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城》是钱钟书最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围城》中的讽刺艺术,通过讽刺,作者描绘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像,是一篇极具讽刺性的长篇小说。本文主要分析了《围城》这部长篇小说的讽刺艺术,即通过讽刺来揭露社会弊病,引导读者阅读并反思。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语言作为一种载体,在本质上是一个隐喻(比喻)系统。本文通过对《围城》的比喻手法进行分析,得出其具有"由感觉比喻实体""由可感比喻心理""由动态比喻意识"三个特征,并将《围城》的比喻上升到哲学诉求的高度来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3.
《围城》中作为次要人物的众多长者多为研究者所忽略。这些长者可以分成两个群体——以方遯翁为主要代表的群体和以张吉民夫妇、陆先生夫妇为主要代表的群体,前一个群体坚持中国文化本体地位,诠释了以伦理性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后一个群体的成员或多或少接受了西方文化,从而偏离了中国文化。长者们不同的文化趋向与文化认同,表现了"鸦片战争"后中西文化的融汇与激烈撞击以及传统文化的"话语权"的变化,由此也可以看到《围城》的文化深度。  相似文献   

4.
汉堡市虽然人口密集,却丝毫没有"垃圾围城"这样的大城市病,这主要得益于其对生活垃圾处理的"避免制造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和"环保处理垃圾"三大支柱理念和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研究《围城》主题意蕴可以更好地审视作品的文学价值,如可以从时间机制、视角特点、修辞品格和故事情节等角度对《围城》进行细致研究。本文主要论述《围城》主题意蕴的多重复杂性、讽刺性与艺术特色,探讨钱钟书先生在《围城》这一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主题旨意。  相似文献   

6.
李洱84万字长篇《应物兄》摘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殊荣,它自诞生以来收获的评价可谓"众声喧哗"。这部以知识分子视角书写的百科全书式作品延续了《围城》以来的知识分子小说传统,也横溢着李洱一贯以来的机趣和锋芒,以冷色墨笔构筑了一个百态丛生的学术江湖,为作品披上一件清寒的外衣,也把自身的"理想国"藏匿其中。  相似文献   

7.
京剧大师梅兰芳,不仅是享誉海内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用京剧进行友好交流的"外交第一人"。在他的演艺生涯中,不止一次走出国门交流艺术,在苏联、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都留下过他的足迹。特别是1929年的梅兰芳初次访美,堪称京剧走出国门的典范,影响深远、效果轰动,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文章着眼于教师如何从"三个有利于"出发设计对学生的提问,学生如何运用"六围规则法"参与课堂提问,从而完美地演绎了课堂提问这一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2014,(1):F0004-F0004
广东省东莞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高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等一系列生态林业工程,努力建没“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的美丽东莞,通过持续推进大规模、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但是,在安全状况日益改善的同时,煤矿的管理者在安全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安全工作,煤矿管理者和从业者应当走出以下四个误区: (一)走出"物本崇拜"的误区,进入"人本至上"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嫁哪种男人比较好?嫁得不好的话,会痛骂自己瞎了眼睛。女人一定要嫁得好,嫁得不好,即使从围城里侥幸逃出,也跌了身价。  相似文献   

12.
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在传承国家电网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炼出了独具特色的"七力合一"文化体系,走出了一条从机制创新到理性发展的坚实之道.  相似文献   

13.
国家新制定的"课程标准"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交往合作,强调音乐审美体验与主动研究,倡导学科综合与多元化的基本概念.校园音乐剧正是打破常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走出往日单纯的"老师讲学生练"的枯燥的"灌输式"、 "重复式"的教法及"纯专业技能训练化"的教学概念.  相似文献   

14.
浙江兰溪籍著名烫画家胡海明已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一书,他的烫画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和交流,已饮誉神州大地及世界.迈入"知天命"之年的胡海明,在人生和艺术的道路上已走出了不同寻常的轨迹,令业内外人士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5.
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庆文化"、"胜利文化"等人尽皆知的企业文化.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石油企业不断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企业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对于企业战略发展的实现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研究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救生艇伦理带给人们的思考不仅仅体现在富国对穷国的援助,更有生活中关乎道德和爱的选择难题。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救多少"和"救谁"。之后得出结论,坚持认为:人们应该有一颗"兼爱"的初心,遵照由"兼爱"到"仁爱"的思考顺序,坚持辩证的功利主义,走出选择困境。  相似文献   

17.
三鹿品牌蒙羞已成事实.当三鹿管理层把管理职责衍化为管理工具的"健全"时,就难以摆脱次级管理的状态;我们要想避免三鹿的覆辙,必须走出次级管理的怪圈.  相似文献   

18.
模糊是重要的创作手段之一,文学翻译使用此种手法再现文学作品的模糊美。本文以英译本《围城》为例,采用案例分析及文献研究的方法,从作者、译者、读者的角度,参考近些年来文学界相关理论研究,对语用模糊现象进行定义分类,探讨语境等因素在语用模糊翻译中的作用,分析翻译策略。通过分析《围城》中语用模糊翻译现象,了解到在运用语用模糊翻译时,要重视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将文学作品翻译与语用模糊现象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9.
树冠下     
秦亮 《生态文化》2005,(1):54-54
一裸裸大树, 树冠硕大如棚。 你太崇拜这裸大树了。 想离去, 总是爱恋不舍。 于是, 永远走不出树的呵护, 永远惧怕岁月的打磨。 —那是给生命淬火, 让生命更加朝气蓬勃。 在树下, 你轻轻地圾步。 不知倦地久坐, 突臾地纳凉, 甜甜地哼歌。 对大树有太多太多的依赖, 想得到的呵护太多太多。 走出去吧, 荆棘坎坷, —那是人在旅途中, 一路相依相伴的风景, 让生命闪射出五光十色。 春日里, 有花的烂漫, 有翩翩起舞的蜂蝶。 走出去吧, 艰难的跋涉, 困苦的烤灼, 有了这样人生的“路考”, 生命之车、 才能风驰电掣。 复日里, 有无数婆婆的枝叶, 将太…  相似文献   

20.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及近年,分别上演了三次有关夏史真伪的论争。在第一次论争中,顾颉刚、王国维、徐旭生分别奠定了探索夏史的三种路径。第二次论争则以"疑古"与"走出疑古"之争为背景,基本上是第一次论争的延续。第三次论争方兴未艾,反映了新材料、新方法和新视角的介入,是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进入整合阶段的背景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