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列居全球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经济状况、发展与走向对世界经济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有着160多年历史的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又译《经济学家》)是一份被西方世界认为较为专业和高端、以时评和新闻分析为主的周刊。分析《经济学人》的对华报道,可以管窥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的评价,探寻西方主流媒体的对华报道框架。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本《周易》和《礼记》中,可以看到"华夏-汉"文化圈封建时代家庭制度在基本构成方面的重要特征,即以"宗法"与"父权"相联系、相补充、相制约。两者都重视夫妻关系、婚姻制度及嫁娶风俗;在男性主导家庭的大前提下,主张两性和谐。其间,《周易》多用阴阳协调、平衡的哲理来解释、说明家庭的关系;《礼记》讨论的家庭关系则范围更广、更全面,同时也更着眼于家庭尊卑关系的确立。它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与掺杂了道家思想的《周易》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没有预设立场 2008年,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在内的多家国外电视台都播出了旅英华人、独立制片人书云的五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A Year in Tibet),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与纪录片同步在英国出版的,还有一部同名的纪实文学,翌年在中国大陆翻译出版。  相似文献   

4.
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与陈白尘的《升官图》均为讽刺喜剧的佳作,陈白尘的《升官图》显然从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中汲取了艺术养分。将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与陈白尘的《升官图》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部作品同中有异,在生活背景、生活遭遇方面较多地表现出相同之处;在生活态度、最终结局上又表现出更多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著名的戏剧大家莎士比亚与中国明朝的戏剧家汤显祖生活于同一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背景非常相似,两人在戏剧上皆创作出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绝世佳作。使用联系和分析的手法,通过戏剧文本内容的伦理逻辑分析与对主体欲望的追求在文艺作品中呈现出的人文主义精神,阐述两人的著名爱情喜剧《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之间联系与区别,并对两部作品之间在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上的异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源氏物语>是日本著名的物语,被誉为日本物语文学的最高杰作;<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两者都隶属东方文化体系,分别描写了光源氏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文章对两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朱营 《职业圈》2007,(9X):《职业圈》-101-101,35
《源氏物语》是日本著名的物语,被誉为日本物语文学的最高杰作;《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两者都隶属东方文化体系,分别描写了光源氏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文章对两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卡勒德·胡塞尼笔下的《追风筝的人》不仅是一部政治史诗,更是一卷极度贴近人性的故事。该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阿米尔经历童年、青年直至中年,逐步追逐自我文化身份的漫漫长路。本文将从后殖民语境下的离散批评理论出发,从动态角度分析主人公文化身份产生危机的原因及其重建问题,旨在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去领悟小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西蒙·J·奥尔蒂斯的短篇小说《家国》和《美国印第安人》语言洗练、情节简单,但其文化内涵丰富、文化隐喻深邃。从文化记忆的视角对这两部作品进行解读、阐释,无疑可将潜藏于朴实文字之下的深刻文化意义发掘出来,从而感知到奥尔蒂斯作品中强烈的文化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加布里埃尔·佐伦的空间理论基础,从地志的空间的层次来比较分析《宠儿》和《喜福会》两部作品中具体空间叙事特征表现形式的差异,揭示作品叙事结构所呈现的空间化特点,并以此来品鉴两位女性作家高超的空间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从身份、语言、主题以及诗歌结尾部分对比和探析爱尔兰诗人西默斯·希尼的《挖掘》和我国当代诗人臧克家的《三代》。两位诗人均出生于农村,是泥土诗人的代表;一中一西,跨越时空,同样偏爱一支笔,用凝练质朴的语言礼赞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以及土地之上的人民。两首诗均通过刻画三代人的故事,共同谱写出了不朽的泥土之歌,娓娓道来淳朴的民风民情,颂扬了世代农民的勤劳淳善,揭示了农民悲凉的人生和生存规律,进一步反思了农民的生存困境以及出路,折射出了深远的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是很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不同作家的写作手段之间存在差异性,因此象征主义最终的表达效果也有不同。作者因为生长环境、成长经历、语言习惯不同以及个人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各有千秋。笔者就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和美国文学作品《红字》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其中让人惊艳的象征手法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13.
<正>纪录片《西藏一年》(A Year In Tibet)以独立制片的模式,由旅英的华人纪录片制作人书云于2006至2007年在西藏拍摄了十三个月,2008年制作完成。该片是近些年最有代表性的西藏形象文本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多重话语空间下的不同价值诉求,体现了西藏形象的话语权力新的秩序结构。如今,不论是国内还是域外,对西藏的陌生感已经大为减少,但不同的话语主体对西藏历史、传统和现实都有着不同的认识。一方面,官方话语、个人话  相似文献   

14.
梁欣  刘洵 《文化学刊》2023,(1):30-33
当今世界上动漫行业的两大巨头:美国和日本,由于两国在文化和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国的动画作品在选材倾向、叙事风格、视听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同是动物性题材的作品中,两国从动物种类的选择到叙事方式上都有着显著差异。本文以美国动画电影《小马王》和日本由漫画改编的连载动画《同居人是猫》为例,分析两国不同文化背景下在此类影片中不同的视听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5.
在西汉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中期这一时期的记载上,《汉书》内容多承袭《史记》旧文,但在语词句式上有改动。该文通过比较《史记》和《汉书》的一些个别篇章,观察其语言现象,列举了两书中重叠部分的语言差别:(1)古籍用字;(2)词汇;(3)语法句式。从这些差别中可以探寻两书语言风格的不同,对文学和语言的研究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金沙溪《丧礼备要》与《朱子家礼》的朝鲜化彭林高丽朝末期,中国的《朱子家礼》东传至朝鲜半岛,播迁之初,即为高丽有识之士所推崇,希冀以此为契机,在全社会推行儒家礼俗。恭愍王二年,侍中郑梦周(字圃隐)“请令士庶仿《朱子家礼》,立家庙,作神主,以奉先祀。”①...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思想作为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底层理论基础,孕育于远古先民的实践和生产,代表了中国哲学的萌芽。这种"将人与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天道’即‘人道’"的天人观念,也为《周易》中朴素唯物论因素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并为中国传统命理学天命论的"合理性"提供理论支持。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是破除中国哲学中的神秘因素,对中国哲学的产生形成进行更深层论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刘氏女》是戏曲研究专家章诒和情·罪系列的第一部小说,她以朴素冷静的笔法描写了刘氏女的故事,将疯狂与复杂、欲望与尊严、温情与真诚交织并集合在一个女囚身上。小说反映出人性并非简单的善恶对立,引导着我们去深思人性的复杂。  相似文献   

19.
《骆驼祥子》与《无名的裘德》,分别作为中国与英国著名的小说代表,以当时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借助艺术的笔法,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并对当时社会的婚姻观、价值观进行评判。这两部小说在社会选材以及人物刻画方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对《骆驼祥子》与《无名的裘德》进行分析与比较,以期为今后的阅读与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异化寓意疏远、转让、受异己力量统治,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双重人格形象便是现代文明冲击下"人"的自发异化。19世纪下半叶,陀思妥耶夫斯基将"地下室人"的内心独白在他的诸多作品中进行了充分展现。可以说,"地下室"形象中生动而鲜明地包含着种种"人"。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和哲学释义,探讨《罪与罚》中的异化现象,旨在揭示"地下人"的本质特征,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旨趣和人本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