工期间都存在着大量不确定安全管理因素,面临着不可预测的较大风险,针对全过程全方位跨区域高速公路工程,如何进行系统安全管理建设及实施,实现“零伤害、零损伤、零污染”的管理目标,文章从组织机构,风险评价体系,风险控制措施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为实现安全风险全方位、全过程和动态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内河航道中航标起着保证航道和船舶安全的作用。由于气候和水文的变化航标容易出现偏移等现象,导致无法正确标记航道位置,如果航标维护人员不及时进行纠正,会影响内河航道船舶的航行安全。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的内河航标装置,该装置具有防偏移和防碰撞取证等装置。航标间使用无线自组网进行数据通信,并可通过各种通信方案来及时上报相关故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港口     
大家一定想知道一般港口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们各有什么功能。那就假想我们一同乘船进港,来看一看各种港口设施吧。在接近港口的水深相对较浅的海域中,船舶必须沿着一定的航路前进,就像汽车要在公路上行驶一样。维持一定水深的水下航路称为航道,航道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开挖的,船舶驶离航道就有可能搁浅甚至触礁。为了标明航道的界限,在航道两侧设有浮标;为了引导船舶沿航道轴线前进,要在岸上设置导标;为了保证夜间通航,要有灯标、灯塔等。  相似文献   

16.
对具有安全风险的建设项目,要进行安全评价;对有重大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目前,对于如何进行重大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皆未见有关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性建议.纵观许多评价报告,同一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的内容、所用的评价方法和所得出的评价结论往往雷同,这样不利于突出各自的重点和评价工作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7.
航道安全文化是航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期的航道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塑造,具有鲜明航道行业特色,是广大航道人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8.
赖玲 《教育技术导刊》2009,8(9):169-174
有效规避在正版化过程中出现的软件合规使用风险,使软件使用方能够提前了解软件正版化使用状况,并采取应对措施,可有效避免企业使用安全风险和侵权风险。以湖北中烟为例,基于软件许可证提取技术和软件特征分析技术探究正版化软件管理系统应用,对所有软件使用状态和行为进行追踪、甄别、评估和管控。通过系统应用,全面盘点现有软件,对不合规软件使用行为进行告警,并按照制度加以处理。通过研究可提高正版软件使用意识,实现降低软件资产采购成本、运维成本以及规避软件版权与信息安全风险等软件资产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是三峡工程初期运行期的第一年,也是工程综合效益全面发挥的第一年。枯期,长江中下游遭遇多年未遇的枯水位,为保障通航安全,利用三峡水库对航运实施流量补偿调度,满足了枯季通航水位要求;汛期,为缓解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根据长江防总防洪凋度指令,三峡开发总公司对4次较大洪水实施了防洪凋度,为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高速发展,但作为通用航空安全保障的维修人员在数量、工程技术能力、对相关适航法规的熟悉程度都不能满足现阶段通航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中国通航维修人才结构及培训体系现状进行剖析,找出问题根源,探索具有通航特点、面向通航需求的维修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通用航空器的运行安全及通航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