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庄公作为《左传》中记载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国君,从古至今,人们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也正是庄公形象的复杂性吸引学者不断去讨论、去分析。本文对庄公作为君、臣、父、子、兄的多重身份进行探讨,以勾勒庄公的完整形象。  相似文献   

2.
郑庄公是春秋初年一位具有较成熟的政治眼光和治国才能的杰出人物,有"春秋小霸"之称。项羽是秦末起义军中的卓越将领,史称"西楚霸王"。郑庄公与项羽,都是所在时代的一代雄主,但两人在用人、守礼、纳谏、勇谋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而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两人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左传》虽为《春秋》三传之一,然最初各自成书,未尝求附于经。自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明言“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亦以官学加持,经传合并定为一尊,以为皆为编年之体,《左传》记事之连珠贯串,遂不可得而见。《左传》征引《诗》《书》《易》《礼》,无所不备,事详始末,自成首尾。学者欲穷究《左传》叙事体例,必当原始要终,求其本末。故自宋以来,学者仿效袁枢纪事本末体,依事类排比连贯,凸显事件的发展脉络,使端绪分明。如宋章冲《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马《左传事纬》等,均为其中较著者。本文欲从《左传》与纪事本末体二者,探究其发展转变之关系;并从文本变化的角度,分析《左传》与纪事本末体的《左传》,彼此之间承袭或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李丛 《文化学刊》2010,(1):175-178
<正>一部文学作品蕴涵的社会广度、历史深度以及哲学高度是体现其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文学中的哲学内涵应该是作者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对人生主题的深度考问和审视。加缪说过:"小说是形象的哲学。"刘再复认为,张爱玲是一个逼近哲学、具有形而上思维能力的很罕见的作家。浸  相似文献   

5.
《国语》和《左传》两部作品都大量地引用了《诗经》的文字,两书的用《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霸道和王道思维的差异。根据《左传》,《诗经》引用必须要符合本意,即赋诗必类;但礼崩乐坏以后,出现了断章取义,随意使用的情形,一般以为这是赋诗断章的开始。根据《国语》,赋诗一开始就有断章引用情况存在。通过对《国语》和《左传》引用《诗经》进行比较发现,《国语》用的是晋国版本,而《左传》用的是鲁国版本,二者和今本《诗经》皆有一些差别。《国语》以晋国为中心,记载了天子治国和曾经称霸过的诸侯国的相关语说,代表了霸道时代人们的历史文化态度,和《左传》的王道思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6.
暌违十二年之后,坎皮恩凭借《犬之力》在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最佳导演这一殊荣,正可谓实至名归。和以往女性主义影片将女性主角安置在男权对立面的做法不同,本片是以男性为主角,并通过建构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窥探出坎皮恩探索女性主义的新道路。该文以萝丝、菲尔、皮特这3个人物形象的建构为立足点,窥探女性主义视阈下如何对男性的“有毒男性气概”引发的“厌女症”来进行批判,从而洞悉其中的性别诘问,完成对女性主义表达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戏剧是以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通过对话言语描写来展开人物冲突与推进情节发展,对剧本的言语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解读戏剧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冲突。该文从语用学研究视角,运用言语行为理论的行事行为维度对《推销员之死》中父亲威利与儿子比夫的对话片段展开行事行为话轮分析,旨在揭示剧中父亲威利与其儿子比夫之间冲突的本质与根源。研究发现,父子对话中批评性传达以及否认性回应等行事行为是构建戏剧人物冲突的主要话轮模式,而行事行为类型中具体的言语内容,更揭示了美国梦的破灭是该戏剧人物之间冲突形成的本质及根源,表现了以威利为代表的普通美国民众对美国梦的物质化与理想化解读。  相似文献   

8.
《左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形象,郑国子产无疑是其中最光彩夺目的一个。本文主要分析《左传》中对子产民主思想、政治改革和外交三个方面的描绘,阐述子产作为思想家、改革家、外交家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成功地塑造了三个不朽的典型形象--夏洛克、鲍西娅和安东尼奥.这三个典型形象不是某种理念的形象图式,不是某种情欲的化身,而是一个个性格饱满、栩栩如生的人物,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红字》是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珠儿是学者讨论的一个热门人物。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珠儿这个形象的象征意义。本文梳理了珠儿这个人物形象的研究现状,发现多数学者都认为她是反衬邪恶的化身,是三位成年形象(海斯特、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沃斯)的救赎者,也代表了霍桑对清教主义的反叛与厌恶。但是,较少有人从"隐含作者"这个角度出发,分析霍桑在珠儿身上投射的理想追求,这为国内对《红字》人物形象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不惜笔墨为中国古典文学吟咏了亘古一诗——林黛玉。在作者的精心塑造下,林黛玉无论身世姿容、言谈举止,还是一颦一笑、喜怒哀乐都充满诗意,可以说,她自身就是作者着意诗化的意象。文学形象林黛玉铸就了大观园的诗髓,伴随着红楼芬芳的诗魂,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诗香,闪耀出迷人的诗辉!  相似文献   

12.
戴莎 《职业圈》2008,(6):109-110
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成功地塑造了三个不朽的典型形象——夏洛克、鲍西娅和安东尼奥。这三个典型形象不是某种理念的形象图式,不是某种情欲的化身,而是一个个性格饱满、栩栩如生的人物,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近现代英美等西方国家诞生了数不胜数的经典文学作品,其中描写女性人物形象的作品也非常多,这些作品不仅通过细致的人物形象描写来表达对女性拥有更多的权利的认同,而且为女性主权的捍卫和宣扬起到了推动作用,是世界文学领域一道新颖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历经20余年的苦心创作,在20世纪初期出版了一本震惊世界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该部作品是一部伟大的、影响世界的现实主义小说。主人公克里斯朵夫也深深地刻在读者的脑海中,他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道德之光,无一不凸显作者的价值追求和对现世的希望。克里斯朵夫的行为和举动,以及他的思考活动都在表现其英雄主义,旨在冲破旧社会的精神枷锁,解放人们对自我的思考,鼓励人们追求人生价值,激发了那一时期人们对信念的无限追求和内在感悟。该文通过对约翰·克里斯朵夫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5.
《西厢记》是元代杂剧的瑰宝,王实甫以写实的手法成功塑造了几个情感饱满、极具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使《西厢记》充满了感情色彩和矛盾冲突。本文试对该剧中的三个主要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6.
日本学者新城新藏穷尽式排比分析了《左传》等古籍中的岁星纪事材料,在发现岁星纪事实测位和记载位不相吻合的“岁星纪事之谜”之后,大胆假设,作出五级逻辑推理,得出《左传》等岁星纪事记载位系由未识岁星超辰之战国时人以前365年为标准的元始甲寅年推步嵌入,《左传》恐成书于前340至350年前后的结论。洪诚曾撰文揭示出新城的重大错误,可惜未能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洪先生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新城错误产生的逻辑机理,对新城岁星周期误差的论证起点和三项逻辑预设均进行了驳斥;并对由岁星纪事推证《左传》等著作年代,乃至由天文星象论证古籍成书年代方法之可信度作出了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7.
作为在内蒙古东部蒙古族中广为流传的说唱文本,胡仁·乌力格尔《三国演义》是胡尔齐对汉文小说原著进行了一定蒙古化后的产物,其中人物形象在蒙汉两大民族文化交融性创作后显得尤为突出。从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三个方面研究胡尔齐对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可以看出蒙古文学文化和蒙古族听众的审美特征,进而揭示胡尔齐在再创作过程中对汉族文化因素的吸收特点与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文坛中,塞万提斯创作的《堂吉诃德》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堂吉诃德也作为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堂吉诃德不仅代表一种反骑士精神,更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本文在全面分析《堂吉诃德》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对该部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叙事主题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剖析了其新颖的创作手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陈畅 《文化学刊》2022,(9):224-227
《虬髯客传》是唐传奇豪侠故事的代表篇章,明代张凤翼据此而作《红拂记》。虽然《红拂记》的故事背景依旧是隋末唐初,但张凤翼的改编使其带有了明朝思想痕迹,如虬髯公甘为人臣结局所体现的“海权”和“教化”思想,李靖成为民族英雄所体现的“大一统”和“抵御外侮”思想,杨素转为开明贤臣所体现的唐明两代社会矛盾的不同。《红拂记》中的人物在继承原作某些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同时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