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朝地方学校教育有多种形式,而支持这些学校教育的经费主要是“学田”的田租.本文考察了清代山西的各类学校及其学田的实际占有情况,对清代山西学校教育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3.
自雍正三年(1725年)起,清廷以盛京行政积弊之故定期派遣科道官巡察盛京,其后又改派京堂官,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正式废止。盛京巡察官初以稽查陪都各机构所行事件之完成情况为基本职任,乾隆十二年(1747年)时乾隆帝重新界定该职官的职司权力,将其自雍正朝时即已模糊存在的延展职权合法化,使之正式成为清廷监临盛京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盛京巡察官以品秩较低的外来官员身份,难以真正介入盛京政务,并易与本地官员龃龉,进退维谷。及至嘉庆后期,盛京巡察官的派遣日益造成盛京本地的供应之烦,其停派亦成为必然。本文梳理盛京巡察官的发展脉络,检视其职掌与权力的演进过程及实际运作,分析其废置的多重原因以及清廷在设废之间的政治考量,并反思这一制度设计的作用与局限。  相似文献   

4.
清时浙江籍状元的坎坷仕途,反映了传统科举"制法久弊生",但科举制不拘门第、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选人机制仍有积极意义。清时浙江人文昌盛、家族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为科举取士和学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5.
清时浙江籍状元的坎坷仕途,反映了传统科举制法久弊生,但科举制不拘门第、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选人机制仍有积极意义。清时浙江人文昌盛、家族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为科举取士和学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嘉兴私家藏书发轫于宋代[1],藏书家辈出,成就卓然,"大抵收藏书籍之家,惟吴中苏郡、虞山、昆山,浙中嘉(即嘉兴)、湖、杭、宁、绍最多"[2],至清代达而到鼎盛,据<中国藏书家考略>一书中所收录的历代-480余名藏书家中,仅清朝一代,嘉兴藏书家就有62人.  相似文献   

7.
田建君 《兰台世界》2012,(25):85-86
清代朝廷重视档案管理,建立了积累保存档案的管理机构,设定了收藏利用档案的管理制度,库藏宏富,制度完备。一、主要的档案管理机构纵观清代的档案管理机构,主要包括由中枢机关内阁设立的"内阁大库"、国史馆设立的"国史馆大库"以及军机处设立的"方略馆大库"。上述几个档案库集中了清代最为重要的、数量亦属最多的档案材料[1]15。在内阁大库中保存的清代档案,编制有  相似文献   

8.
正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主要办理宫廷所需要及官用之绸缎、绢帛、布匹等纺织品,始置于明。明天启七年(1627年),苏、杭二局奉旨终止织作,明清鼎革之际,江宁织造亦被迫停止生产。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入南京城,定国大将军多铎以原明提督太监车天祥续任江宁织造,授官"江南提督织造"。并重置江宁织造署,设督理织造一员,无常品,驻江宁。后管理者由织造太监的"遣差"职转为内务府官缺,职责由监督而专责,清代专任及兼管织造官员达90余人次。  相似文献   

9.
清代河南的私人刻书事业较为繁荣,本文考察其繁荣的原因,探究私刻的目的与贡献,胪列私刻的集中地及重要的刻书家,阐述私刻的三个重要阶段,从整体上对清代河南的私刻业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包楠楠 《今传媒》2016,(12):155-156
盛大士(1771~1839),字子履,号逸云,江苏镇洋(今太仓)人.清嘉道年间文人,嘉庆庚申(1800)年举人,官山阳教谕.善绘画,尤工山水,其画风备受当时文人雅士及后辈的推挹.子履生平博览群籍,工于诗文,其一生著述亦尤为富厚,如《蕴愫阁集》《溪山卧游录》《朴学斋笔记》诸作.本文即以文献学角度,首次对其画迹的著录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搜集与疏理,从整体上把握其创作总量,以此对盛大士在绘画方面的成就有更为客观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11.
五代时的书肆,北宋时的书林、书堂,南宋时的书棚以及明清时的书铺,皆泛称书坊.古代的书坊基本上就相当于现在的书店,颇有异者,书坊本身刻印图书,而现在的书店则不承担图书出版的职能.五代时期的洛阳,已有零星的书坊开始刻书.历经宋元明,而达于清,河南坊刻的数量与所刻图书见于著录者远远超过了前代,走向-个历史的高峰.  相似文献   

12.
吴藻一生经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亲历了清王朝由盛转袁的历史进程。清代知识女性在社会的急遽变革中艰难而困苦的心路历程和无奈悲愁的生命状态,在吴藻的一生中得到了真实而细腻的展示。论文从各种文献信息、研究资料和创作的词曲入手.对吴藻的生卒、事迹及作品版本概况加以考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皇族谱牒,一般称之为“玉牒”。但“玉牒”一词,又有多种词义。就其指皇族谱牒而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整体上的皇族谱牒,而狭义上则仅指皇族谱牒中的一种。因而,在阅读和研究古代典籍时,就不能将所有资料中的玉牒与皇族谱牒完全等同起来。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须作具体分析。尤其是宋代的皇族谱牒,由于立国较久,就难免前后有变;又由于宗室管理较为严密,就难免记载庞杂。加之皇族谱碟作为秘籍,宋人也极少能够亲睹,因而各种史书的记载便显得有些混乱。我们今天要想对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就不得…  相似文献   

14.
京江鲍氏家族在乾嘉时期一门风雅,诗书传家。鲍之兰、鲍之蕙、鲍之芬三姐妹均有诗集传世。本文对其版本的源流作了梳理,对相关的疑误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15.
清自康熙朝开海禁后,南洋各国纷纷入华朝贡.由于交通、语言及朝贡程式等方面的原因,南洋许多国家聘任华商为贡使或通事,并搭乘华人商船,入华朝贡,从而形成了华商充当南洋国家贡使的独特外交现象.在南洋诸岛国中,苏禄是距离中国航程最远的清朝封贡外藩,其聘任华商充当贡使最为频繁,史料也较详实,故本文以苏禄国朝贡为例.  相似文献   

16.
张帅 《历史档案》2020,(1):62-67
自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清廷以撙节马政经费之故,将新疆换获的哈萨克马调拨内地,并在调拨程序与监管、马匹倒毙的比例、调拨时间和数量等方面形成了明确的制度规定。乾嘉时期由于该制度运行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撙节初衷。至道光时期,因所调之马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客观上导致调拨成本的增加与收益的减少,使得调拨制度转滋"浮费"。为了简化调拨程序以节约成本,咸丰四年(1854),清廷改为调拨马匹变价银。从整个制度的演变来看,调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影响调拨制度演变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吴藻一生经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亲历了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清代知识女性在社会的急遽变革中艰难而困苦的心路历程和无奈悲愁的生命状态,在吴藻的一生中得到了真实而细腻的展示.论文从各种文献信息、研究资料和创作的词曲入手,对吴藻的生卒、事迹及作品版本概况加以考述.  相似文献   

18.
阚祯兆是清代云南省著名的藏书家,《中国藏书家考略》一书唯一收载的云南籍人,可记述仅12个字,远不如别人全面完整。作为在云南曾有过一定影响的藏书家,其有关史料零星散见于各书。将散见于各史籍记载中的有关零星资料汇集考证,以期最大限度地复原其生平事迹及贡献。冀望能对我省藏书史、地方史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漆子扬 《档案》2014,(5):37-41
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邢澍与张澍堪称陇右人伦领袖,也是清代甘肃书画界的双子星座。邢澍不仅学术成就卓著,而且是清代闻名江南的藏书家、书画家,他的书法作品已知流传下来的有行书《长兴县志序》和一幅篆书《宾谷中丞嘱李阳冰篆书》,手札《与吴思亭书》《与同年友人书》《与某某书》,其他大多散佚。这些书法作品对研究清代的学术、书法、文人交游,以及甘肃文化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证了清代禁毁书<静悱集>成书、刊刻及遭到禁毁的原因和经过,并对作者身世及本书的版本流传递嬗做了简要考订.通过对诗集中有关词语的剖析,阐述了清代文字狱中对"语涉违碍"类书籍禁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